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记者 马雨彤

“如果不是危急重症,先别急着去医院,赶紧上网问医生。”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将在线医疗推向了“风口浪尖”。互联网医院凭借问诊复诊方便、送药上门等独特优势,迅速赢得不少患者点赞。互联网医院是什么医院?更适合哪些疾病的诊疗?在患者和医生眼中,它是什么样子的?又能为医疗服务带来哪些可能?近日,记者走近本市互联网医院寻求答案。

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网上挂号平台(线上问诊上门采血)(1)

网上诊疗

医生总在线 还能走医保

“比起去医院的周折,线上问诊又便利又救急,还省了不少钱。”得出如此结论的是家住南开区近园里小区的居民李阿姨,她患有糖尿病30多年。腊月二十七夜里,李阿姨吃了两个小鸡腿,转天早上血糖升到了16.7。她心里没底了,马上通过手机问诊了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崔景秋。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李阿姨就完成了这次线上问诊。曾一度为疫情期间该不该去医院而纠结的她,是总医院互联网医院的第一批患者,足不出户线上复诊,对症问药、开具处方、药品快递到家,李阿姨对线上问诊的评价是:简直省了大麻烦了。

李阿姨在退休前,几乎是常年上夜班。由于作息不规律,加上夜里经常吃东西,导致她的血糖忽高忽低。只要血糖一有波动,她都要下了夜班直奔医院。“太难了,以前去医院挂号经常白跑。”李阿姨说。

这种情况总是让李阿姨感到无助,利用白天睡觉的时间去医院看病,本来就需要心理建设,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去了医院,却常常落了个无功而返。“我这个糖尿病是要终身服药的,到日子没看上病没取到药,治疗就得中断。”治疗一中断,李阿姨的血糖立马升高,有时甚至超出正常值的几倍。

去年疫情期间,李阿姨从朋友圈看到了总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的消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手机问诊,接诊她的正是经常在线下问诊的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崔景秋。崔景秋在线解答了李阿姨的顾虑和疑问,并为她在线上开了些日常用药,药物通过快递第二天上午就送到了李阿姨的手中。正是有了第一次互联网医院的就医体验,让她认识到了线上看病的便利。

手机一点 护士上门

腊月二十八早上八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护士元艳带着医药箱登上了120急救车。“今天去的这户是93岁的老人家,是一个乏力腹泻同时伴有低烧的患者。这次上门给他做一个尿常规的留取培养、留取血标本和检测生命体征。”元艳介绍,前一天晚上5点,她从手机app上看到了入户采血的订单,由于入户时间刚好是自己的空闲时间,元艳点取了接收订单。

这个订单的患者家属商阿姨说,因为父亲年纪太大,所以一直没敢带着去医院检查,就按照医嘱吃了一些药,体温算是勉强降下来了。但是,其间老人还是经常低烧。就在商阿姨为这事儿发愁时,邻居告诉她互联网医院专门有上门采血这项服务。

从护士进门,静脉采血、生命体征监测、尿便留取,到完成预约服务,大概用了20来分钟的时间。“一共花了500多块钱,但是,节省的人力物力不是这500来块钱能解决的。”商阿姨说。

据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胡芳介绍,凡是满足五年资以上且是护师职称以上条件的护士,才有资格进入到互联网 护理的服务当中来。

2020年11月,总医院上线的这个“护士上门”功能,让以往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医疗护理服务。

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网上挂号平台(线上问诊上门采血)(2)

网约护士上门采血

目前,总医院符合五年资的护师有1100多人,有60%的护理人员有意愿加入到居家服务中来。因此,市内六区的入户护理是完全可以满足的。入户预约服务费用包括服务项目费用和护理人员入户服务费两部分。服务项目收费是以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为依据,医护人员上门服务费则是根据被服务地点路程的远近以及特定的需求进行定价,常规预约服务控制在80-100元。接下来,入户服务会纳入更多的专科项目。互联网医疗搭上5G快车

王女士今年39岁了,两个多月前的一幕,至今让她两口子心有余悸。2020年12月21日,怀孕28周+1天的王女士,在河东区一家医院剖腹产下了不到两斤的男婴旺仔。剖腹产后,王女士相关指标急速下降,心脏和肾功也受到了影响,当时就被送进了ICU进行抢救。而刚刚落地的旺仔没有了自主呼吸。“我太太做完剖腹产手术之后,中心妇产的大夫和护士就已经接手孩子了。当时他们带的是一个比较大的保温箱,是跟5G车连在一起可拆卸的。”患儿父亲汪云鹏回忆道。

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网上挂号平台(线上问诊上门采血)(3)

医生护士在5G车内操作

“直接跟指挥中心进行连接,包括孩子的生命体征、孩子病史的采集都能传到指挥中心。”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医生宁超说,新生儿救护转运车里的5G信息网络系统,让救护车升级成为一个小型移动NICU。医护人员在急救车上,就用设备对旺仔进行生命体征监控,然后通过5G网络把体征情况、病情记录、实事数据秒速回传到医院的新生儿远程指挥中心。5G技术下,信息传输速率最快可以达到每秒125兆左右,为入院前的抢救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把新生儿急救从院中移到院前,为患儿搭建了一条绿色院前急救通道。

汪云鹏回忆,从孩子出生的医院转运到中心妇产,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

据了解,今后,中心妇产科医院还将依托危重新生儿救治远程指挥中心,在基层医院配置可移动远程医疗工作站,该工作站将高清摄像头、新生儿监护仪等设备整合,可以与指挥中心、转运车实时画面互通,实现面对面交流,从而实现新生儿危重症的第一时间救治。

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网上挂号平台(线上问诊上门采血)(4)

王女士夫妻俩看望儿子

院后还能享受“三甲”服务

家住三水南里小区的居民贾立斌是心脏病患者,最近时常感到心脏不好受。这天上午,他来到了家附近的东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我是去年六月份在胸科医院做的支架,这两天感觉不太舒服,过来看看。”贾立斌说。

东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郭凡在对贾立斌进行例行检查后,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建议他佩戴远程实时动态心电监护仪进行进一步跟踪监测。郭凡把贾立斌的基本信息录入到平台中,并给他佩戴上远程实时动态心电监护仪。贾立斌的心脏实时情况很快就传输到天津市胸科医院胸痛中心的大数据平台。

据天津市胸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李昭颖介绍,搭桥术后的患者需要携带远程心电的原因是要进行术后的评估和随访。“患者搭桥术后,有可能会出现因为之前的缺血、心肌损伤,出现的心律失常。这时候,我们需要及早地去发现,从而使患者得到更早的治疗。”

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网上挂号平台(线上问诊上门采血)(5)

胸科医院与基层医院建立心电数据远程互联互通

胸科医院把远程实时动态心电监护仪投入到基层医院使用,患者在佩戴监护仪期间,监护平台的团队会进行全天候监护,一旦心电出现异常情况,就会立刻电话通知患者本人和就诊的医疗机构进行预警干预,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心电诊疗服务,此外,拿着动态心电图报告到胸科医院检查时,不仅免去了重复检查的费用,也为患者省去初步检查所需的路途和时间成本。不仅如此,这样的监测方式还把传统的等着患者发病变为主动发现需要干预患者。

来源:津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