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珍藏版(百年前的康熙字典文)(1)

《康熙字典》封面

作为我国收录汉字最多的古代字典,《康熙字典》由多位著名学者奉旨编撰,始于康熙四十九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历时六年。《康熙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在辞书文化收藏界,古旧版本《康熙字典》受到青睐。

笔者祖上有一套1919年刻印版的《康熙字典》,距今恰好一百年历史。该字典为上海章福记印行于民国八年秋出版,道光武英殿本影清版本。从外观看,这套《康熙字典》为典型的线装装帧,设计简约、古朴大方。虽然外部封皮有少许损毁,但总体品相不错。封皮为淡绿色花纹图案,清雅美观,最左边居上为竖式边框书名“康熙字典”四个大字,最上方为小字体“殿本影清”,证明为道光武英殿本影清版本。打开线装封皮,为六本纸页泛黄的字典,约32开本,每一册按照“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标识,每一标识又分为上下篇。每册的封面设计精美,为大红色调,底部为地球图案,居中为竖式“中华字典”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非常醒目。左边为本册涵盖的所有汉字部首,比如在“子、丑”册中包括“横、竖、点……”等三十多个汉字部首,非常详细,便于查阅。封面最上方印有各色旗帜,还有着清代官服的官员与头戴礼帽的外国人等,表明与世界各国交往交流。扉页上印有“民国八年秋上海章福记印行”字样,表明出版书局名称;正文前则有两页纸内容的《御制康熙字典序》,为蝇头小楷字体,字样工整美观,内容为“易传曰上古结绳而治圣人易之以书契……”,落款为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十九日,执笔人为清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翰林院侍读学士陈邦彦。

《康熙字典》最重要最详细的内容便是查阅汉字部分,在正文之前“凡例”部分,主要介绍查阅汉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在正文部分,按照部首分类法,详细罗列了所收录的汉字。比如,在子集下部,一书(画)至十八书(画)部分,涵盖了部首笔画数从一画到十八画的所有汉字,许多平常不用的生僻字,都有比较详细的释义,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汉字学习所用,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实用的汉字工具书。

说起该《康熙字典》的来历,据父亲讲,我爷爷在民国时期是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喜爱读书,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皆齐备,这本字典就是爷爷当年所用之物。在那经济文化落后的时代,一般农村家庭很少有读书识字的,能买《康熙字典》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套《康熙字典》,我小时候在老家的旧书籍中经常见到,还查阅过生僻汉字,非常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