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五大道范围,是原英租界推广界的一部分。(关于五大道地区的形成,参见:最全面和专业的介绍:图说天津五大道地区的形成)墙子河(今南京路)以北的早期英租界道路命名大都以人名而命名,而在上世纪10-20年代规划墙子河以南的推广界时,分为以下几类,一、大不列颠地名,如:伦敦道、爱丁堡道、剑桥道等;二、河流名:如;西芬道、克兰特道、泰恩道等;三、殖民地地名,如:新加坡道、孟买道、香港道等。四、地标命名,如:小河道、海光寺道。

天津五大道都哪几个(天津五大道那些外国路名的由来)(1)

图 1:五大道道路示意图

这些英租界时期的路名在今天似乎看来十分的陌生,但我们今天仍可以在香港找到这些道路的“远房亲戚”,他们拥有完全相同的英文路名,而中文翻译却各异,如:今天津重庆道东段,原英文名“Cambridge Road”,即“剑桥道”。同名马路在香港九龙塘,与窝打老道东侧相平行,中文名与天津相同。而今天津云南路原英文名“Dumbarton Road”,天津译名“登伯敦道”,在香港却叫“东宝庭道”。津港两地的“兄弟马路”还有很多,下文要介绍的伦敦道、牛津道、威灵顿道等在今天的香港都可以找到。似乎可以推断,天津英租界推广界和香港及九龙新界地区在历史上同期规划建设,道路命名方式也近似。

天津五大道都哪几个(天津五大道那些外国路名的由来)(2)

图 2:租界时期道路名称

让我们再回到1941年的天津英租界。12月7日珍珠港事变后,日军派出一支番号为“极”的部队占领天津英租界,将英租界改为“极管区”,道路也改为以编号称谓,如新加坡道改名“极管区33号路”。1943年,原英租界“移交”给汪伪政府,极管区改名为“兴亚二区”,道路名称也随之调整为“兴亚二区33号路”。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民政府以中国地名重新命名了所有原租界道路,如新加坡道改名大理道。

下面我们来说说一些道路旧名与建筑的联系。

天津五大道都哪几个(天津五大道那些外国路名的由来)(3)

图 3:今马场道与睦南道交口的香港大楼

天津五大道都哪几个(天津五大道那些外国路名的由来)(4)

图 4:林东大楼

天津五大道都哪几个(天津五大道那些外国路名的由来)(5)

图 5:剑桥道路牌

天津五大道都哪几个(天津五大道那些外国路名的由来)(6)

图 6:雪后的成都道

天津五大道都哪几个(天津五大道那些外国路名的由来)(7)

图 7:原牛津别墅,今庆云里

英租界推广界有两条道路不是以地名和河流名称命名的,分别是英租界推广界最北端的小河道(Creek Road)和最南端的海光寺道(Hai Kwan Ssu Road)。今天的南京路原本是一条人工河,即1860年僧格林沁开挖的墙子河,当时将挖出的土堆砌到北侧形成濠墙。1897年英租界扩展到墙子河北岸,将就墙子河北岸的道路定名为围墙道,又名额尔金路(Elgin Road)。1903年英租界推广到墙子河以南,将临河南侧的道路命名为小河道。1946年,围墙道和小河道分别改为南京路和上海道,1970年墙子河填埋修建地铁,1973年两条道路合并称为胜利路,1984年恢复为南京路。海光寺道就是今天的西康路,因通向海光寺而命名,这是英租界的最南端,再向外是一片水塘洼地,1946年以西康省而更名,沿用至今。

天津五大道都哪几个(天津五大道那些外国路名的由来)(8)

图 8:1939年大水时的海光寺道

(图文:张翔 陈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