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济南9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全国首部精致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在这里出台,全国首个精致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这里首创,这里还被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历时三年,山东威海走出一条建设精致城市的特色发展道路。

打造城市精神(走出建设精致城市发展之路)(1)

“精致城市不仅是一个城市建设的问题,还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我们按照宽窄两个口径,用精致理念统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在9月26日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闫剑波如此阐释精致城市概念。

要让城市变精致,先从不精致之处着手。针对“城市成长中的烦恼”,威海市先后解决办证难、“半拉子”工程、城市低效用地、城市管理服务中群众不满意等四方面问题。

两年时间内,全市因各种历史原因办不了产权证的近16万套房屋已化解15.7万套,化解率超过98%;通过腾笼换鸟、破产重整等方式,盘活220个“半拉子”工程;完成整治5057亩低效用地;利用无人机航拍方式,解决1284个问题隐藏在城市中的环境问题,从细节上提升了城市的精致度。

近年来,威海市从群众关注的身边事入手,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包括改造170个老旧小区,推行“暖心食堂”计划,在城区建成47处社区食堂,在农村建成574处老年餐桌,在街头新建215处口袋公园等,以细致入微的设计和人性化的服务,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打造城市精神(走出建设精致城市发展之路)(2)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威海市常住人口290.7万人,比上次人口普查增加10.2万人,“十三五”期间城镇化率由63.2%提高到70.2%,城市宜居指数、收入指标、健康指标、文明指标、文化指标、信用指标等保持全国前列。威海市群众满意度调查位居山东省第一,且连续13年保持全省前列。

闫剑波介绍,今后威海市将聚力高质量发展,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加快建设水平更高、成色更足的“精致城市·幸福威海”。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