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人择偶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是在现在,有钱、帅气、高学历可能并不是优点,樱花妹子更看重的不是所谓的“高富帅”,而是“三不男”:不暴力,不欠债,不花心。满足以上这3点,即使男性身高只有165厘米,也不影响女性对他们的青睐。
当然了,日本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女性的择偶标准还是“三高男”:高学历,高收入,高身高,这里说的高收入是年收入超过100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60万元,而要知道这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收入;高身高则是180厘米以上,要知道的是,日本男性平均身高也才169.5厘米,所以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三高男”属于妥妥的稀有物,和咱们通常说的高富帅一样是稀缺品。
然而才过了几十年而已,日本女性的择偶标准就从“三高男”变成了“三不男”,这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呢?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本经济一片大好,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时期,而且在这个时候,日本还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中年轻人多,需要赡养的老人数量少,民众会把大量的收入用在消费和储蓄上;城市化的建设还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乡村进入城市,国际环境较好,也有利于出口。
这一切都刺激了日本经济持续腾飞,但也让日本进入了“泡沫期”,房价一涨再涨,甚至1个东京的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当时职员的收入也非常高,而且大学生们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各大企业疯抢,甚至是各大企业在四处求人去工作,如果你去参加面试,不仅企业会报销来回车费,还会送你一些小礼物。
关于面试的问题,更是象征性的,基本上只要你去,就会通过面试。通过面试之后,企业还会带领实习生们去旅游,去高级餐厅吃饭,各大公司还为职员们准备了健身房和游泳池,有些甚至还会送高级西装和名表等。
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也让女性在择偶时挑花了眼,而择偶标准就是“三高男”,高学历,高收入,高身高。后来还加了一条“非长子”,因为长子通常和父母同住,要承担的责任更重,还有孕育后代的压力。
但是三高男毕竟是少数,社会上还有几种男性会成为女性的备胎:
- 车夫男:专门送女孩子出门,把送女孩子出门的机会当作自己接近女神的机会;
- 送礼男:送给女神各种礼物,女生在接受礼物的同时,并不会同意当他的女朋友;
- 买单男:说白了就是女孩子出门逛街,男人买单。
为啥要选择三高男呢?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更流行全职主妇,毕竟家里一个人赚钱就可以养活全家,而且经济形式又一片大好,身边充满了各种暴富神话,所以女孩子在择偶时,也更看重经济基础。
但是三高男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碎,而被日本女性所抛弃,随之而被女性青睐的则是“三低男”。
所谓的三低男,就是:
- 低姿态:以女性优先,不能大男子主义;
- 低风险:从事的职业风险低,有份正当又安定的工作;
- 低束缚:不约束女方,个人生活与家务也不依赖妻子,共同抚育孩子等。
从三低男的标准可以看出,日本女性在择偶时,学历,收入和身高都不再是必选项,更看重男性的态度。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主要是社会环境变了。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之后,职员不再是终身雇佣制,工资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种福利还在缩减,男性在收入方面锐减。
可另一方面,因为日本社会普遍重男轻女,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在泡沫时代时这当然没问题,因为女性是把全职太太当作一份职业在做。可是泡沫经济破裂之后,再加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也走向职场,并且能够凭借工作养活自己,不再依赖男性。
然而当时的日本女性地位仍旧较低,在职场上男性不做的工作,全部要交给女性打理;回家之后丈夫也不参与工作,妻子又要兼顾家庭,女性要承担的任务反倒是更重。
所以“三高男”变得不再欢迎,反而是那些愿意和妻子分摊家务,愿意以女性优先的男性更受女性青睐。
和“三低男”相竞争的是“三优男”,也就是会帮忙做饭带娃,不出轨,又懂得节俭。性格相符,语言幽默,也就是相比于物质而言,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也愿意参与家务。
“三低男”和“三优男”之后,“三不男”又开始强势崛起,所谓的三不男:不打人,不欠债,不出轨。与之相比的收入,身高和学历等更是不受女性重视。
为啥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人们发现,相比于找个丈夫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和阶级风险太大,还不如找个风险低的男人,也就是不适用暴力,不欠债,也不出轨。
在择偶时,无论是男性的经济情况,还是自身情况都不重要,哪怕对方身高只有165厘米,只要不打人,不欠债,不出轨,都是日本女性考虑的择偶对象。
从“三高男”到“三不男”,日本女性在择偶时标准一降再降,这除了和日本女性地位提高,能够普遍赚钱养活自己之外,还和日本的经济持续低迷有关,让女性从过去的想要靠结婚逆天改命,到现如今想要维持现有的生活标准。#创作挑战赛##日本##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