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饭点过后,离家很近的公园里面以及河道旁边都会有许多步行锻炼的人。邻居家的王阿姨就是其中的一员,她不仅自己经常步行,还常常带动着邻居们一起,年近六十的王阿姨,不仅身子骨硬朗心态也非常好,一点儿也没有老人的暮气沉沉。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走路多好啊,不仅能够消食,还能获得健康嘞,你看我,多棒啊”。

还有很多人和王阿姨一样,都认同步行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但当问到步行为什么对身体有好处时,大家又似懂非懂了。

那么,步行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且最简便的运动,对人类的生命有哪些不可忽视的作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1)

一、步行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步行,从我们一开始学走路起,就一直是我们最基本的运动形式,那如此常见甚至容易在生活中被忽视的步行,究竟有什么好处?

首先,步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据研究资料可知,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的头号病因,每年大约有1730万人死于此疾病,预计到2030年死亡的人数可达到2360万之多。同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又是心血管疾病的可逆性危险因素,看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致命性。

另有大量涌现的证据表明,每天的步数与许多心血管健康指标相关,足够的步行运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心血管的健康。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2)

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一项综合横断面研究的系统可知,步数水平与各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即每天步数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超重百分比之间均呈现出弱负相关关系(这两个指标常用来反映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指数越小,表示人体越健康)。

也就是说,步行的运动量越大,身体质量指数和超重百分比就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人体越健康,营养越均衡。

在这个前提下,人体的心血管病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因此,足够的步行运动量能够在某些方面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3)

其次,有学者通过检测了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每天步数与脊椎和髋部骨质密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步行有利于骨骼健康

研究发现随着每天步数的增加骨质密度也持续提高,尽管每天步数和骨质密度的关系在女性群体中相关性更强,但对于整个实验人群而言,每天步数的增加都对骨质密度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步行能增加骨质密度、减少骨质的流失,对于骨钙丢失速度增大和骨质疏松的人,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对他们骨骼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4)

再者,步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代谢综合症的概率

我们知道,代谢综合症目前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疾病,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同时代谢综合症患者全因死亡的可能性提高了29%~79%。

而据研究资料可知,由于体力活动(PA)水平是代谢健康影响因素之一。当体力活动(PA)水平提高时,人体的代谢活动就会越健康,反之,则会变得越紊乱。

而代谢是直接关联代谢综合症的危险因素的,若代谢变得异常,很可能会增加患代谢综合症的可能性。因此,提高体力活动(PA)水平有助于降低代谢综合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步行作为体力活动中的一种,对保持人体体力活动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5)

此外,美国学者发现步行有利于降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据美国医学博士McKercher等人的报道可知,不论男女,当步行的步数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患抑郁症的几率也会大大下降。因此,足够的步行运动量有利于降低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通过前面的说明,我们知道了通过步行可以获得一些身体的益处。近期发布在柳叶刀的子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的一篇文章上表述,步数和年龄是有关的。

学者呼吁,在进行步行活动时,不要盲目地去追求高能耗和数量,也不要因为懈怠的心态而使行走的步数过少,而要根据身体情况,去安排合理的步行步数,要根据科学的指导方法来确定适合的运动计划。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6)

二、步数与年龄的关系,柳叶刀这样说

相比较盲目去步行,科学的、合理的步行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特别是对于年龄比较大的老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身体的各部分也会变的脆弱,所以任何与身体有关的活动都应该格外小心。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步数与年龄的关系吧。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对于60岁以下的人群,如果要达到较为显著的降低死亡率的效果,最少的步数应该要以8000步为标准,最多为10000步,而如果继续往上增加步数,对于降低死亡率的效果是逐渐减弱的,最终会趋于平稳。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7)

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面临着机体进一步衰老,骨骼更加疏松的生理问题,因此出于安全的考虑,步数相应的要减少。

最低步数应为6000步,最多行走8000步,在6000~8000步的这个范围内是降低死亡率效果最好的,而如果继续往上增加步数,对于降低死亡率的效果也是逐渐减弱的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步行的好处,也知道了我们大概要走多少步,那我们就能立马行走起来了吗?不,这还远远不够,在步行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其它的注意事项。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8)

三、步行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几个?

有人可能会说,步行不就是走路吗,有什么好注意的,我天天走,也没感觉什么不好的地方。其实不然,步行的确是比较随意的一种运动,但这种运动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我们应该在步行的时候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注意步行的时间。尽量选择在云雾散尽,太阳初升的时候出来,因为此时空气污染物较少,视野较为开阔,不会因大量吸入污染颗粒而影响了步行的健康效果。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9)

另外,步行的姿势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常常能看到大街上的“低头族”“手机族”,他们含胸驼背,肩膀耷拉着,这对脊柱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步行的时候,应该以抬头挺胸,拉直背部的姿势步行最好。

此外,身体的四肢也要保持协调的姿势,双手应该自然的前后摆动,有助于身体保持平衡,同时,借助摆动的双手,能更好地舒展身体,减轻力量的消耗,有利于更长时间的行走。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10)

并且,双腿要受力均匀,不能一条腿多受力而损伤膝盖,同时足底也要均匀受力,不能垫起脚步行或只使脚后跟着地步行,这样可能会损伤足骨。

最后,尽管步行是属于有氧运动,对身体能量的消耗较少,但较长时间的步行也会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升高体温,如果在步行完后饮冰水,洗冷水澡,会造成机体的损伤,如胃肠痉挛、腹泻等。

步行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但我们还得知道,假如我们在步行过程中由于动作不规范等原因使得身体损伤了,那损伤了怎么办呢?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11)

四、长时间步行,脚疼怎么办?

长时间的步行容易使足部的关节和肌肉出现损伤和疲劳,如果只是轻度的疼痛,只需要休息几天,就能得到恢复。

但如果足部较为疼痛,且伴有足部的畸形, 就要考虑是否有局部病变了, 比如最常见的外翻、扁平足, 或是先天性跖骨长度异常、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神经肌肉病变。一般来说,这些病症的发生,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的原因。

由于先天的因素没法改变,因此我们主要考虑后天的原因。而后天的足部畸形多与穿挤脚的鞋或高跟鞋、不恰当的走路姿势等因素有关。如果由于后天的不规范操作而导致脚部受损的群体,我们应该要视情况而定。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12)

对于轻度外翻患者,白天可在第1、2趾间夹棉垫,然后穿鞋行走;夜间可在趾内侧用一个直的夹板固定, 有助于延缓畸形的加重。对于扁平足患者而言,则需要定制矫形鞋或鞋垫。

对于存在疼痛的患者,要结合中药熏洗及外敷膏药进行治疗。对于疼痛及畸形很严重的患者,如果实在是影响了行走以及生活质量的情况,那应该要去专业的专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通常来说手术的效果都是很好的。

步行运动要如何才能提高步数(步行有哪些好处)(13)

文章最后:

对于人体的健康而言,步行具有众多的好处,对一些疾病的预防和身体的增强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该要行走不同的步行步数,在步行的过程中要懂得正确行走,在身体损伤后要及时治疗,这样才是正确的步行。

参考文献:

[1]李米环.60-79岁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步数及适宜量研究[C].上海体育学院,2018.

[2]《Daily steps and all-cause mortality:a meta-analysis of 15 international cohorts》.The Lancet Public Health.2022-03-02

[3]严巍.步行健身五注意[J].健康,2013,(08):73.

[4]茆军.长时间走路,脚疼怎么办?[J].中医健康养生,2018,4(02):66-67.

[5] Foley S., Quinn S.,Jones G. Pedometer determined ambulatory activity and bone mass: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in older adults[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10, 21(11): 1809-1816. [6] Foley S., Quinn S.,Jones G. Pedometer determined ambulatory activity and bone mass: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in older adults[J].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10, 21(11): 1809-1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