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二十四桥明月夜(精读唐诗三百首004)(1)

文 | 谢小楼

今天读李白的《月下独酌》,《月下独酌》是李白的一组诗,共四首,《唐诗三百首》选的是第一首。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通释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独酌,独自一人喝酒。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提着一壶酒来到花丛中间,没有亲近的人在身边,只好一个人独饮。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人,指月,我(李白),影,一说指我,杯中之影,月下之影,但观全诗,多次写到月,故前说较切。无人对饮,我便举杯邀请明月共饮,再加上我的身影,于是便成了三个人。此句先出月,后出影,后面一月一影,交互回环,这是连珠体的作法。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既,本来。不解饮,不懂得饮酒,不会饮酒。徒,徒然。可惜,明月本来就不会饮酒,我的影子也只会徒然地跟随着我的身体。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将,和,共。及,趁着。我暂且与这月影相伴,趁着这美好的春景及时行乐。这里的“春”字,响应前一“花”字,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注云:“以春字应上花字,使花字不寂寞。”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徘徊,明月移动的样子,曹植有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影零乱,人影摇动的样子。这一句是互文,歌兼舞意,舞兼歌意。醉意朦胧中,明月随着我的歌舞徘徊,身影随着我的歌舞摇动。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清醒的时候,我们一起欢饮,喝醉之后,就各自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无情游,无情,忘情,语出《庄子·德充符》:“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又朱谏注:"无情者,月与我虽曰三人,然月与影本无情也。"相期,相约。邈,遥远。云汉,银河,水势盛称汉,银河在天而广阔,故称云汉,这里泛指天上的仙境。我与明月永远结成忘情的好友,相约在遥远的天上仙境相会。

唐诗三百首二十四桥明月夜(精读唐诗三百首004)(2)

感发

这首诗虽然看是明白晓畅,却有两处极难解的地方。一是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为会是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而不是醉时同交欢,醒后各分散呢?一说是酩酊大醉后,躺在床上,自然不见月与影了。一说是醒时尚有与月影共饮之雅兴,醉后则唯自乐,顾不得君矣。

我的理解是,月影本是诗人无相亲时邀来陪饮的,诗人既已喝醉,那么月影自去。

此诗第二个极为难解的地方,就是诗的最后一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上面通释里面的翻译,是我参考所读八本《唐诗三百首》所作出的翻译,但是感觉不着边际。我与明月结成忘情的好友,相约在遥远的天上仙境相会。为什么要在遥远的天上仙境相会,这似乎与诗前面的内容没什么什么联系。

再有,无情游的解释也很模棱两可。大体有两种解释:

一,明月本无情,与无情之物结游,是谓无情游。

二,无情,语出《庄子·德充符》:“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说人不要因为个人的情感好恶而伤害到自己,要顺其自然,泯灭是非、得失、物我等区分,达到超然于一切之上的精神状态。

再补充一个我自己的体悟:

三,结合前面一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我觉得无情游指的就是这样一种交游的状态。与亲友交,则有悲欢离合,与明月交,随时都可以一起喝酒,喝醉了明月自去,不用招呼。这种交游,不会陷入感情的悲欢,却可以慰藉一人时的孤独,是谓无情游。

而最后一句,相期邈云汉,我觉得不是与明月在遥远的天上仙境相会,而是,与在那遥远的天上的明月订下一个约定。

所以,最后四句,按照我自己的体悟,它们的解释是:

天上的明月啊,我与你订下一个约定,和你永远结成一个超然一切的伴侣,我清醒的时候,你可以随时一陪我喝酒,我醉了,你就自行离去。

诗无达诂,再我看来,只要不明显违背文本的意思,诗可以有多种的解读。不过,这毕竟是我个人的体悟,所以,前面的通释,依然本我所读的八本《唐诗三百首》。

(完)

关注倚剑听雨楼,一起精读《唐诗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