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电影解析(成本4千万票房5个亿)(1)

2015年在华语影坛的历史上至关重要,冒险片如《寻龙诀》,喜剧片如《夏洛特烦恼》,悬疑片如《烈日灼心》,侦探片如《唐人街探案》,动画片如《大圣归来》,都是在这一年悄然上映。在遍地黑马的年份,有一部小成本电影脱颖而出,以4000万的成本夺回5亿票房,着实令人震惊。这部电影就是《滚蛋吧,肿瘤君》。

白百何电影解析(成本4千万票房5个亿)(2)

也许大家对电影很熟悉,但别急着走,盒子君没有想用剧情来骗取流量,而是想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通过一则电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死亡是什么?

《滚蛋吧肿瘤君》讲得是漫画师熊顿的抗癌史,其实素材很老套,甚至可以说是拍烂了。但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将重点放在惨兮兮的卖同情上面,而是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向大家传递笑对病魔的正能量观念。笑容与眼泪并存,确实是史无前例的创意。

白百何电影解析(成本4千万票房5个亿)(3)

这样的剧本还要归功于《滚蛋吧肿瘤君》的原创作者,也是主人公的原型,漫画家熊顿。熊顿,超人气绘本达人,被誉为中国版的高木直子,生性就爱调皮捣蛋,追打男生,整蛊家人,这些经历都被她整合到漫画里。如果没有癌症,她将会永远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

2011年,熊顿晕倒在家中,被室友艾米送去医院,检查出患了非霍奇金淋巴瘤。但正如白百何所饰演的那样,安分守己不是熊顿的性格,她整天在医院很无聊,精神状态也不好,就尝试着用画笔把自己住院治疗的经历记录下来。这就是后来的《滚蛋吧肿瘤君》。

白百何电影解析(成本4千万票房5个亿)(4)

制作人唐娟看到这本漫画后,想要将它改编成电影。熊顿欣然答应,并指名白百何来演她自己。

“要找一个漂亮的来演我。”

“要一个苗条年轻的,这才符合熊顿的光辉形象。”

“那就白百何吧。”

“你觉得我够得着白百何吗?”

彼时的熊顿头发已经掉光,但是聊起天来仍然神采奕奕,让人意识不到她是一个癌症晚期患者。

“不能拍成苦情戏,不能拍得像励志姐标杆。”

“那就拍日常类吧?”

“电影没这个类型吧?我的电影就是可以独一无二,有什么不可以!”

即便是躺在病床上,熊顿依然清晰地提出要参与电影的创作,希望片方与自己多沟通。因为她觉得,自己必将见证电影的问世。

白百何电影解析(成本4千万票房5个亿)(5)

盒子君突然想到了《非自然死亡》中,男主问同事:“你难道不知道绝望吗?”

石原里美低头稍加思索,潇洒的背包:“与其有空绝望,还不如大吃一顿睡个好觉。”

白百何电影解析(成本4千万票房5个亿)(6)

熊顿也是如此,她在已经下不了床的时候,依然会问,《行尸走肉》最新一集什么时候出?甚至在去世前一天,还与朋友艾米微博互动:“外米,艾面冷,你多穿件衣服~!——我妈慈祥的叮嘱艾米。”

《滚蛋吧,肿瘤君》的剧本被改了N次,原因很简单,制作人遵从熊顿遗愿,不想将其拍成《抗癌的我》中国版,熊顿本人也肯定不想当什么抗癌“励志姐”。她就是她,独一无二的熊顿。

白百何电影解析(成本4千万票房5个亿)(7)

有投资方找到制作人:“加爱情线、把男主角的戏份加重,不然没人接,要改结尾,让熊顿复活...”

制作人憋着一股气,没有答应,她认为不能对不起熊顿。挺了许久坚持不改剧本,最终还是有人投资了。

接下来就是定主演,白百何答应的爽快,问题是吴彦祖。熊顿没有指名男主角让谁演,只是她在漫画里将“梁医生”这个人物描绘成男神,剧组就想到了吴彦祖。

众所周知,吴彦祖是个形容词。

吴彦祖当时因为家事不想接,但看了剧本之后,立马同意了,即使戏份不多。

白百何电影解析(成本4千万票房5个亿)(8)

于是,一个对生活满怀积极,对死亡乐观以待的电影产生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死亡是什么?

《非自然死亡》中有一句话:“逝者是碰巧离开的。我们只不过是一时幸运,碰巧活在世界上,这样的我们,不应该避讳死亡。”

白百何电影解析(成本4千万票房5个亿)(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