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们,一起破译心理密码,发现一个最好的自己!


01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接触最多的是记叙文。

当学到议论文时,瞬间感到各种不适应。于是,老师就揪出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并天天重复,要求我们最好能背下来。

慢慢地,我们发现,这“三要素”和我们并不陌生,只是当时并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而已,其实每天都在自觉地运用。

议论文的三要素都有什么(议论文的三要素里)(1)

向爸妈要零花钱时:

“妈妈(爸爸),给我点钱。”(论点)

“为什么?”

“小明爸爸(妈妈)每天都给他钱,我也要钱。”(论据、论证)

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时:

“为什么没有交作业。”

“(没有交)我的本子不见了,被同桌带回家了,今天来不及做。”(论点、论据、论证)

你看,其实我们都不用学,一出生就无师自通了。

事实上,这就是存在潜意识里的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大到改变人类进程的科学定律,小到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演练而来的。

02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就已经有了关于万有引力的设想,这可以看作是他的论点。接下来,不断试验去证明这个论点,就是搜集论据和论证的过程。

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前就有了有关的设想;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前心理也有了它的影子;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成功之前,他们的飞机已经在脑海里飞过无数次……

追根溯源,一切知识和发明最先都是起源于灵光乍现后的突发奇想。

按道理来说,这些发现或者发明才是整个过程的精华。

可是,我们并不这么认为。

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当初的奇思妙想可从没少受到嘲讽和奚落。

奇怪的是,当看到他们一些列的论据和整个论证过程后,质疑嘲讽者开始闭嘴了,慢慢地把他们当初的奇思妙想奉为真理。

由此看来,这些当初的奇思妙想是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论据充足、论证严密,我们就会把它当真理,否则就会被批判为谬论。

如果说在自然科学中这样的认知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妥,那在社会生活中,就显得滑稽可笑,而且往成为滋生阴谋的温床。

议论文的三要素都有什么(议论文的三要素里)(2)

吴秀波事件还历历在目。

刚开始时,女方父母声泪俱下,控诉吴秀波的种种罪行。这个时候,舆论一边倒,纷纷手撕吴秀波,同情女方。

没过多久,又有人又爆料,吴秀波在这期间给过女方不菲的报酬。马上画风骤变,都开始谴责起女方来,认为她贪得无厌,不知廉耻。

我们的认知方式决定了自己根本不关心真相,只关心论据和论证,或者说,在我们心里,真相就是论据和论证。

我们对论据和论证的过度痴迷,已经得到科学实验证明。

心理学家让志愿者去打印机前排队的人群中假装插队,然后自己在一旁观察并做好记录。结果显示:毫无理由的插队会遭到一致拒绝。但如果加上个理由,答应插队的人就一下子多了起来,哪怕这个理由是“对不起,我能不能插队?因为我要打印。”

这样的理由当然是滑稽可笑的,好像谁不打印似的,可就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插队者有了“论据”,就忘记了插队的性质。

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比起真相,我们更关注的是论据和论证。而且,我们对论据和论证的判断主要就是动不动听,顺不顺耳。

刚刚过去的庞青年加水汽车,很多人都会揶揄:不符合常识的东西也有人信。

可是,讥笑者也不会有多高明,这就是我们的认知方式:真相并不重要,只要论据可靠、论证紧密,就是可以信赖的。有正规企业、有政府采购、还有样车,这些论据足以让不少人相信了。

你会发现,所有的骗子、传销都是这样的,只要他们提供足够的论据和具备严密的论证过程,无论他们说什么,我们都会信以为真。

03

因为我们对论据和论证过于痴迷,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因为动听的故事而相信别人,进而否定自己。

爸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结婚。

亲戚跳出来,你爸妈说得对,跟你这般大的人都结婚了。

朋友走过来,你看,我结婚了多幸福。

……

在如此丰富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下,再固执的人也扛不住。即使遇上死磕的,当自己死磕时,这些论据和论证过程就会从心底跳出来,一点点消耗自己的能量。

更恐怖的是,这些论据和论证会跟人一辈子,今后稍有不顺,它就会跳出来,告诉你,自己错了。

要想让人相信自己,不在于有理还是无理,只要故事够动听,逻辑够顺畅,就不乏一大批誓死追随者。

议论文的三要素都有什么(议论文的三要素里)(3)

有人说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能够开拓个人眼界。

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想象罢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多的是让普通人变得迷茫和无助。

今天这个大V出来,要学会忍受,生活就是忍受过来的;明天那个大V出来,要学说“no”,经常被欺负的人生是没有前途的。

今天这个专家出来,教育孩子的关键是严厉,学会给孩子建立规矩;明天另外一个专家出来,教育孩子的根本,是学会和他们交朋友。

他们好像都对,到底听谁的呢?

他们都对,仅仅是因为论据丰富、论证严密,而不是找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理。

任何人,只要相信什么,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要想寻找证据来支撑自己的信念,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普通人和专家的差距就是表达能力的差距。因为普通人的表达能力,说不出像专家那样动听的故事。

当然,专家们并没有打算欺骗谁。任何人都一样,相信什么,就会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什么。

而真理就是这个世界有无数可能性,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有一千种走向成功的方法。

你遵循一家之言,抛弃的是一个更大的世界。

这个世界那么多人,每天都在以自己为主角上演着相同的故事:相信——搜集证据——论证——发表。

可是,我们因为喜欢动听的故事,容易受故事的诱惑,然后跟着别人瞎跑,最后荒废了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信息越爆炸,我们越迷途。

04

我们对自己的否定,并不是来源于实践的检验,而是对动听故事的顺从。

有什么新想法,马上就会否定自己,我没有成功的经历,够不成支撑这个想法的论据链,那我的想法就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可笑的。

我们忘记了,卓越的人重视的灵光乍现的奇思妙想,而普通人相信的是论据论证。

潜意识给了我们每个人大体相同的天赋,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灵光乍现的能力。而且,为了加一道保险,它还让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自动搜集证据证明这个想法的惯性。

可是,我们却钟情于动听的故事,为了倾听哪些故事,辜负了潜意识对自己的指引。到头来,发现跟着别人的路原来走不通,蓦然回首,回家的路也忘记了。

有人辞职创业成功了,那我老实上班是不对的;有人上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我辞职创业是不对的。我的一生,就这样在辞职创业还是安心上班间来回荒废了。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这是很久之前先哲们就发出来的呼吁。

当我们有某种想法时,唯一要做的就是重视它、相信它。不要去寻找那些否定它的证据,任何道理,只要想否定,一抓就是一大把。

我们要知道,这是潜意识的指引,只要顺从它,它会带领我们通过实践创造证据来支撑。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一生都在受潜意识会指引,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命运。

面对潜意识的指引,卓越的人铲除一切障碍遵循它的指示,而想尽一切办法违背它的指示的,就沦为了普通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