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东方红李有源怎么死的(东方红爷爷李有源)(1)

“东方红爷爷”,这是当年陕北的孩子们对《东方红》原创作者李有源的亲切称呼。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人人会唱《东方红》,却鲜有人知其原创作者李有源的情况。

在庆祝建党百年活动前夕,我们在陝北逶迤的群山中穿行,来到榆林市佳县张家庄,慕名寻访李有源的故里。

佳县古城,层层叠叠,依山就势,拔地而起于黄河之滨。

东方红李有源怎么死的(东方红爷爷李有源)(2)

东方红李有源怎么死的(东方红爷爷李有源)(3)

山城街巷,上上下下,石板街道,盘旋弯曲。所见窑洞,或独孔雄踞,或数孔相连。

东方红李有源怎么死的(东方红爷爷李有源)(4)

行驶到李有源故居附近,停车入位之际,邂逅李有源的后人李博。小伙子热情地带我们去参观。

李博,李有源的嫡孙李锦鹏之子。若干年来,李锦鹏一直在主持东方红纪念园及故居的修建工作,今年才65岁,不幸因劳累过度而于近日去世。李博继承父志,挑起了父辈撂下的重担。

东方红李有源怎么死的(东方红爷爷李有源)(5)

跟着李博,经过山石小路,我们来到李有源故居。迎面便是四间旧窑洞。中间是厨房,右面第一间便是李有源的住处。

东方红李有源怎么死的(东方红爷爷李有源)(6)

怀着崇敬之心,步进窑洞。我们看到,背景画像就是李有源端坐在炕上手持毛笔凝眸构思,小方桌上的油灯照亮着白纸上写好的“东方红”歌词草稿。窑洞中的实物主要就是小方桌和一盏生锈的油灯。李博说,这便是李有源当年创作《东方红》时所用的原物。

走出故居,李博又带我们参观了尚在建设中的东方红纪念园,并登上了一座高塔状的“德胜楼”。

东方红李有源怎么死的(东方红爷爷李有源)(7)

李博说,“德胜楼”也是东方红纪念园的一部分,现在还没有完成布展。站在“德胜楼”顶层,可以鸟瞰佳县古城下的黄河,另一面则可俯视东方红剧院、东方红纪念馆等。

东方红李有源怎么死的(东方红爷爷李有源)(8)

东方红纪念园,是研究《东方红》文化的圣地,也是缅怀《东方红》原创作者李有源的纪念园。随聊中,李博介绍了纪念园的情况和其老爷爷李有源创作东方红的故事。当然是家族传承,他的父亲给他讲过许许多多李有源创作东方红前后的故事。

(二)

李有源出生于1903年,其父过早去世,让全家生活陷入艰难。困苦中,李有源还梦想着读书。13岁那年,他才抓住机会在私塾里念了一段时间书,后终因生活重担压在肩上,不得不去牧羊,还要耕田种地。但在读书“情结”的驱使下,他每天早上到县城去挑粪的时候,特意帮县立小学干些杂活,帮教书先生打水、擦桌子、扫地。先生见他勤奋又好学,就让他做旁听生。李有源高兴极了,每年冬闲时,他就来到这所小学做旁听生。

李有源本就脑筋灵活,加上学习刻苦勤奋,几年后进步飞快,成为张家庄这个村子最有文化的人。他能谙熟地背诵《三字经》,甚至倒背如流!他能通读《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等许多章回小说。他能学用结合,并在夏日乘凉时有声有色地讲给村里人听。

李有源不但爱读书,还喜欢画画、拉板胡、弹三弦,唱秧歌。他生性活泼,又有了文化,出口就是顺口溜。张家庄和附近村庄的农民,都喜欢闹秧歌。他就把劳动和生活中的新鲜事编成秧歌词,念给他们听,再经他们一唱,就在全村传开来。

1935年10月,党中央毛主席到了陕北。几年后,佳县解放,李有源和当地村民的生活日渐改善。减租减息、进行选举、普及教育等许多新鲜事触动了李有源的心灵,使他对毛主席产生了衷心的热爱。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心情,李有源就编了“三山低,五岳高,毛主席治国有功劳;边区办得呱呱叫,老百姓们颂唐尧。”

后来,又觉得毛主席的英明伟大,“唐尧”怎么能比呢?为此,他朝思暮想,欲编更好的歌颂毛主席的歌。这就说到了《东方红》的创作。

1942年的一天,李有源偶然听到有人唱了一首秧歌,其中两句“毛主席好比一盏灯,照得全家明又明”,这让他颇受启发。可一琢磨,这个比方虽然新鲜,但一盏灯只能照亮一孔窑洞、一户人家,把毛主席比作一盏灯反映不出毛主席的伟大呀。

这年入冬的一天早晨,李有源在赶往县城的路上,目睹东方一片通红,须臾,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可谓存在决定意识,李有源灵感顿生——把毛主席比作太阳多好呀!他随口就说出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到了县城,李有源又看见一条醒目的标语“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他双眸一亮:是呀,我们的贫苦生活都是因为毛主席到达陕北而发生了巨变!激动之下,他冲口而出:“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

傍晚,李有源兴冲冲地回到家,就在小炕桌上拨凉了油灯,提笔写下酝酿已久的新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随后,他试用各种民歌小调吟唱,最后选中了陕北民歌《骑白马》的曲调,衷心地唱出了他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热爱。

(三)

东方红李有源怎么死的(东方红爷爷李有源)(9)

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天生一副好嗓子。1943年春节闹秧歌,他把李有源创作的《东方红》唱红了佳县城。当年冬天,响应边区政府号召向延安移民,李有源又用《东方红》作首段,编了《移民歌》。第二年春天,李增正带领移民队员从佳县唱到延安。延安的《解放日报》闻悉采访刋登后,《东方红》又唱红了陕甘宁边区。

后来,又经过群众和专业音乐工作者的不断创作,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并将“谋生存”改为“谋幸福”,《东方红》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嗨哟,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哟,哪里人民得解放。

……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东方红》的旋律中登上天安门城楼,升起了五星红旗。《东方红》遂唱红了全中国,响彻了全世界。

(四)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东方红》的唱响,李有源也成了“名人”。

1950年,李有源以《东方红》作者的身份参加了绥德分区召开的首次文艺工作者代表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热烈地欢迎李有源为文代会编唱一个秧歌。他稍加思索,就随口唱道:“人民高,人民贵,人民参加文代会,人民的意见最宝贵,人民的江山万万岁。”

歌声贏得了与会代表的掌声,大家都佩服他即兴创作的能力,说他不愧是《东方红》的作者。在这次大会上,李有源获誉“人民歌手”的称号并获颁“人民歌手”的锦旗。

(五)

一说《东方红》,言必李有源,李有源在佳县红起来了。他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要他唱《东方红》。他无论到哪里工作,也都把《东方红》教唱到哪里。李有源在马家沟乡、当川寺乡、郭家圪捞乡等乡村当文书的时候,常给当地的孩子们教唱《东方红》,时间一长,孩子们见了他,都亲切地喊他“东方红爷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