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斗争中迎接春天(在斗争中迎接春天)(1)

文/马家骏

人们喜欢看战斗性强的、倾向性鲜明的戏。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和西安话剧院演出的《迎春花》,正是以爱憎分明的观点,从山河村一场险恶的斗争,表现了火辣辣的阶级冲突,使观众从这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和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汲取了思想的力量。

194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那年春天国民党反动派宣告国共谈判破裂,并以重兵向山东、陕北进攻。不少特务、“还乡团”,潜入解放区搞阴谋破坏活动。革命的群众,不畏艰难,顶住了这场恶风险浪。《迎春花》就撷取了这段时代生活,在描写革命的历史的时候表现了以曹振德、春玲等为代表的革命战士和群众的斗争精神。通过洋溢着紧张的战斗气氛,非常鼓舞人,能给观众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群众爱看这场戏的主要原因。

既然是把革命历史生活搬上舞台,需得有复杂的、尖锐的、曲折的矛盾冲突。《迎春花》就做到了这点。《迎春花》没有把它所写的历史内容简单化,而是使之化成了生动的情节。在这出戏里有革命的人民群众同阶级敌人的斗争,这是主要的一条红线,贯穿了全剧;同时,还交织着先进的革命思想和以老东山为代表的落后思想的矛盾,以及曹振德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同江水山简单急躁的作风与思想方法的矛盾。敌人方面是狡诈多端的:有派遣特务,有钻进人民队伍中的异己分子,也有以合法面目露脸的王镯子。敌人利用群众的某些落后思想和干部作风的欠当,进行破坏;但在警觉的群众面前,终归遭到失败。这重重矛盾没有游离而是纽结在一起,时而起伏,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一个戏能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牢牢牵住观众的注意力。这是《迎春花》受群众喜欢的原因。

果戈里说:“舞台是面镜子”。这话的意思是说:人们看戏不光是为了娱乐,人们看戏也常常找戏中人来衡量自己,特别愿意找一些值得作自己楷模的英雄人物来衡量自己。这样就自然从某些共鸣中向英雄人物学到优良的品质。《迎春花》所以为群众喜好,正在于它创造了不少可敬可喜的先进人物、英雄人物。尽管某些人物的典型性还不是十分理想,但是他们的优点还是很突出的,主导的个性方面还是很强烈的。曹振德的稳健、果敢,同群众鱼水相亲,在斗争中智勇双全的性格;江水山疾恶如仇、痛快淋漓、不畏牺牲的作为;冷元的坚韧刚强、公而忘私的品质;春玲的敢说敢为、开朗大方的特点;淑娴的深沉腼腆、生能舍己的精神……都是鲜明的。再通过演员同志们的活生生的表演,使这些英雄人物更栩栩如生了。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行动,揭示了在党教育下成长的老区人民如何以艰苦的斗争迎接着春天。

(原载1963年9月22日《西安晚报》)

(注:本文作者已经授权本头条)

(马家骏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