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时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有关商代的几篇流传到周代,或受周人语言文字的影响,或由周代宋国史官加工润饰。另四篇所谓虞夏的书,除《甘誓》素材可能传自夏代,历商到周才写定外,《尧典》《皋陶谟》《禹贡》均为春秋战国时代根据部分往古材料再加工所编成。

《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

尚书的版本变迁(尚书的意思就是源于字面的)(1)

汉代的这部经书,是由秦博士伏生藏在屋壁里,躲过秦的焚禁和楚汉的战乱才传下来的。伏生从残简中拼凑出下列二十八篇:《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并用这些篇在齐、鲁之间传授门徒,经过数传形成西汉的《尚书》学三家,即欧阳高的“欧阳氏学”、夏侯胜的“大夏侯氏学”、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学”,都立于学官。三家所教的是伏生二十八篇和民间所献伪《太誓》,共二十九篇(欧阳氏本《盘庚》分三篇成三十一篇)。由于伏生所藏之书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所写,为区别新出现的“古文”本,遂称为《今文尚书》,这三家便称为“今文三家”。

“中国”一词的最早文献记载就出现于伏生所传《尚书》。在《尚书·梓材》篇中记载:“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大意是:上天既已把中国的臣民和疆土都付给先王,今王也只有施行德政,来和悦教导殷商那些顽固派,用来完成先王所受的使命。那时的“中国”一词,是指版图而言,范围所指关中、河洛地区。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后,又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拓展,“中国”亦不断向周边延伸,最终成为当今雄踞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之名。

相传西汉中期起,曾几次出现过先秦留下的写本,称为《古文尚书》,先后有鲁恭王坏孔子屋壁本、河间献王本、中秘古文本、张霸“百两篇”本、杜林漆书本等。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