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结构对应卦象(汉字解象42效验)(1)

​效

甲骨文字形,从交从攴(pū)。交是人两只脚交叉站立的样子,交是效的初文;攴是人手持器械敲打的样子,本义与持械训教相关。

《说文》攴部:效,象也。从攴交声。段玉裁注:象当作像,《人部》日:像,似也。教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交,象形,象人两腿交叉形,凡从爻之字,皆错杂意,本义:交叉。

《易经·系辞下》: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效的本义是摹仿,师法,如效法。

效,在《墨子》中是一个逻辑术语,相当于推理法则。《墨子·小取》:效者,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为之法也。其义仍缘自效法。因为攴有致力的意思,《类篇·攴部》:效,功也。既作功,便有功效,有效果,结果义,《荀子·议兵》:彊弱存亡之效。有功效,就要验证,《广韵·效韵》:效,效验也。也就是对功效的验证。效,又通校(jiào),考查,考核。其实,效验就有考核义,似乎不必转个弯视作通假。

字的结构对应卦象(汉字解象42效验)(2)

作画 尹瘦石

验(驗)

甲骨文和金文未见。小篆字样与“驗”近似。

驗,从馬,从僉,僉(jiǎn)意为两边、两面。馬与僉联合起来表示馬的两面。本义:从馬的两面观察馬的状态。引伸义:(全面)检查。

汉字的意义是流动的。验字的意义随时态而流动。

事先则为预示的迹象,如征象,征兆。黄为物熟验,白为人老效(《论衡·道虚》)。

事后则为达成预期的效果,如效验、灵验,“亡秦者胡”,《河图》之文也。孔子条畅增益,以表神怪;或后人诈记,以明效验(《论衡·实知》)。

既有效验,则可为凭,如证据,凭证。结智者事发而验,结能者功见而谋成败。成败有征,赏罚随之(《韩非子·八经》)。

无论事先事后,都体现着检查,察看义。守以须城上候城门及邑吏来告其事者以验之,楼下人受候者言,以报守(《墨子·号令》)。

效验

效验一词,着眼于事物的相互关联,在交叉、错杂中,从事物的两面,全方位把握事物;同时着眼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察先兆,看功效,重证据,检验的思想贯穿于全过程。“明效大验”意谓极为显著的效验,把实效作为验证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韩非提出以“功用”为检验是非的标准。他说: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毂者也……今听言行,不以功用为之的毂,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韩非子·问辩》)。韩非多用参验,到王充多用效验,一字之差,说明王充更为注重拿实效作为验证依据。

为您链接

象思维(61)效验

汉字解象(41)参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