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1(——2022.9.7 L),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文化走廊翻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化走廊翻译(翻译河西走廊)

文化走廊翻译

使者-1

(——2022.9.7 L)

那是一个风轻云淡的日子,距离汉帝国首都长安西北120公里之外的甘泉宫里,气氛不同寻常,一个使团即将出征。朝廷侍从官张骞郑重地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他将率领使团踏上出使西域的行程。这一年他们都很年轻,刘彻19岁,张骞27岁。对于距今2100年前的这个帝国来说。西域无疑是个风险重重又另人向往的地方,张骞一定知道,西去的路上必定充满艰辛和不测,但他无法知道的是,当他转身的那一刻,他的这次出行就将注定被载入史册,而河西走廊也将从此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在今天的中国版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省级行政区划——甘肃省。它是中国西部的一个省份,形状犹如一只“如意”。它的中段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这条通道东西长约12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南侧是祁连山脉,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于是被人们称作河西走廊,它的形成源于数亿年前的一次地壳剧变,欧亚板块因为印度次大陆板块的撞击而缓慢隆起,形成地球上最高,也是最庞大的地质构造体系——青藏高原。

与此同时,一条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弧形山脉被顶推隆起,这,就是祁连山。在祁连山脉的北麓,自然形成了这条咽喉般的狭长走廊。谈南北沟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东西连接着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的隆起切断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使西北地区形成了大片的戈壁荒漠。但幸运的是,在来自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下,丰沛的山区降雨,使祁连山成为深入西北的一座湿岛。祁连山脉覆盖的积雪和史前冰川融化。形成了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河水奔涌而下,源源不断流进了河西走廊。在黑河的东西两侧是石羊河和疏勒河。这三大水系滋养了片片绿洲,成为孕育生命的摇篮。这个星球上除了海洋以外,几乎所有的地形地貌都在这条走廊上呈现。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后来,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注定要从这里穿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河西走廊关乎一个国家政治经略、经贸促进文化交融的宏图大梦。对于生活在中原的人们,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为辽阔的西部,是他们不变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开端,源于2000年前一个帝国的开拓。

公元前141年,作为汉帝国创始人刘邦的重孙、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年仅16岁的刘彻登上皇位。此时,汉帝国已经运行了64个年头。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铲除了异姓王平定的刘姓诸王叛乱,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经济上休养生息,国富民强、充满活力。但是,军事和外交的羸弱,却让这个国家被北方的匈奴王朝袭扰和压制了几十年。年轻的刘彻自登基的那一天起,就踌躇满志地开始谋划如何经营自己的国家。此时,他的国家向东是大海,西南方向是犹如天然屏障般的青藏高原,向北和向西都是强大的匈奴势力。匈奴始终是东亚大陆诸国的噩梦,他们曾经是亚洲大陆上最强大、幅员最辽阔的游牧部落,成为横亘在东西方之间的可怕力量。这是一个由众多游牧民族逐渐演变、融合而成的部族,发祥地在今天的内蒙古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从先秦时代开始,他们一批批地从蒙古高原冲出去,无所顾忌的劫掠安定富庶的农耕国家。

秦末汉初之时,趁着中原形势混乱之际,匈奴杰出的军事统帅冒顿单于杀父自立,驱逐东胡、月氏等邻族,一同大漠,建立起庞大的匈奴王朝。也正是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匈奴王朝勾勒出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可以控制的地域,东起辽东,横跨蒙古草原,西与羌、氐相接,北达贝加尔湖,南抵河套,及今山西、陕西北部。这个王朝雄踞在高原大漠之上,俯瞰着东亚腹地,他们冰封难治,成为汉帝国最强悍的敌人。

公元前201年,一支匈奴骑兵突然包围了马邑城,随后又南扰太原。刚刚统一全国的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军营救,不想却被困在冰天雪地的白登山七天七夜。虽然军中猛将谋士如云,“马上天子”久经沙场却险些全军覆没。白登之围是和汉匈正式交锋的第一战,竟如此惨败的结局而告终,这是汉高祖刘邦始料不及的。一统天下的豪情,化作英雄迟暮的伤感。

为了休养生息,刘邦只能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同时,每年还要源源不断的送给匈奴大批生活物资。但是,匈奴带给汉帝国的威胁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无奈的屈辱已经延续了五代皇帝,年轻的刘彻决心改变这一切。就在汉武帝刘彻登基不久,一名匈奴军官被汉帝国边境部队俘获。通过对这名军官的审讯,刘彻得到这么一条情报,当时河西走廊形势混乱,被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所控制,其中比较大的是月氏和乌孙部落。月氏部落赶走了乌孙人,而匈奴单于进入河西走廊后,又杀死了月氏的领袖,甚至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新的月氏王渴望报匈奴的杀父之仇,但却力不从心。于是,月氏只好向西迁徙。刘彻觉得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假如能联合西域的月氏,形成东西方向的联合夹击,必定可以打败匈奴。遗憾的是,在年轻的汉武帝麾下,几乎所有谋臣武士对遥远的西方世界一无所知。但他们知道,向西渡过黄河之后,有一条河西走廊可以通往西域。一个解除来自北方匈奴威胁的战略构想被提上汉帝国的日程表。

汉武帝决定,公开招募愿意冒险出使的人穿过河西走廊,前往西域去寻找月氏部落,说服他们和汉帝国东西夹击,赶走匈奴。但是,作为此时中原通往西域的唯一交通要道河西走廊控制在匈奴王朝右贤王部的浑邪王与休屠王手中。而且,月氏西迁后的下落也无人知晓。更令人担忧的是,也许出使的人还没有走到西域,就会被匈奴人杀掉。但还是有勇敢者站了出来,他就是27岁的陕西城固人张骞。张骞是汉武帝首创察举制之后被推举出来的孝廉,并且刚刚成为帝国宫廷中的侍从官,也就是汉武帝的宫廷侍卫,朝廷行政事务见习官。张骞觉得出使西域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也是一件对中原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汉武帝非常高兴,他不仅亲自为张骞挑选了勇士随行,还让一个归顺的匈奴人堂邑父给张骞做向导和翻译。临行前,汉武帝刘彻在甘泉宫隆重接见的张骞,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担当这样的重任,汉武帝有气量没把握。

祁连山脉中段有一条长约28公里,贯通南北的大峡谷——扁都口。今天,扁都口仍然是由青海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两侧山势陡峭,奇峰耸立,发源于祁连山脉黑河水系的大大小小二十多条河流沿峡谷蜿蜒而下,远近的牧民再次放牧,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他们中很少有人知道,2000年前,张骞和他的使团渡过黄河后,就是由这里进入河西走廊的。当张骞使团走出了扁都口的葱郁山林,来到河西走廊的茫茫戈壁之中时,他们距离帝都长安已经1000公里了。对于长期生活在富庶汉中平原上的张骞和他的使团来说,尽管对于穿越这条通道的艰苦与险恶,有着充足的心理准备,但随着日渐深入河西走廊,他们还是感到了自然环境的压力。戈壁坚硬,黄沙漫漫,阳光炽烈如火一般燃烧,走上很远才能看见一片绿洲和稀疏的人烟,然后又是荒漠、戈壁,劲吹的风沙铺天盖地,危险无处不在。要找到月氏部落,就只能冒险穿过匈奴人严密控制的这条通道,而强大的匈奴王朝与中原王朝的对立已经持续了几百年,若是不幸撞倒匈奴士兵,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平静的午后,在炎热的戈壁滩上,伴随着呼啸声,剽悍的匈奴骑兵冲到了眼前。没有任何悬念,张骞和他的使团被俘虏了。在被押解的漫漫路途中,他们惊恐交加、饥渴难耐,体力严重透支,不断有人倒下。他们被押送到匈奴王庭,即今天的呼和浩特附近,去见当时的匈奴军臣单于。军臣单于得知张骞使团打算前往月氏部落之后,阴沉着脸对张骞说,月氏在我们的北面,你们汉人怎么可以擅自我们领土上过去呢?要是我们穿过你们国家去南方的越国,你们会同意吗?张骞自知理亏,无话可说。毫无疑问,等待他们的结局必定凶多吉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