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模式,也是我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我国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张志和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就是典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王维最著名的二十首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维最著名的二十首诗(王维的这首诗只有短短20字)

王维最著名的二十首诗

和谐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模式,也是我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我国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张志和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等,就是典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那么我国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与价值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王维的一首诗《竹里馆》,先来看看人与人的和谐,所带来的意义与价值。《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从和谐意蕴来看,这首诗写的正是王维与自己心灵的和谐。

对于人来说,孤独应该是最常出现的一种心理感受。而隐居无疑又是让自己深陷极度孤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王维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与孤独的和谐共处。因此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它可以让我们现代人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简单来说,就是它具有治愈心灵的作用。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首句“独坐幽篁里”,即王维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个“独”字,说明王维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孤独状态中。一个“幽”字,则说明王维所处的环境是格外的宁静。由此可见,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的“幽独”。“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胜景之一,因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那么问题来了,王维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他不觉得孤独难受吗?

次句“弹琴复长啸”,意思是说,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很显然,弹琴、长啸是王维抒发孤独的一种方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王维独坐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琴、长啸,本身还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所体现出来的则是一种高雅闲淡、超然脱俗的气质。就抒发孤独的方式而言,王维的这种是很难在现代社会做到的。

最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它的意思是说,没有人知道,我在这竹林深处弹琴、长啸,只有明月相伴和照耀。我们都知道,孤独最常见的特征,就是无人理解,无人可以倾诉。王维这里的“深林人不知”,说的便是这种特征。至于“明月来相照”,就是王维的境界了。也就是说,王维隐居深林之中,并不觉得孤独,因为还有明月在时时照耀自己。

明月相照,是拟人手法的运用。在这里,王维显然把明月当成了那个志趣相投的知己。一方面,凸显了王维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这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结合整首诗来看,王维这里又着重表现了人与人(心灵)的和谐。由此可见,孤独是可以通过找到自己的喜好所在,以及寄托于某一物象上,以达到和谐的意蕴。

熟悉《竹里馆》的人,肯定知道这首诗是《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单个的用字造语上,而在于短短20字,结合起来所凸显出的绝妙意境。即月夜是那么的空明澄净,月下弹琴长啸之人是那么的安闲自得。正如清人施补华曾在《岘佣说诗》中说:“意境清幽绝俗”。而清幽绝俗意境的背后,正是王维孤独的人生处境。

综观王维的这首诗,无论是刻画景色,还是抒写自我情怀,无疑都是匠心独运的。而从开头所说的古典诗词的和谐意蕴来看,王维这首诗,可以说是治愈了世人1000多年,直到今天的我们读后,依然可以抚平我们孤独而浮躁的心灵。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