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新成立子公司(华为云谈成立子公司的意义)(1)

2021 年下半年,多家华为云计算子公司相继成立,覆盖深圳、西安、杭州和北京等多地城市。对此,华为云全球 Marketing 与销售服务总裁石冀琳于 4 月 27 日在 2022 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的华为云分论坛上回应称,子公司的成立,是为了顺应“云”的特点,更好地能够更高效、更快速做业务决策,快速支撑华为云的业务发展,由此,也开启了华为云新的征程。

石冀琳表示,2022 年,华为云将围绕“一切皆服务”战略持续加强投入。具体来说,在基础设施即服务方面,华为云将构建 KooVerse 全球一张网,围绕全球 7 个大区和 42 个高价值国家有序布局数据中心,打造最佳体验;技术即服务方面,聚焦数字内容开发生产线 MetaStudio、AI 开发生产线 ModelArts、软件开发生产线 DevCloud、数据治理生产线等 4 条开发生产线;持续深化 aPaaS 战略,开放更多经验即服务;并通过咨询服务,跟企业一起做好上云路径规划,让更多企业上好云、用好云。此外,华为云将在行业市场加大投入,深化在云云协同、中企出海、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服务创新。

对于华为云过去两年的增速,华为是满意的。从云计算 IaaS 市场份额来看,华为云去年在全球排名第五,国内排名第二。目前,华为云已上线 220 多个云服务、210 多个解决方案,聚合全球超过 3 万家合作伙伴,发展 260 万开发者,云市场上架应用超过 6100 个。

尽管华为云收获了不错的成绩,但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也强调道,华为在云业务方面仍处于努力爬坡的阶段。“相比起全球的、甚至是国内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来说,不管是从市场的份额、云服务商的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我们都还需要缩小差距。”

那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华为云将如何行动,如何在海外找到自己的优势,华为云与军团的运作模式又是什么样的?4 月 27 日,在华为云分论坛主题演讲后的问答环节,石冀琳和华为云首席产品官方国伟就以上话题作出了相关解答。以下是部分问答内容,经不修改原意的整理:

问:我们看到各家云厂商都在积极布局出海相关业务,实际上从研究结果来看好像进展都不是特别顺利,所以我们想了解华为在出海的时候有哪些,比如说我们遇到的困境?第二点是我们进行云计算出海的目的是什么,随着中国客户他们的一些出海业务,自然而然布局海外,还是目的也是想服务一些海外的客户,这两个市场策略肯定会不太一样。第三,无论任何一种目的,华为相比于海外像亚马逊、微软在海外布局比较强一些,在这种竞争格局下,华为出海的优势是什么?

石冀琳:我首先分享一下第一,华为云没有出海战略,只有全球布局战略。华为云从第一天开始做,定义就是要做“世界五朵云之一”,所以我们一直是非常清晰地要做全球云的战略定位;

第二点,华为在海外的布局,也不是完全伴随着中国企业出海做的。华为从做云开始,主动规划,围绕全球的流量高地进行建设,并且广泛服务于全球客户的定位。因为华为的业务,我刚才跟大家分享的,很多同事真正开始海外大规模拓展的是 1999、2000 年左右,华为在海外已经经营了 20 多年,几乎华为所有的产品都是全球服务,无论是无线、网络产品,以及今天大家看到消费者终端类产品,所以我们实际上一直都是全球的 ICT 主流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云只是我们提供的服务之一,所以整体的战略一直都是要广泛服务于海外全球客户。当然华为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或者是优势,我们在海外很多国家与地区,成立了相应的地区,拥有了本地员工,而且合规合法地经营了几十年,我们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区域的了解,对于当地政策法规的了解遵从,以及对本地运营环境持续的理解,相对是积累了经验。我觉得这是华为本身云的定位,就是要做世界五朵云之一,而且要服务于广泛的客户。

在此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经验、本地的团队,这么多年在全球的深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出海。这是我们觉得可能会对中国企业非常有帮助,或者非常有借鉴的一些能力,我们会把它变成经验,变成相关可以去共享的资源,上到华为云上。给大家举个例子,昨天见一个客户,客户跟我讲我最近发现将来拓展海外,软件开发都可以在华为云上,因为我不用担心每个国家的政策法规,不用担心合规性,因为华为云进到哪个国家,这方面一定积累了相关的经验,我只要把软件开发上去,我整个运营环境就会是安全的。其实这就是我们的价值,首先先分享这一点。

另外一点,华为及华为云走出去有哪些经验,可以被中国企业借鉴。我刚才说我们在海外拓展时间很长,我们很多人都在海外工作过,包括我自己。其实到一个国家去,首先战略要非常坚定,中国的企业很多出海,都是一时的决定,但是缺少持续性,真真正正在海外想做好的企业,最终都在当地国家变成了一种本地企业,这种文化已经可以真正与当地的文化交融,甚至在团队的成长上,是以真正本土的团队为主体进行长期运营的。

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战略一定要非常坚定,长期持续地做投入。第二个一定要做市场匹配,海外很大,几百个国家,一定要做自己自身的产业特点,跟市场的匹配。同时,一定要遵从当地的法律法规,一定要了解企业运行安全的方方面面,还要用好当地的资源,真正理解本地团队,本地多文化交融一些核心的能力建设。当然还有平台的建设,要能够真正在海外与中国企业的总部建好桥梁,做好平台的共享与知识分享,这些都是华为走出去所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现在也在逐步变成我们的行业理解,变成我们的经验即服务,在华为云上通过我们把合作伙伴,把不同的企业,在海外要部署要运营,甚至要合规、要安全,所需要的这些能力,做成我们的经验即服务,真正成为华为云上能够被大家借鉴与分享的能力。

问:在现在政务云、还有合规要求特别高的情况下,我们目前以及未来会有哪些产品包括技术服务来做布局,来满足比如说等保要求、数据安全法?在 Stack 这边,在混合云以及多云管理侧,目前或者说未来有哪些产品与服务推出,以及是不是目前已经开始适配主流的云供应商他们的私有云解决方案,比如说其他的一些厂商基于 Openstack 的私有云解决方案?

方国伟:第一部分关于您刚才提到华为云 Stack 产品安全方面的做法与措施。首先我觉得是这样的,无论是公有云,包括华为云 Stack,在安全上要求都蛮高的。对公有云来讲,相对华为云 Stack 更直接,面临网上的很多挑战。华为云 Stack 从产品架构方面,我们是统一架构,这样既有利于内部研发,另外在公有云上,行之有效保护大规模客户大规模生产的经验能力,都可以沉淀在华为云 Stack 上,这是第一个;第二,在华为云 Stack 上,我们会做专门的适配,主要是根据场景。第一类是安全措施方面,我们专门有一些安全领域的解决方案华为安全大脑,这主要是在客户的角度,相当于华为在看大云决策的能力,推到客户看它的华为云 Stack 能力,同时我们在过等保,国密上的能力,会放到华为云 Stack 上。第三,我们一些产品会做能力加强,包括运维华为云 Stack 根据客户的需要,客户用它做对外的服务,也可以在内网,网络互信上在升级保障,大家知道软件服务定期要升级,怎么样让客户更可信方面进行升级,这些都是在华为做了比较详细的考虑,确保华为作为一个平台供应商,跟客户之间有相互可信的机制在里面,通过这三个方面来保障安全方面。

第二个是关于多云管理。我们认为对客户来说多云管理也是一个趋势,对华为云 Stack 我们本来有一个组件模块是 ManageOne,ManageOne 是华为云 Stack 的管理平台,它本身是具备管理华为云 Stack,当然华为云 Stack、华为云 Stack Online 不同的版本。第二,像 Openstack 这些能力,你们知道在华为云 Stack 在过去很多年都对企业市场,企业市场里面有很多 Openstack、Mongo,因为可能一下子很快就迁移,可能是混着用,同时我们与生态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因为生态里面也有一些专门做多云管理,它们也可以与华为云 Stack 一起来协同。简单讲,既可以有 ManageOne 来解决您刚才说的问题,也可以与生态合作伙伴,给到客户更多的选择来解决这个问题。

问:刚刚听石总提到华为云军团合作给广西北部湾集团提供一些服务,能否更加详细介绍一下华为云与军团具体的协作方式,以及 2022 年具体的方案策略,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计划或者时间表。

石冀琳:我简单分享一下,大家知道华为公司在陆续的成立我们的军团,其实军团其实就是 Team,就是高效的作战 Team 的运作方式。军团最大的价值可以让我们快速集结各类资源,针对某个企业场景进行深耕,能够真正为这个行业量身定做符合行业特点的解决方案。

在华为军团运作当中,我们也非常惊喜地发现,实际上所有的军团在解决方案的打造过程当中,大家都非常关注云平台的技术与云技术的应用,因为在这一代数字化转型之旅,越来越多行业客户在关注利用创新的云技术,来实现我刚刚讲的企业资产的沉淀、透明可视的管理,以及效率的提升,甚至我们也发现云技术也在逐步从原来的一些支撑领域、支撑行业,走向了很多行业的关键生产领域。所以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与军团的运作方式,会进行紧密合作,跟军团联合设计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并且联合进行生态的打造。

所以在军团领域,我们会做几件事情:一件事,华为云针对每个军队都有做联合解决方案的团队与做联合拓展的团队,第二件事针对军团的行业特点,会跟军团进行联合解决方案跟联合生态的打造,这时候有华为提供的能力,我们也会围绕着这个行业,把相关的伙伴都聚合在一起,大家进行联创,共同探讨这个行业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能力组件,共同打造我们的 aPaaS。所以可以理解华为 aPaaS 就是围绕着军团来打造的,而且围绕着行业属性、行业知识沉淀,跟如何把华为云的能力跟行业 Knowhow 如何深度融合来打造的。

从进程上来讲,大家知道我们从去年陆续成立了煤矿军团、交通、港口、码头,以及现在电力,陆续都有军团成立,每一个军团成立之后,我们都会对标刚才说的几个动作,指定相应的团队进行联合解决方案的设计,进行联合拓展,甚至进行联合的生态打造。最后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实际上我们在政府领域,在煤矿领域,在交通港口码头,就是您刚才说的这个案例是港口的案例,比如天津港,我们也积累了一些能力,在煤矿领域也是一样,像焦煤都有合作,包括在制造业,今天提到的海螺水泥,提到的信义玻璃都有合作。当然,即使是军团的数字化转型能力,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以及更多的投入,也是不断的迭代与更新,华为云与军团持续进行迭代开发,持续进行相关的生态建设。

问:华为云子公司的成立对于华为云未来的发展意义是怎样的?

石冀琳:我刚才分享了 2021 年华为云计算子公司的成立,成立就是为了顺应云的特点。大家知道云有很多的特点,比如说开发的特点是 DevOps,还有运营的特点以及很多的特点,而且提供的不只是资源、网络、技术,还包括了经验与能力,实际上它的很多运作方式与其他领域是有它很独特的一部分,所以就是为了适应华为云自身业务的开展特点,能够让华为云可以以奔跑的姿态,快速地进行创新,快速地向客户提供服务,快速地实现全球业务战略,帮助客户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华为公司在去年决定正式成立华为云计算子公司。

问:国内大小云厂商都在聚焦政企市场,是因为这个市场利润大,还是市场大?大家都来抢这个市场,华为有没有觉得有危机感或者有威胁?

石冀琳:您的问题很犀利,我先把我的理解跟大家做分享。首先,我觉得每个市场都值得尊敬,我今天的汇报里面有分享,云在技术上要求最高的是互联网赛道,大家看到我们很多创新技术要在互联网赛道亮剑的,无论是云原生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甚至包括今天围绕着 AI,围绕着音视频、元宇宙,这么多创新的技术,实际上互联网赛道,在这个领域的要求是最高的。所以华为从来没有放弃任何一个赛道,我们去创新,进行技术和能力提升的自我要求。所以实际上我认为这些赛道都很大,我一个一个来回答。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关注政企赛道,就像很多有 2B 公司会关注 2C,很多 2C 公司期待自己做 2B。从每个企业的定位来讲,一定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客户群体、更广泛的客户覆盖,所以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大家所想做的拓展,有一些擅长做这一类的同行,可能希望到另一类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华为的特点,确实是过去几十年的积累,使我们在 2B 领域积累了大量运作的经验,因为 2B 市场的特点,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比如说刚才讲的不是简单的只把产品服务呈现出去,更多要解决运用云、上云,甚至有能力更好用云过程当中的障碍。所以在 2B 市场里面,我个人认为更需要端到端能力的提供,更需要分享,更需要帮助企业做自身的一些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今天讲从咨询入手,帮助企业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路径规划。其实我觉得这个工作,实际上比我们单纯地做非政企客户付出更多的时间,甚至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它恰恰是华为很有优势的地方,因为这么多年我们积累了大量服务 2B 客户的经验,包括我们更了解 2B 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这是华为从基因上来讲有优势的地方。

所以我们不太担心真正的竞争,我们觉得良性竞争会让华为更好,而且一个公司在基因里面就拥有的东西,一定会跟着这个公司一起成长,我们会客户服务的成长,这种尊重甚至帮助,甚至协同共创,这些能力是我们希望能够坚持的,我们也希望它能够更好地帮助 2B 的客户。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2B 的空间确实很大,但是这个市场也需要更多的投入,更深入的理解和坚持,就像我刚刚讲的出海一样,海外的空间有多大,海外的云空间比整个中国加在一起大很多,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够坚持,愿意持续的投入,是不是肯做松土的事情,让这些行业真正用好云,真正能够理解云,甚至真正能够把云变成生产力,而不只是一点点锦上添花所谓的技术上的一些创新,这才是我们这代云服务厂家该去思考,该去践行、该去解决的问题,我觉得是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的。

所以,华为从来不怕竞争,就像我经常开玩笑讲的,因为我的很多项目,从华为进入到通信领域,我就在不断的 Win back,而且很少有人把我再 Win back 回去,所以华为不怕竞争,我反而觉得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让我们更加好的学习,如果大家看今天的云服务市场,大家可以理解华为的优势在哪儿,因为不用我们去宣传,如果大家认可华为的产品,整个行业就会往这个方向一起成长。如果大家认可华为的市场与服务,大家都会觉得华为的人更好,所以其实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华为去宣传的。

问:今年的收入目标能不能再分享一下?另外去年开服四个数据中心的点,今年有没有一些新的投资计划?

石冀琳:首先,收入目标一定会跟大家做沟通,但是今天不在会上公布,收入目标每年一定都会有,而且是充满挑战。

但是我回答您第二个问题,我刚才的胶片里面有,可能时间很快,没有完全讲透,我们今年的开服计划是蛮多的,首先在亚太,已经有了香港、新加坡、泰国的节点,先在印尼建节点,大概在 Q3 上线,第二个是考虑菲律宾,在年底会有相关的设计规划,包括落地。同时我们在欧洲爱尔兰会建设节点,覆盖欧洲 13 国,大家知道我们在欧洲有伙伴,我们会跟伙伴做好分工,大家用供应的方式开服的市场。同时正在进行计划讨论的地方,包括海外很多流量高地,比如说大家知道的一些大国,像土耳其,以及欧洲的瑞士等等,我们都有在考虑。此外,除了去建新点,更重要的是华为还在做一件事情,去建新的能力。刚才也分享了主要的核心业务,近 80 个核心业务是重中之重,大家调用值最高的业务,有些在海外受限于本度节点建设的进程,还没有做到中国有什么,全球客户能用什么,2022 年会重点把这些工作都做齐。所以 2022 年在节点建设、资源补齐,以及业务上线上,我们会有很多规划。

我们是主动规划,我们会看全球客户的需求在哪儿,流量高地在哪儿,华为的价值可以呈现在哪里,我们就可以主动去做这件事情。所以后续也会不断跟大家发布华为相关的规划,以及华为在努力拓展的领域。

了解更多软件开发与相关领域知识,点击访问 InfoQ 官网:https://www.infoq.cn/,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