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地鸡(也叫草鸡或土鸡)老百姓家里饲养的走地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大约5~6个月才长大出栏,老百姓零星散养量不多,导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使走地鸡的价格偏高。因此,更多的养殖户看中这一商机,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跟养殖场合作,购买快速出栏的肉鸡,这样既保证了成活率省时省力,然后放在自己的林地散养三到四个月,在以走地鸡的价格出售给商贩。

散养肉鸡发病率(高价买回来的走地鸡原来是这么养出来的)(1)

因而消费者很难买到,正宗土生土养的走地鸡!肉鸡和土鸡怎样区分呢?

土鸡嘴是鹰嘴样的,上喙向下勾。这招简单有效!因为从鸡场买来的肉鸡,一出生鸡嘴都会被切平,方便它们进食粉末状的饲料。不管长多大,鸡都嘴都比较顿。很多人会买这种肉鸡养在自家门口,冒充土鸡。其次,真正的土鸡(非肉鸡品种),母鸡一般长不太大。肉鸡的公鸡与母鸡,性征上区别不明显。比如就母鸡来说,肉鸡的母鸡冠也不小,而土鸡冠子则比较小巧,很紧实的长的一条。土鸡的爪子干、瘦且硬,一般颜色相对较暗,如果是放奍的,爪尖会磨损较多;土鸡肉的摸上去结实而有弹性,很瓷实。肉鸡的爪子又大又肥,颜色偏浅。肉鸡的肉肥厚、扒毛之后,肉鸡的皮比较白,有激素,骨头软,油多肉肥,吃起来味道和土鸡比起来更千差万别。

散养肉鸡发病率(高价买回来的走地鸡原来是这么养出来的)(2)

散养肉鸡发病率(高价买回来的走地鸡原来是这么养出来的)(3)

土鸡和肉鸡在所含营养成分方面区别是不大的,只是某些营养素含量略有波动。比如肉鸡的脂肪含量略高,和它的生长环境、喂养方法有关。土鸡生长在自然环境当中,人为干预较少,生长周期长,活动多,食料来源可以由鸡自由选择,所以土鸡的肉质紧实,蛋白质及其他含氮浸出物较多。而肉鸡则不同,肉鸡在人为干预下,饲料的配方必须能够加快鸡的生长速度,还要降低鸡的病死率,所以激素、抗生素残留等卫生问题较为突出。此外,鸡的活动空间极小,活动量当然少,体内脂肪含量自然会增高,生长速度快,水分含量高,肉质不够瓷实,生长周期短,含氮浸出物少,鸡肉的鲜香味道就不够浓郁。

散养肉鸡发病率(高价买回来的走地鸡原来是这么养出来的)(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