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什么造车?

9月,钉钉举办的面向全国大型及超大型组织的数字化话题交流活动——2022秋季「钉峰会」,在会上,发布了一支描绘一汽红旗数字化造车的视频,反复提到了这个话题。

当一个载着民族荣耀的汽车品牌,经历70年锤炼从模仿开始到如今数字化引领世界,我们仿佛能够听到一代代中国人挺起脊梁时,骨节与骨节摩擦发出的声响。

随着这支视频的发布,一汽与阿里巴巴在数字化上的深入合作也逐渐被外界了解。今天我们就来透过这支短篇抢先了解,一汽数智化变革的感染力。

一、一代人的“红旗梦”

为什么一支品牌视频能够引发全网的情绪共振?

答案或许藏在国人对于国产汽车的初代回忆里。

1956年,吉林长春第一汽车厂的车间里,崭新的总装线上,缓缓运出了新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的汽车——CA10型卡车,它的车身重3900公斤、能够载重4吨、时速最高达到65公里。

它的诞生,终结了中国无法造车的历史,第一次给了国人造梦的勇气,要知道在大洋彼岸的西方世界,造车流水线已经运转了100多年,一道幽深的技术鸿沟横亘在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

2年后,为了献礼国庆盛典,一汽接到了新的使命,制造新中国的第一辆高级轿车。

茨维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中途,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

一汽工人们面对着摊在地上的数千个从国外样车身上卸下的大小零部件,和三千多张手绘图纸,咬咬牙签下了按时完成任务的生死状,然后一拥而上,在33天的日夜奋战中,完成了任务。

造车历史最早的车企(从榔头捶打到数字产研)(1)

“我们用什么造车?“

如果历史会说话,那么当时一汽手工作坊里,钣金师傅们在一榔头一榔头垂打的声响,便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有人拿起了榔头,有人拿起了信念

在混沌初开的青春 用叮叮当当 凿开早春的冻土

在执着的微光下 摸索着属于我们自己的轮廓 ”

二、数字化转角的一汽

66年过去,一张印着初代红旗车的报纸,成为时空的连结,镜头来到今天的一汽智能工厂。

这一次,一汽人再次自问道:

“我们用什么造车?”

这个曾经牵动全中国人的老问题,为什么会在今天再次成为一汽人心中“需要再回答一次”的问题?

答案就藏在历史的车辙里。

错过了2次工业革命的中国,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用了70年完成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造车征程,终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今天,站在了新世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方阵”。这期间,中国的造车业按下了倍速键,从最初依样画葫芦的拼拼凑凑,到2009年在长春一汽下线第1000万辆汽车,中国跃居全球产销第一;再到通过资本换技术后,逐渐形成自研体系,掌握核心生产技术;直至今日在新能源赛道上弯道超车,甚至在智能化上拿到了话语权。

时代的聚光灯,打在了中国身上。“十四五”期间,数字化建设成为了重要的方向,而中国一汽的数字化建设取得了明显呈现,成为了数字时代的标杆企业。

“我们拿起了工具 但不再敲敲打打

把工具化进想法的雏形里,工具就有了不同的形态

把数字化进生产的日常里,日常也变的不同寻常”

三、始终如一的信念

2019年一汽集团和阿里达成战略合作,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要求引入先进的协同办公产品,开始在集团内全面推广实施钉钉。

拥有20年汽车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启明公司,以钉钉为底座,用户场景为驱动,构建出一个“泛在链接、一切在线”的一汽数字化办公生态平台“启明智钉”,建立一汽集团与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泛在连接,打造合作共赢生态圈。

数字化下的三年,期间发生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

如今,中国一汽打造的“一汽EASY”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了办公移动化、数字化、千人千面。在数字化部几年的努力的下,“一汽Easy”逐渐成为作为一汽集团工作唯一的入口。

造车历史最早的车企(从榔头捶打到数字产研)(2)

一汽人于是大声地对世界说出了他们数字化的硕果:

我们用兼容并蓄造车

让一个平台 兼容多平台应用,更让多样与方便兼容,易用与进步兼容

我们用先知造车

在设备上简单的打上二维码,就能提前知道,谁准备开小差了,谁又正在赶赴现场

我们用每个人造车

当老李第一次将自己的想法变成易用的工具时,他吓到的可不只是他自己,我们都没想到老技工也能变成程序员

我们用透明造车

6个人的团队,就能将一整个工厂的信息都搬到线上,不同层级变成了同一层级,传统的人找事也变成了进步的事找人

70年的造车史,一段民族复兴的光荣历程,当我们翻看一汽红旗的进化史,会发现里面珍藏着的中华民族关于进步与发展的不变信念,也更加相信,未来会更好!

造车历史最早的车企(从榔头捶打到数字产研)(3)

造车历史最早的车企(从榔头捶打到数字产研)(4)

造车历史最早的车企(从榔头捶打到数字产研)(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