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1)

对“知行合一”的解释,绝大部分人都是错的,包括写《明朝那些事儿》而大火的当年明月,他是这么解释“知行合一”的: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这样的解释大错特错。

还有一些段子手的民科解释,例如:“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其实很有迷惑性,我估计要是王阳明本人听了这个解释,棺材板要压不住了。这句顺口溜明显是把“知”当作“知识、知道”来解释,是很多人常犯的一个错误。

还有人容易把说到做到等同于知行合一,略举两个常见的例子:

  • 某员工做错了一件事,惹的老板很生气,他一怒之下说“我要炒掉你”,但并没有真的炒掉这名员工;
  • 某人对上司表面上言听计从,口头上什么都答应“好好好、是是是”,实际上则阳奉阴违;

诸如此等,这种现象是不是不叫知行合一呢?当然不是。这是心口不一,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这时候,嘴上说的并不是“知”,而是谎言和伪装——说话者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三个秀才进京赶考,途遇算命先生,就问他们此番能考中几个?算命先生掐指一算,竖起一根指头。如何解释呢?——一个手指可以高度概括为四种可能:一人高中,一人不中,一齐高中,一个也不中。

指头还是那根手指头,但在不同秀才的心中,有不同的解释,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对,但真正的聪明人是算命先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知”字、一个“行”字,包含了多种解释,很容易把人搞晕。就是一部《论语》,先后多处出现的“仁”字,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缺乏统一标准,让人望文生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怎么办?只有结合上下文,全面了解王阳明的著作思想才能准确的领会。

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2)

对“知行合一”理解的正确姿势

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对此(知行合一)的解释是:

“他(指王阳明)认为,知识是一种决断,必定引起一种行动。一个人见到美色就发生爱慕,闻到臭味就发生厌恶,见和闻是“知”,爱慕和厌恶则为行,前者立即产生后者。”

这个解释最接近王阳明原意,这与《大学》里指出的“好好色,恶恶臭”非常相似——见到好色是知,好好色是行。

你看到一名帅哥,心生欢喜,这里的“帅”是一种存在,能被你感知,紧接着,你的喜欢则是“行”这种动作。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因此可见,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除非这个人的知不真,就是感觉坏了。比方说:手的疼痛感知系统坏了,碰到火恐怕也不会收回;爱的荷尔蒙/力比多没有了,见到性感尤物估计也会毫不动心了。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有知必有行,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总结一句话,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是一种自觉意识,连三岁小孩不都天然习得了吗?

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3)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行为动机

知行合一有什么用呢?一件事情的发生,往往是“知”导致的结果,因此要不断调整知。调整知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

何为致良知?这是一种道德观念,按照王阳明的说法,即“知善知恶”。

二战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让生灵涂炭,为了抗日而不得不上战场杀鬼子,请问抗日行为是不是善?

“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人把这个当作信条,以为这就是“善”,不加以区分,贸然买下许多毒蛇,放生到偏僻山区,导致当地村民遭受灾难,请问这是善是恶?为了小善而威胁他人生命安全,甚至破坏生态平衡。

电影《我们要活着回去》中,飞机失事,幸存者为了活下去,在绝境中他们开始讨论一件事:“要不要吃身边冰冻的死尸。”男主角告诉其他的幸存者,已故同伴在天之灵会把这看作对幸存者的爱,帮助大家活下去。

怎么看吃人肉都是人伦惨剧,肯定是恶的,但是在极端情形下,这种做法又可以理解。

所以,对善与恶的行为裁决不能绝对化。至少要问两点:第一、是否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情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下。第二、善与恶的观念是否与时俱进,过去老虎是恶的,要杀,现在老虎成了珍稀动物,要保护起来。

所以知行合一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看行为本身,而是看这个行为的目的。因此,致良知可以解释为正确的动机,并依据这些动机作出判断和行动。

那有人说:我去赌博,动机是为了赚钱,让家人过的更好,这个动机没错吧?

对于你的家人来说,可能没错,但是对于赌博的参与方来说,你一定是错的,因为你“想赢别人的钱”——赌博是零和游戏,有人赢,就一定有人输。

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利益,都容易走到邪路上去。这种所谓的“知”肯定不是王阳明所要的“知”。

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4)

在工作中融入知行合一思想,实现价值提升

如何拥有正确的动机?关键就看你是在为谁谋福利。

就拿产品经理来说,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他永远关心的是用户喜不喜欢,好不好用。产品设计的要很友好,让人体验棒,这就是在为用户谋福利。即便如此,那为什么有些产品叫好不叫座呢?

某个国产汽车品牌,外观设计的很漂亮,质量也很过硬,甚至好于一些知名汽车品牌(百车故障数很低,超过英菲尼迪、福特、日产等汽车品牌),安全性也不错,在欧洲安全碰撞测试中获得5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5星的自主品牌。

就是这样一款实力车型,销量却非常惨淡,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品牌影响力弱、售价偏高、生不逢时、4S店网点偏少……这些都是原因,但并不一定是主要的。

你想做高端品牌,但不能一厢情愿,关键一点是得搞清楚:目标购车人群是哪些?他们怎么想汽车?他们的购车观念是什么?这就是“知”。用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这叫“心智模式”。

“开宝马、坐奔驰”,这个流行语,让你很容易联想到宝马的操控,奔驰的乘坐高级感,注重安全,首先让你想到沃尔沃……这些观念都深植人心,很难去改变。

所以说,产品的叫好不叫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没有什么“用户价值主张(主打特色)”,未能在用户当中形成鲜明的观念,这一点非常致命。

与其努力追求每门功课做到优秀以上,不如先做一个一两门功课突出、有特色的特长生,哪怕别人说你“偏科”也没关系(长城的SUV就是个例子),总有一样你得超出一般水平的一大截,你才能让用户记住。

如何把握目标用户的习惯和需要,如何搞明白用户的认知、审美和偏好,如何给到用户认可的价值感,这也是“致良知”的过程。

我们完全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磨练自己的感性认知,提升理性认知能力。

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