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大胆性描写过多,内地遭拒,在台湾出版却获奖25万

1992年,王小波凭《黄金时代》在台湾获奖,奖金250000元,他当即在北京顺义买了套房子,辞掉人大教师的“铁饭碗”,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有朋友质疑说他傻,可王小波却坚持:“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

王小波向来特立独行,他的一生虽然只有45个春秋,但活得相当精彩,他下过乡,插过队,考过大学,出过国,学过经济,写过程序,当过编剧,每件事都能让人直呼:太牛啦!

王小波虽然只读过初中,但恢复高考后,他直接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黄金时代的大概内容(黄金时代大胆性描写过多)(1)

结婚后,妻子李银河要去美国匹兹堡大学读博,王小波说是陪读,结果自己顺便考了个名校的硕士回来。

回国后,王小波又先后在北大、人大任教,业余自己学习编程,还给自己开发了一款写作软件,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输入法,中关村的一些公司都纷纷给他抛去橄榄枝。

40岁的时候,为了追求文学梦想,王小波辞掉“铁饭碗”,成了一名自由撰稿人。之后,他写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还拿了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就连下乡时他也收获颇丰,以下乡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作品,《黄金时代》就是其中之一。

黄金时代的大概内容(黄金时代大胆性描写过多)(2)

第一次读王小波的作品就是这本《黄金时代》,那时候我还在读高中,书中露骨的描写读的我面红耳赤,事实上,《黄金时代》也正因为铺天盖地的性描写,在中国出版处处受限,为了出版,王小波跑破了好几双鞋子,编辑们看了都说好,可是就是没人敢出。

就这样,奔波了几年,直到遇见华夏出版社赵洁平,她趁着主编出差偷偷出版,后来还被大骂了一顿,生了一场大病。

曾经有编辑让王小波“收敛”一些,可王小波却认为“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它有着原始朴素的美,绝不是粗俗丑陋的东西,所以不应该回避!

他笔下的“性”毫不修饰,甚至略显粗糙,但是却让人觉得纯洁、自由。而他正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揭开荒诞现实的“遮羞布”。王小波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在当时可以说是个“异类”,但是这就是王小波的魅力之处,嬉笑怒骂、特立独行,皆成文章!

黄金时代的大概内容(黄金时代大胆性描写过多)(3)

但王小波真正成名还是在他去世后,当时社会掀起一阵“王小波热”,很多人读了他的文章,都被他不羁的灵魂震慑到!

人们爱他的浪漫不羁,能把情话写得清新脱俗又无比真诚、坦率:“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

人们爱他的真实不做作,敢于戳掉道德的高帽:“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人们更爱他的一针见血,一句关于愤怒的解读,解开无数人的困惑:“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黄金时代的大概内容(黄金时代大胆性描写过多)(4)

虽然王小波生前寂寂无名,但曾看过他作品的人,其实一早就发现了这个“文学的天才”!

他的妻子李银河说:他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著名作家刘心武在书摊读到他的作品,立马惊为天人,主动约饭。

采访过他的报社编辑李静说:我敢打100万的赌,他的作品将是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而用一位评论家的话来说:王小波,是中国近半个世纪的苦难和荒谬结晶出来的天才。而王小波对这些遭遇的思考、反讽和总结,都散落在他的杂文里。

黄金时代的大概内容(黄金时代大胆性描写过多)(5)

如果说小说是他的“宠儿”,那么杂文,就是他对抗现实、洞悉人性的武器!

读了王小波,你会发现,即便是在那样一个压抑、严肃的年代,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如此美好、丰盈。而他总能把那些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替我们说出来,读罢让人恍然大悟,神清气爽!

最近又在重读王小波的杂文,每晚睡前翻几篇,他极具幽默的语言,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还能够从现实的浮躁中释放出来。

黄金时代的大概内容(黄金时代大胆性描写过多)(6)

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小波却仍然活在每个读者的心中,而他的文字,我始终觉得是每个人都不应该错过的精彩。

推荐王小波的这套小说“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黑铁时代》,还有两册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沉默的大多数》,经典之作,都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