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小程序,有想要买卖牛、羊、马、驴的,都可以点进来看看。


羊口疮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症状表现为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水疱、丘疹和脓疱,呈群发性流行。6月龄以内的羔羊患该病最为严重,患病羊一般会在蹄叉、蹄冠上出现水疱或脓疱,严重的会出现化脓、坏死等症状。

羊患上口疮后,养殖户可以用温盐水把节假的创面泡软,手动除去腐烂的表皮,再用碘伏进行消毒。初期每天用碘甘油涂抹表面2-3次,症状缓解后换成红霉素软膏涂抹,而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羊只,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40-80单位/次/天。

注意,在所有操作前最好消毒并戴橡胶手套,并在处理完羊只过后对场地进行消毒,同时对未感染的羊只涂抹碘伏,以免造成其他羊只感染此病。


羊口疮和口蹄疫区别图(羊口疮和口蹄疫有区别)(1)


羊口蹄疫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蹄部以及乳房的皮肤产生水疱的溃烂,患病后体温会升高到40.5-41.5°。口蹄疫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眼结膜、鼻粘膜、乳头、伤口感染,并可随风散播到50~100公里发病。

如果发现羊患口蹄疫,可在饲料中添加2000g羊全清,食用5-7天情况基本会好转。而预防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1000g羊全清,食用3-5天即可。

日常的饲养中要注意羊舍的消毒、保持干燥通风,及时清理羊舍的粪便,其中有羊只患病要及时隔离处理,以免使更多羊感染。


羊口疮和口蹄疫区别图(羊口疮和口蹄疫有区别)(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