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孩子症状越来越重,周妈妈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孩子抽动症耸肩歪头怎么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抽动症耸肩歪头怎么办
眼看着孩子症状越来越重,周妈妈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这个时候,小周班主任告诉周妈妈说小周可能是抽动障碍,建议到大医院去看看。
周妈妈便带着小周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薛亦男主任医师仔细查看了小周的症状,初步考虑为抽动障碍。
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包括抽动障碍相关心理测验,脑电图、头颅核磁共振以及抽血完善血生化、铜蓝蛋白、血铅、眼底等检查,排除癫痫、肌张力障碍、肝豆状核变性、风湿舞蹈病及其它大脑结构性病变等。
检查结果显示,小周的耶鲁综合抽动量表40分,提示中度抽动障碍,脑电图及头颅核磁共振均正常。确诊抽动障碍(中度)。
根据小周的情况,予以药物阿立哌唑口服,并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
此外,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服用兴奋性食物,如咖啡、浓茶、可乐等,也不要让孩子过度劳累或兴奋,保持情绪稳定。
同时建议家长多给孩子鼓励,减轻孩子压力。
专家解释,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发病年龄为2-21岁,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性多于女性。
抽动障碍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其中抽动障碍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如眨眼、耸肩、全身抖动等。
发声性抽动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如清嗓、怪叫、秽语等。
部分患儿于在发作前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年长儿尤为多见。
简单来说,抽动表现为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在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等情况下症状可加重,而在放松、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等情况下症状可缓解。
此外,患儿在入睡后症状可完全消失。
薛亦男主任医师提醒,抽动障碍对孩子成长影响较大,家长要引起重视。
第一,频繁的抽动和发声会影响患儿注意力,无法专心于学习,进而导致成绩下降。
第二,患儿异于常人的动作会引起周围同龄人嘲笑、奚落,并被孤立,使患儿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甚至继发精神异常,影响患儿心理健康,难以构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频繁的抽动,会引起躯体疲倦不适,给患儿身体带来危害,如频繁眨眼、耸肩会导致局部肌肉僵硬不适。
那么,抽动障碍如何治疗呢?
比较轻微的抽动障碍,早期不必使用药物治疗,以心理疏导为主。
当对生活、学习造成影响的时候,可以予以D2受体阻滞剂和抗癲痫药物等药物治疗,如硫必利、阿立哌唑、丙戊酸钠等,缓慢增加剂量(每1-2周1次),从最低起始剂量增加到治疗剂量。
同时予以心理疏导、行为干预和功能训练等非药物治疗。
面对抽动障碍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薛亦男主任医师建议,首先家长要明白,你的情绪以及态度比任何人都能影响孩子,“过分”的关注、责骂以及奖惩是无助于孩子的病情,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进一步的心理伤害。
家长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抽动障碍的症状,在孩子出现类似症状时第一时间带孩子至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帮助,配合医师治疗。
同时父母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在患儿出现各种抽动症状时,给予漠视、不理睬等方式,同时可利用各种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如给其讲故事,使其注意力转移,从而减轻抽动发作次数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友好的成长环境。
薛亦男主任医师表示,抽动障碍患儿总体预后良好,经过系统的心理行为和药物治疗,大部分患儿病情可以得到完全缓解,不影响日后正常生活。而这关键之处就在于早发现、早干预。
(编辑Rainbow。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胡南非 石荣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