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在有些地区的行政区划演变过程中,不断推动由【县】转【县级市】,再由【县级市】转【市辖区】。三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副省级城市下属的乡镇是什么级别(同为正处级县)(1)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

第一,在土地利用方面。【县】作为传统的地域型政区,以“三农”为主导,可供二三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最少;【县级市】以城市建设为主,兼顾农村发展,建设用地指标有所增加;【市辖区】是真正的城市区域,是重点进行城市管理的地区,建设用地指标由市统筹调配。

这一点引起的差别非常大,因为行政区划调整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土地收益,进而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空间产生深远影响。

副省级城市下属的乡镇是什么级别(同为正处级县)(2)

山东省曲阜市

第二,在财税金融方面。【县级市】最为独立,有独立户头的一级财政,财政资金与结算与省财政直连,转移支付比最高;【县】次之,但转移支付比相对要低一些;【市辖区】不独立,无独立财政账户(部分新设区除外),不能直接与省财政账户直连。

从这一点可以解读出:

一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经济管理权限受限制、土地指标紧缺、财政实力雄厚的地域型政区【县】,迫切希望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获得更大的经济、财政、社会管理主动权以及一系列附加在城市型政区上的产业支持政策,以进一步获得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是城市型政区【县级市】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比如由【县级市】转【市辖区】),由于在产业政策、财政等方面受益较少,缺乏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的内在驱动力。即使划转,很多是市级层面推动,目的是为了扩大市级建设力度。

第三,在干部任职方面。由于三者的层属不同,在干部任职方面也略有差异。假如某 地级市内,同时拥有【县】、【县级市】和【市辖区】,如果出现干部高配,则【 县级市】的市委书记和【市辖区】的区委书记,有一定希望可以高配一级或进入所在地级市常委,而同等条件下的县委书记则一般没有这类待遇。

如一名县委书记调整至县级市任市委书记,或者调整至市辖区任区委书记,则可以认为“平级重用”。

副省级城市下属的乡镇是什么级别(同为正处级县)(3)

山东省禹城市麦田与楼房

您了解吗?欢迎关注@职场沙吏,持续不断更新,与您一起洞察体制内的哪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