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薛宝钗 王熙凤果真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吗(1)

第四章 金陵十二钗第三节 机关算尽太聪明的王熙凤隐射之谜(1)

关于王熙凤,要说的内容太多,作为整部《红楼梦》中戏份与宝、黛、钗不相上下的四大主角之一,笔者虽然在前面所有的论文中都把王熙凤指向为明代天启年间的大太监魏忠贤,并且已经揭秘了第十一回“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但是一直没有作详细的全面论述。如今笔者已经把《红楼梦》文本揭秘到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了,感觉必须把王熙凤影射魏忠贤作为重点拿出来详细说一说了,因为内容太多,可能需要三四个章节来解谜。

“曹雪芹家史”论者至今未见对王熙凤的影射人物有什么特别的见解,而绝大多数“红楼梦明史”论者虽然都能通过王熙凤的判词和谶语认为王熙凤就是影射的魏忠贤,但是却极少能从《红楼梦》文本中找出能够与魏忠贤一一对应的人和事,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他们没有找到关键的突破点。

除了笔者前面若干章节已经揭秘的事件以外,本节以及后面的章节将会把所有涉及魏忠贤的重大事件与《红楼梦》文本内容结合来为大家揭秘这个权倾朝野的古今第一大太监。

红楼梦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薛宝钗 王熙凤果真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吗(2)

还是先来看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一节中,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贾琏与王熙凤讨论皇帝允许“元妃省亲”一事:

“如今当今体贴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 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 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以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 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 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 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 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这岂不有八九分了?”

对上面这段文字,我们一起来扒一扒看看:

首先,明清两代有没有太上皇?是谁?

对照历史,我们知道,明朝只有一个因为“土木堡之变”中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返回北京后被圈禁后勉强可以称为“太上皇”,清代只有一个乾隆皇帝退位给嘉庆皇帝后称为“太上皇”,还有一个称为准“太上皇”的摄政王多尔衮。

明英宗距离明末天启年间太远,不合适。而《红楼梦》如果是所谓的北京西山曹雪芹撰写的话,这个揣测的曹雪芹却已经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获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去世,但是乾隆皇帝却是在乾隆六十年(1796年)才退位为“太上皇”的,明显不可能成为《红楼梦》里面的“太上皇”。

那么这个“太上皇”、“皇太后”到底是谁?

让笔者来告诉你!

“太上皇”就是凌驾于天启皇帝之上的大太监“九千岁”魏忠贤,“皇太后”就是与魏忠贤“对食”的天启皇帝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他们两个共同组合成了“王熙凤”!

红楼梦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薛宝钗 王熙凤果真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吗(3)

为什么“王熙凤”影射的是魏忠贤和客氏两个呢?

我们先来看看“王熙凤”的简要介绍和她的判词和十二支谶曲: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十二正钗,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她外貌美艳,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八面玲珑,做事决绝,治理宁国府和打理荣国府上下事务时也可见她具有惊人的管理组织能力和治家手段,手段之凶狠,使多人命丧黄泉。

王熙凤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画册谶图: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

王熙凤谶曲:第十支【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 终 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 终难定!

红楼梦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薛宝钗 王熙凤果真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吗(4)

首先从“王熙凤”的名字来分析:

1、“王熙凤”是代表“王夫人”行使“皇权”的人,魏忠贤代表的阉党一派(含浙党、齐党、楚党等)是天启皇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东厂锦衣卫总管于一身,因此姓“王”;

2、魏忠贤是明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的掌控人,“熙”同“熹”。熹:【說文】炙也。【玉篇】热也,炽也。同熺,或作暿、熙。

3、“王熙凤”的患过天花麻疹的女儿“巧姐”影射的“康熙”也照应了这个“熙”字,至于“王熙凤”在《红楼梦》后半部是否另外影射孝庄太后等或其他阉党余孽,我们后面再讲。

4、“凤凰”之“凤”为雄性,“龙凤”之凤又为雌性,那么“雌凤”就是一个“阴阳人”,也就是被阉割了的太监宦官。魏忠贤就是太监。“王熙凤”一会儿叫“凤姐儿”,一会儿叫“凤哥儿”。《红楼梦》第五十四回“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中演出的《凤求鸾》中的同名“王熙凤”就是男性。

5、“王熙凤”是“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假充男儿”就是表面上是男性,实际上是阴阳人太监。“王熙凤”表面上有学名,实际上却不识字。魏忠贤确实不识字,但是却当了秉笔太监。

6、“王熙凤”的图谶是“冰山雌凤”。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有个戏剧作品《冰山记》,内中记述了魏忠贤专权嗜杀迫害忠良,最终如冰山融化般失势完蛋的故事。《红楼梦》作者借助《冰山记》这部戏剧作品中的“冰山”侧面影射了“王熙凤”这个“雌凤”就是魏忠贤。

7、“王熙凤”的绰号之一“泼皮破落户”。“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魏忠贤在入宫之前确实是个混迹于社会底层的市井无赖男子,因为赌博输光了家产后无路可走,卖掉了妻子,最后自我阉割后托门路进了宫,确实称得上是泼皮破落户儿出身。

8、“王熙凤”的绰号之二“猴儿”。则来源于与其“对食”的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魏忠贤之所以能够无法无天、呼风唤雨,都来源于客氏:

《红楼梦》第二十回贾母亦笑道:“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怎么也说不过这猴儿。”第二十九回贾母回头道:“猴儿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头地狱?”第三十五回贾母听了笑道:“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第三十八回贾母笑道:“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

这些“猴儿”都是谐音“侯二”,都是客氏与魏忠贤一体影射的“王熙凤”。后面还有很多骂“猴儿崽子”的,则是影射魏忠贤的阉党爪牙“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

客(qiě)氏(1587-1627年),原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河北定兴人,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被封为“奉圣夫人”。客氏原为河北省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姿色妖媚,为人狠毒残忍、生性淫荡,客氏也是天启皇帝的性启蒙人。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继位后,赐婚客氏与魏忠贤,使他们成为“对食”夫妻。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无子而逝,其弟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籍没魏忠贤及客氏。魏忠贤自杀,客氏被笞死于浣衣局,并在净乐堂焚尸扬灰。

红楼梦100个细思极恐的细节薛宝钗 王熙凤果真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吗(5)

(未完待续)

以上及以前的数十篇论述和揭秘,绝大多数与目前和以往的红学家、研究者相去甚远,均是《红楼谜案》作者第一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是是非非留待时间来判断,需要引用者请务必与本人联系确认,不得擅自转摘。

点关注,不迷路,带你勘破《红楼梦》的迷雾。敬请期待下回分解。

作者:静海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