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不仅让人心烦气躁,高温高湿的气候也让体内津液更易损耗,从而引起夏季中暑。一旦发生中暑,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昏厥或痉挛,威胁生命。

中暑:多是湿热惹的祸

中暑,中医也称之为“暑厥”、“暑风”、“闭证”。中医认为,中暑者,形同而病别,延医亦各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伤人,先着于心,治以清凉。本病多由于体内元气亏虚,夏季暑邪乘虚而入,灼燔阳明、触犯心包所致。

“中暑的主因,是人体气阴不足、体质湿热”,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王琦教授团队表示。对于中暑的预防,专家强调:最好养成规律运动,让体内湿气能够正常排出,并要充足睡眠、不熬夜,养足阳气,夏天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外出时避免高温曝晒。

佛山源吉林甘和茶(佛山源吉林甘和茶)(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王琦教授

凉茶:解暑有讲究

对于时下人们流行的喝凉茶防中暑的做法,专家也提醒:虽然饮用凉茶,有助消暑解渴,补充体内水分,但是喝凉茶是有讲究的,尤其是那些体质虚弱,脾胃虚寒的人更应该谨慎选择。因为饮用药性过于寒凉的凉茶,会加重脾胃的伤害,反而更加容易中暑。此外,普通的凉茶仅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但是无法帮助湿热体质人群祛湿,无法祛湿,则湿气积聚,久而化热,人体阳气旺盛,同样会中暑。

夏季高温湿热,此时选择降火同时侧重祛湿的凉茶来预防中暑更为适合,尤其是湿热体质人群,可以选择药性温平,不伤脾胃且具有健脾消食功能的佛山源吉林甘和茶。源吉林甘和茶中的茵陈可以祛湿清热,藿香利于化湿,此外桑叶、紫苏叶疏风解表,便于湿热体质排出体内的“湿热”,避免中暑。此外由于湿热体质多因脾无法运化“水湿”所致,源吉林甘和茶中的布楂叶消食导滞,山楂、麦芽、神曲等消食食材助于健脾,帮助湿热体质人群调理脾对“水湿”运化不足的情况。

佛山源吉林甘和茶(佛山源吉林甘和茶)(2)

从方解上看,佛山源吉林甘和茶是由香薷饮、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平胃散诸方加减演变而成,共有35味中药组成。其中寒凉药18味,温热药13味,平性药4味,通过药物之间的寒热中和,形成了能够强健脾胃、祛湿化热、解表祛暑的温性中成药。

由于源吉林甘和茶兼具寒凉、温热药,使得药性温和,能有效祛湿热的同时,又不伤脾胃,即便是老人、小孩、女性等脾胃虚寒、体质虚弱的人群都可饮用。

源吉林甘和茶入口微苦,饮后口感甘凉,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常饮源吉林甘和茶,不仅能疏风清热,消食解暑,还能调理湿热体质,祛除体内的暑湿,预防中暑,实为理想的解渴消暑的佳品,一改以往每逢夏天就萎靡不振的身体状态,度过一个神采奕奕的夏天。

想知道自己是否是湿热体质,如何调理体质防中暑?可扫描关注【体质辨识】微信公众号TZBSYS,在2016年5月28日至2016年6月28日期间参与“看本草中国,测体质领佛山源吉林”活动。在线测试体质,湿热体质者即可领取佛山源吉林甘和茶一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