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大家好!

9月26日至30日,本报连续五天推出120个版的特刊《我们的脚步》,以庆祝《北京日报》创刊70周年。这既是重温初心,更是激励未来!与首都发展同行,见证国家的盛世华章,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特刊彰显了党报的红色基因,展示了我们从未停下变革和创新的脚步,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从特刊策划启动至今,历时112个日夜,这期间的故事多多——

从《初心》中领悟党报初心

经济新闻部

70年风雨兼程70年扬帆奋进(我们的脚步是如何出炉的)(1)

《北京日报》创刊70周年是报社的一件大事,经济新闻部孙杰、赵语涵、陈雪柠、马婧、杨天悦、潘福达、袁璐7名年轻记者有幸参与其中,在深入学习社史的过程中,提升了对党报职责使命的认识。

本次特刊,我们部门承担《初心》8个版的内容制作。6月中旬启动策划以来,查找资料、梳理提纲、稿件采写、版面制作都在繁忙的采访间隙穿插进行。期间,重聚烟火气消费复苏观察系列报道和视频制作、机器人大会、HICOOL创业大赛、服贸会等重头报道任务密集,记者们见缝插针详细梳理历史报道和相关社史资料、理论文章,三位部门主任也帮助记者反复调整、优化稿件思路,赶在服贸会举办前完成了版面初步制作,服贸会结束后又进一步精细打磨,从照片筛选、版面优化,到标题、文字、标点符号、图说的反复推敲,程序之复杂、任务之繁重超出我们预想。

第一遍彩样提交学梅总后,以为应该没啥可改的了,反馈回来的版样却成了“大花脸”,夜班检校也发现了不少疏漏,从中可见北京日报采编团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记者多次在晚上10点左右到报社6层修改版面,看到版工、编辑、检校忙得热火朝天的场景,内心非常震撼。清样当晚,8个版面的清样任务主要交给杨天悦承担,实习记者夏骅配合。又经过好几轮修改调整,直到深夜11点半终于完成。两位姑娘特别开心地表示,不仅完整体验了夜班编辑的工作流程,还吃到了传说中的夜宵。

特刊的采写和制作过程,让年轻记者收获满满。“翻开不同年代的报纸版面,北京日报的一篇篇报道,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历程,记录了首都北京的深刻变化,我也深刻认识到记者作为时代记录者的使命和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继续认真对待这份事业,带着不变的初心,跟随北京日报的发展步伐不断成长。”马婧表示。

“这次撰写特刊稿件的过程中,我通过阅读过去70年来各个重大时间节点的重点理论文章,对党的思想政治纲领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学习,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通过特刊版面制作,杨天悦对党报工作性质有了更深刻了解。她表示,一直以来都觉得写完稿子就大功告成,这次才直观体会到,一篇报道从完稿到顺利刊发,中间还需要美编、版工、校对、检查等多个工种的深度协同配合。党报的特殊地位,决定着记者的日常报道要尽最大可能避免差错,以后在写稿过程中会更加注意从源头把好关,为后续编辑环节减轻工作量。

与北京日报《同行》做时代潮流的引领者

城市新闻部

70年风雨兼程70年扬帆奋进(我们的脚步是如何出炉的)(2)

由城市新闻部承担的《北京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之《同行》,从策划到采访、拼版,特刊的制作过程,也是我们对社史的学习过程。

城市部记者都是“80后”“90后”,少有人了解北京日报社早年的历史。在此次对社史素材的翻阅、梳理过程中,大家无数次惊讶,无数次感叹。

用三五百字写人物,记者代丽丽的第一反应是“开什么玩笑?300字还不够开个头呢”。可在90年代初期,我们的前辈只用300至500字的篇幅,就能生动写出一位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和高尚情操。拜读30年前《北京日报》“科技之星”栏目的作品,可谓是大开眼界,笔墨精练,语言生动,既无泛泛之谈,又没有陈词老调;不求高大全,只抓住人物最亮的那个点,深厚的功力和高超的技法值得我们学习。

张楠、王天淇、任珊、李博、王琪鹏等记者在查阅老报纸后了解到,早在1955年,《北京日报》就刊发了“垃圾分类”的报道,于60多年前掀起垃圾分类热潮;1984年,《北京日报》发起“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短短8天就收到了全国20多个单位、40多位个人的赞助款40万元,要知道,这在上世纪80年代绝对算得上一笔巨款;1994年,《北京日报》又举办公厕设计大赛,让北京市民首次接触到“公厕革命”这个新鲜词。所以说,《北京日报》不止是时代的记录者,他始终带着思考去观察,做城市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甚至是时代潮流的引领者。

梳理到近年来的报纸,不管是发起认领斑马线活动,还是组织我家街巷最美丽的评选,孙宏阳、骆倩雯等记者都曾经亲身参与。此次制作特刊过程中,重温当时组织这些活动的背后故事,大家也深感欣慰,我们将北京日报的使命与责任继续传承。

历时几个月的特刊制作终于结束,所有部门一共40个版,感谢美术部付老师、大表哥焦剑在我们一遍遍调换照片的折磨下,精彩创意仍不断;感谢检校部门耐心配合我们这种不懂清版流程的“小白”;也感谢一起奋战的其他部门小伙伴的互相扶持。

过程很折磨,但收获很多。70年,风雨兼程,70年,波澜壮阔。北京日报社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磨难,留下了一批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作品。身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这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我辈愿为之努力,不令“北京日报”失色。

提前祝北京日报社70岁生日快乐!祝报社越来越好!

《见证》“报人精神” 我们将继续传递下去

政法新闻部

70年风雨兼程70年扬帆奋进(我们的脚步是如何出炉的)(3)

北京日报创刊70年纪念特刊《见证》版组由政法部负责策划及采写工作。我们对70年间最有代表性,且“日报人”参与度较高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梳理筛选。政法部的小伙伴绝大多数曾是“晚报人”,查阅老报纸,也是对《北京日报》历史增进了解的过程。而在寻人采访中,采访对象都是报社的领导、同事,沟通起来格外顺畅。

安然采访到了老报人范三成,提及当年,范三成仿佛又重回青年时光。他在采访临近结束时说:“新闻记者也是改革开放大潮里的一朵浪花,我们没有辜负火红的八十年代。”在对1998年赴哈尔滨抗洪一线的特派记者刘连枢及三次参与地震救灾报道的王东亮的采访中,让孙莹感触最深的是,两位记者对曾经的采访见闻记忆犹新,并从中获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受益终身。记者冒着危险深入灾区,记录下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给社会留下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特别能彰显这个职业的使命与荣耀。

张宇在采写中感受到,《北京日报》在一次次大典中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不管媒介技术如何发展,《北京日报》初心不变。林靖梳理了当年迎接香港、澳门回归报道的一幕幕场景,字里行间抒发了中国人民万众欢腾的喜悦心情。无论是报纸上堪称重量级的报道,还是世界典藏级别的“双奥”会刊的创办,《北京日报》都为“双奥之城”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张蕾为自己能以记者的身份亲身参与、亲眼见证“双奥之城”感到荣光。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对徐慧瑶来说,是一段并不熟悉的历史。但从一篇篇“豆腐块”里,可以读到为迎接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性大会,人们全力以赴、全情投入,社会各界热忱探讨妇女议题,前所未有地关心妇女权益。我们在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见证了不同时代人民的思想观念与精神风貌。而让高健感受最深的是“抗疫精神”与“报人精神”的交相辉映,从非典到新冠,一代代日报人义无反顾走入重症病房、投身一线,记录下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与献身精神,呈现出全民聚力、无畏瘟疫的伟大品格。

翻看过去,书写报纸的人,70年风雨兼程,70年薪火相传。我们也坚信,这份“报人精神”将继续传递下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日报辉煌”。

《同心》里的数据是一篇篇数出来的

群工内参部

70年风雨兼程70年扬帆奋进(我们的脚步是如何出炉的)(4)

长达三个多月的《北京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采写编辑过程,对我们而言既是一次难得的业务锻炼机会,更是非常珍贵的深入学习日报历史传统的机会。

今年6月,群工内参部接到《同心》的采访编辑任务,其中帮问、关情两个版面的内容组织由陈圣禹承担,虽然他已经入职多年,在此之前曾参与过多次特刊以及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刊的采编工作,但是要将北京日报70年为民答疑解惑、枝叶关情的内容浓缩在两块版上,历史资料梳理量之大,让人着实有些犯难。

我们“啃”下所有能找到的文献资料,《北京日报60年大事记》《北京日报60年纪念文集》《京报华章》《改革开放中的北京日报社》《创刊60年特刊》《创刊65年特刊》……部门为此开了多轮头脑风暴会,同事们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对于日报70年历史来说,我们还“太嫩”,对于前辈的事迹知道得太少。学梅总带着我们一一回忆日报历史上值得称颂的姓名、报道、事件,甚至还找出从没见过报的珍贵照片,让我们大开眼界。

三个月里,只要一有工夫,大家就会登录京报集团报刊文献数据库,翻遍了日报的民生栏目和相关报道,不仅统计各栏目的时间跨度、报道数量,还筛选出要重点挖掘的报道,再联络当时的记者编辑进一步采访。《同心》里那一句“70年来,北京日报共刊发民生服务监督报道2万余篇”的数据,可以说就是一篇篇数出来的。

最令人震撼的是,1997年《每天帮您办好事》栏目共收到7000余封读者来信,且每篇报道都附有后续的追踪。对每个问题都要一追到底,前辈们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北京日报为民服务的好传统,我们这一代日报人要继续传承发扬!

《鼎新》聚焦我们走过的日子

文化新闻部

70年风雨兼程70年扬帆奋进(我们的脚步是如何出炉的)(5)

“8月22日12点前是最后截稿时限!”为完成计划于国庆前推出的《北京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文化部承担报道任务的小伙伴们从三个多月前就开始积极准备,于清样前一个月已经完成稿件,给后续拼版精打细磨留足了时间。

在文化部工作群里,第一条关于特刊的消息是贾主任发出的,6月中旬她开始学习社史,惊讶发现,原来从1957年北京日报就首创了评选最受欢迎国产影片和演员的活动,当年获奖的五部电影分别是《董存瑞》《春》《秋》《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和《祝福》。这条消息让小伙伴一下燃起了热情,想要探究报社过往70年的足迹。

从《北京日报》1952年在设备简陋,勉强维持日印3万多份报纸的艰难条件下创刊;到1990年实现报纸的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建成亚洲最大印务中心、报纸文献资料数字化、在互联网上发行电子版;再到2014年起,京报集团进入了新媒体领域多样化探索阶段,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相继问世,随着北京日报客户端上线,京报集团新媒体矩阵在网络舆论场的整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日益增强出新。

“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北京日报带动京报集团开启了一个变革时代。2019年,京报集团着手生产关系变革,确立全天候融媒体采编流程,中央厨房建成并投入使用。未来已来,我们的新媒体矩阵还在不断壮大,新一代年轻记者正在以崭新的方式经历、记录、见证北京这座伟大的城市,而老一代记者回首自身的深刻转型,在那些过去的岁月里,有很多很多让人热泪盈眶、备受鼓舞、荣耀欣喜的亲身经历。

说来有趣,我们的采访是交叉进行的。部门最年轻的两位“90后”记者高倩、王广燕负责采写历史部分,邱伟、李洋两位资深记者负责采访变革成就的最前沿,韩轩、李夏至两位中生代记者则采访他们亲历的近十年来报社在新媒体领域的发展成就。每个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都有他们似乎熟悉却又非常陌生的部分。

金力维第一次负责拼版,就接下八个版的任务,她最深刻的感触无疑是《北京日报》出版前各部门毫无懈怠的紧密配合。当鲜活的文字落在纸面,即将被印刷成报纸前,严格的流程与精益求精的态度都是必须的,这与今天争分夺秒的新媒体速度不可同日而语,但正是这套严格的流程保证了报纸能够经历时间检验,具有记录历史的特殊价值。

这份特刊是报社70年历史的梳理,文化的传承,是我们的财富!祝愿北京日报基业长青!

来源:北京日报嘚吧嘚

流程编辑:tf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