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浓。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烟萝更几重。沧海清江共今古,黄花红叶杂秋冬。暝云自与千峰合,送人归鞍寺寺钟。

有一个成语叫“受言书屏”,出自《资治通鉴》。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初,征访天下贤能人才,听说王昭素很有学问又有修养,便征诏为国子博士。有一天太祖在便殿召见王昭素,探讨易学、治国与养生之道,王昭素应对道:治国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太宗爱其言,就把这句话书写在屏风上来时时警省自己。

这个王昭素就是诗人王铚的五世祖,是一位很有学问很有道德品行的人,一直活了八十九岁。到王铚这一代,仍是书香门第,而且是天下有名的藏书大家,连当时权相秦桧的儿子秦熹都垂涎欲滴,企图以官位交易求得。

王铚(字性之)仕途也算通达,主要还是学问立身。一生博极群书,手不释卷,而且记忆力超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它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尤长于国朝故事,莫不能记。对客指画,诵说动数百千言,退而质之,无一语谬。予自少至老,惟见一人”。连陆游都如此佩服,可见学问功力绝非等常。

王铚一生著述很多,大都是考轶之类。他的诗作也很得唐人气韵,略有愤激情怀,如《关山月》:

戍樽炯炯关山月,白首征人数圆缺。关山不隔四时寒,夜唐冷光沙如雪。照破天崖万里心,闺中又是经年别。雁飞唯愿得书归,月下有人魂断绝。闺中月下不胜情,独戍关山更堪说。一时北阙贺书多,万古西戍终不灭。阳和待得活枯荄,东风洗尽征人血。

再如《同赋梅花》:

一枝开破一年春,斗蕊稠花总后尘。却恨无媒怜独夜,月偷清影向何人。

这多半是人生经历所至,其中也有性格使然。他与朱敦儒有交际,朱敦儒是当时有名的“词俊”,出身富家子弟,风流狂浪,又傲岸不驯,诗词多慷慨傑傲。他最有名的一首词《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云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活脱脱的清高自许,傲然不群的情态。官府多次命他做官他都不受,却偏偏在老年的时候因爱子心切,担心不从秦桧之意而受到迫害,最终接受了秦桧的任职,仅仅上任18天,秦桧就病死了。就这短短的18天,却成了朱敦儒一生最大的污点。有人就写诗讥讽道:

“少室山人(朱敦儒号少室山人)久挂冠,不知何亊到长安。如今纵插梅花醉,未必王侯著眼看”。

人生道路的确漫长,但紧要处就那么一两步。

送人王禹偁(九月二十七日与客游龙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