导语:比起美版翻拍的《触不可及》,更喜欢法版的多一些。法版的《触不可及》将那种幽默、温情、细腻演绎的恰到好处,整体基调欢乐的,却又处处透露着严肃。很喜欢这类电影,没有刻意去制造矛盾冲突来换取观众的泪点与笑点,而是用一种温柔的节奏来推进剧情发展。好的电影,大概如此吧。@星壹娱乐


法版《触不可及》改编自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的自传小说《第二次呼吸》,由奥利维·那卡什、艾力克·托兰达联合执导,弗朗索瓦·克鲁塞、奥马·希、安乐妮、奥黛丽·弗洛特等主演,讲述了一位生活无法自理的白人富翁菲利普与其帮佣黑人青年德里斯两人相互帮助、相互救赎的故事。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

电影《触不可及》剧照

影片于2011年11月在法国上映,上映后即好评如潮,在豆瓣一直保持着9.2分的高分,位列豆瓣电影Top250第25位。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2)

电影《触不可及》豆瓣评分

整体看,故事情节并没有落入造作怜悯的套路之中,当然也没有刻意淡化菲利普成为残疾人的痛苦,而是紧密围绕两人相处的点滴,因个性及所受教育不同,而笑点频出,浑然天成。

故事中的两个人关于音乐品味的碰撞、对画作理解的碰撞,一系列没有同情心的笑话,让人乐不可支。伴随着笑声,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恰如媒体对该片的评价“时而欢笑,时而落泪,人生何求。”

1.悲情角色的相遇与相知

陈佩斯先生在回答里卓别林的喜剧理论问题时提到:如果把每一组喜剧行动、每一部喜剧作品,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行动,往下分析行动的内因,都能找到一个悲情的内核。所有创造笑声的行为,其中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它是生成创造笑行为的行动线,是内驱力,是最核心的东西。

不错,《无法触碰》确实是一部喜剧片,但它的高超就体现在导演通过喜剧的手法表现出了悲剧内核。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3)

电影《触不可及》两位主人公

菲利普和德里斯都有着很强烈的悲剧色彩,他们所表现出的“困境”都非常明显:

菲利普,贵族富翁,拥有豪宅、豪车以及私人飞机,可以一掷千金去购买一幅画。但却因为一次跳伞事故,除了头部之外几乎全身瘫痪,余生只能在轮椅上,人生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为了更方便地生活,他需要高薪招聘私人陪护。他虽身处荣华富贵,即使对自由、激情仍旧着别人无法阻止的热情、有着无比的渴望,但是由于自身的残疾,他的梦想自然都无法获得,所以灵魂一直受到煎熬和折磨。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4)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德里斯,黑人青年,来自黑人移民大家庭,生活拮据、压力繁重,因一次偷窃坐了六个月的牢,是刚刑满释放的社会底层人士。虽然他长的高大威猛,但精神上却萎靡不振,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尽管他来参加菲利普的应聘,也只是想让雇主帮忙签一份拒绝证明,好让他凑齐三份证明去领失业补贴。

本来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一次面试却有了交集。而正像片名所寓意的,菲利普的财富和修养,是德里斯“触不可及”的高度。而德里斯的活力、率性和健康,也是菲利普“触不可及”的远方。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5)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恰恰是因为这种“不可及”,使彼此存在着诸多的不理解。正如最初,菲利普无法理解德瑞斯为何只想凭借失业救济金苟且度日,而德里斯也无法理解菲利普几乎全身都不能动了还活着干什么。

某种程度上,两个人都是世俗社会的受害者。在诸多笑点的包裹下,故事中的两个人物仍然带有着悲剧的色彩。菲利普需要被活力、被激情复苏,而德瑞斯的精神、意志需要被激活,因此他们都是被命运折磨的人、苦命的人,是影片所刻画的两个悲情的角色。

就是这两个被命运折磨的悲剧角色,因为彼此的相遇和互相扶持,才都走出了人生低谷,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2.冲突背后的包容与接受

菲利普与德里斯无论是在出身、教育程度、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可谓天差地别,两个人之间必然产生不少冲突。

可以说,在故事情节设置上菲利普与德里斯之间的“冲突”几乎贯穿了全片,而从冲突到磨合,从磨合到切合,这一切根本上源自于彼此的包容与接受。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6)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就像从一开始面试时,双方在音乐喜好方面就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一边是库尔伙伴乐队,一边是肖邦柏辽兹。到后来在展厅时,菲利普表示非常欣赏这副画,血腥中带有祥和,平静中带有暴力,德瑞斯毫无顾虑的说出大多欣赏不了艺术平民的心声:这就是一滩鼻血。

德里斯对于菲利普花四万二千欧元买下一幅画表示完全不理解,甚至在菲利普说“艺术是人作为生命的过客能在世上留下的唯一痕迹”时,德里斯表现出了不屑。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7)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在菲利普的生日晚会上,德里斯对古典音乐的评价“一群裸奔的人”“猫和老鼠”“咖啡广告”“失业补助中心电话铃声—等候时间约为2年”令人啼笑皆非,而随后德里斯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并激情洋溢地随着旋律一起摇摆,将现场的人带动起来,活跃气氛。原本枯燥的生日聚会变成了一场欢乐的Party。

很多事情上,两人都表现出了差异,并通过一系列的“冲突”展现了出来。相较于菲利普的文雅和含蓄,德里斯总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欲望,甚至过于粗鲁。比如,菲利普邻居总是将车停在菲利普的门前,完全无视门口禁止停车的标牌。德里斯看到后,直接冲过去,将邻居从车里拽出来,按到标牌上让他大声读出来,吓得邻居赶忙离开。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8)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又譬如说在菲利普和笔友的交往过程中,德里斯对菲利普与笔友之间的书信来往很不以为然,对他们书信往来六个月甚至连面都没见,表现出有些不可思议。菲利普觉得心灵和精神上的契合更加重要,而德里斯觉得应该要先看到对方模样。在菲利普的一再阻止下,德里斯还是拨通了对方的电话沟通甚至见面进一步发展。

类似于这样的“冲突”,在电影各个细节比比皆是,正是通过这些“冲突”将两人的喜好、价值观等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进而彼此包容和接受。

3.纯净至极的友谊与平等

影片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所以没有过多复杂的情节,而正是这样影片的人物才更具代表性,两人和睦相处的过程中各自得到了理应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而不是简单的同情和怜悯。因此,菲利普与德里斯之间的友谊可以说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影片中,德里斯的性格随性又仗义,两人之间的友谊也是在点滴的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最开始,当菲利普聘用德里斯为自己的护工时,菲利普的朋友一再劝告他不要雇佣菲利普,因为他有犯罪案底且从小就在贫民窟里长大,所以对他而言没有丝毫同情心。但菲利普则回答: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9)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也正是德里斯的这种“目空一切”,没有对他表现出特意的同情,而是平等的态度,所以让菲利普决定选择他。因此,对菲利普来说,他要的并不是专业的看护,而是一种基本的、平等的尊重,能够让他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他不在意这个人的过往和其他事情。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0)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而德里斯会选择性的忽路菲利普残疾的现实这也侧面削弱了他的自卑感,影片中很多场景可以看出。如,展厅中,德里斯调侃菲利普“没有胳膊就没有巧克力吃”,这是法国非常有名的一句黑色幽默,但对有胳膊等于没有的菲利普来说,这玩笑话明显是有些过头了。但就如前面所说,德里斯没有把菲利普当成残疾人,因此丝毫没有同情心,所以才肆无忌惮,或许再不会有第二个人会这样跟菲利普开玩笑,他们之间的相处就像老友那样自然,没有主雇之别。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1)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德里斯甚至会让菲利普吸烟、带他坐不适合他坐的汽车、带他去高级会所、给他改装轮椅、跟他讲黄色笑话等,帮助菲利普释放内心的压抑。这些,都让菲利普感受到了一种自我的回归。

而作为彼此的朋友,菲利普并没有一直将德里斯留在身边,在艾玛达来找德里斯之后就解聘了德里斯,让他回归自己的生活。

而当那之后没有德里斯在身边,菲利普表现的一直都不太好,不肯配合护工,不刮胡子、颓废。在管家的通知下,德里斯又利用周末时间来到了菲利普身边,带他出去兜风、带他去见自己的笔友,让他重拾信心。德里斯为菲利普安排一场完美的会面。同时,德里斯此时也将在面试时顺走的、对菲利普来说意义非凡的法贝热彩蛋还给了他。而这一情节的设置着实戳动人心,或是预示着菲利普将以正常人的姿态重新拥抱一段感情。而菲利普透过餐厅玻璃对德里斯流露出了感激的目光。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2)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两个人的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彼此的信赖。而他们彼此真诚的友谊,是一段原本“触不可及”的友谊。

4.跨越阶层的蜕变与救赎

德里斯可以说是菲利普黑暗世界里的一缕阳光,平等而快乐、温馨而粗暴、惊喜中的爱情等等接踵而至,同样,菲利普也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德瑞斯。长期浸淫在上流社会的德里斯,待人接物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会了彬彬有礼,学会了欣赏艺术并创造所谓的艺术,并因此而得到的一份货车司机的工作。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3)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影片演绎的是一种跨越阶层的蜕变与救赎,而这种蜕变和救赎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①个人层面的救赎。可以说是影片最显而易见的救赎,成功、富有但下半身瘫痪的富翁菲利普遇到贫穷但直率的黑人看护德里斯。德里斯像正常人一样对待前者,任性地带菲利普做了许多出格的事情,同时倾听他的心事、照顾他的情感,甚至关照他的性生活,并鼓励他走出自卑、主动联系沟通以及约会交往6个月的笔友,让菲利普重新建立起了自信,点燃了对生活的激情。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建立起了对彼此的信任,从生活方面的点滴到音乐、绘画艺术等无所不聊,发展出了超越物质的友谊。在个人精神层面,生活在金字塔两端的两个人,都有所改变,最后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开始了一段新的不一样的人生。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4)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②社会阶层的救赎。法国是黑人较多的欧洲国家,种族问题、社会问题等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影片开头的面试,德里斯不论从肤色、学历等在一群面试者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而这场开场戏既是情节的主线,也同时交待大量了的背景信息,也后面情节埋下许多伏笔。而影片开场飙车一段,警察见到开车的是黑人直接摁倒。类似场景在影片中大量存在,侧面反映出法国社会关于黑人阶层的许多问题,包括社会保障、就业、贫困、毒品等等。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5)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影片折射出了白人需要对黑人阶层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影片开头的面试,让我们了解到所谓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很管用,面试变成了走流程。而菲利普聘用德里斯当护工,渐渐实现个人的蜕变。同时,德里斯在经济上得到菲利普的支持,实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黑人得到白人的“救赎”。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6)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③文化层面的救赎。这个层面的就是影视是影片最需要表达的,也是影片的核心。影片中,许多场景尖锐地讽喻当代的欧洲文明,菲利普的圈子了无生气、充斥着伪善,连菲利普都认为自己的生日会是“自欺欺人”,但却习以为常。生日会上的古典音乐的“沉闷”与摇滚音乐的“活泼”,应该是刻意安排的欧洲文明与非洲文明的对话,非洲文明的活力突显。另一片段,德里斯作画时把颜料泼到墙壁昂贵的肖像油画上,是非常直接的对古典文化的宣战。而更搞笑的是,他的画被白人高价收购,既嘲讽欧洲人的收藏家,也是暗地里对黑人文化的肯定。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7)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在文化层面上,导演将没落衰老的欧洲文化需要从充满生机的非洲文明中获得救赎这一层面的意思通过故事情节的画面展现出来,但更多的应该是批判和反思,欧洲文明能被非洲文明救赎吗,却不可知

5.写在最后

詹迪·尼尔森说:“遇见灵魂伴侣的感觉,就好像走进一座你曾经住过的房子里——你认识那些家具,认识墙上的画,架上的书,抽屉里的东西。如果在这个房子里你陷入黑暗,你也仍然能够自如地四处行走。”

很喜欢看这类电影,整体基调很欢乐,但却处处透露着严肃。一个人把自己从身体到心灵托付给另一个人看护,并且唯他不可。同样都是两个阶层之间,粗鲁和高雅的碰撞,夹杂着不可思议又微妙的关系。一方循规蹈矩,陷在回忆里麻木于现状,另一方粗鲁,愚蠢,浑身上下充满市井之气,甚至经常有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但人生就是这样的巧妙,没有人百分之百会是一座孤岛,总有意料之外的人和事突然出现、撞你满怀。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8)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触不可及,或许代表着菲利普和德里斯这样肤色、种族、阶级、财务水平、性格、生活经历、文化观念和艺术品味等都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理应是“不可及”的,可是最终他们却形成了一种“相融相通”。

豆瓣评分9.5以上的喜剧(豆瓣9.2触不可及)(19)

电影《触不可及》影片画面

整体来说,《触不可及》是一部充满这温情和力量的动人电影,影片并没有刻意去制造矛盾冲突来换取观众的泪点与笑点,而是用一种温柔的节奏来推进剧情发展。

故事情节悲伤情绪的喜剧刻画,感人至深的温情演绎,耐人寻味、感人至深!

------------------- END ----------------

文/星壹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您对本文喜欢,欢迎关注@星壹娱乐。星壹会持续输出高质量、原创文章,解读娱乐领域最新的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