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读书分享(汪曾祺读书不用功)(1)

沙家浜“春来茶馆”

汪曾祺,当代著名的作家,江苏省高邮市人,和北宋著名的文人秦少游同一故乡。生于1920年,卒于1997年。今年是他的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年。

汪曾祺读书分享(汪曾祺读书不用功)(2)

著名作家汪曾祺

汪曾祺,早年就读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可是,读书并不用功,曾留级一年。他的老师,散文作家朱自清不喜欢他。可是,他的另外一位老师,小说作家沈从文很赏识他,把他大一时写的小说拿到高年级去朗读,他非常得意。

大学毕业后,曾当过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文学工作。

1958年,补划成右派。

文革期间被获得“戴罪立功”的机会,被江青“控制使用”,修改“革命样板戏”《沙家浜》,为《沙家浜》留下了经典的唱段。

汪曾祺在修改《沙家浜》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对比一下就知道。

文牧的沪剧本为阿庆嫂设计的“吴江歌”戏文是:“摆出八仙桌,招接十六方,砌起七星炉,全靠嘴一张。来者是客勤招待,照应两字谈不上。”

汪曾祺改写为:“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人一走,茶就凉”,一段唱词,终于成了经典。

1970年,登上天安门城楼,给关在“牛棚”里的作家林斤澜带来希望。

1976年粉粹“四人帮”之后,又花两年时间“说清楚”,幸运过关。

1980年又开始发表作品,因《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走红”。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因一篇散文《端午的鸭蛋》选入中学课本,捧红了高邮的“双黄鸭蛋”,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也做了大的贡献。

一生创作量不大,出了几个作品集,被夫人施松卿讥为,就那么几篇文章,编来编去的。

2020年,位于高邮的汪曾祺纪念馆开馆,可惜被指涉嫌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