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双胞胎,看上去极其相似,实则不然。写法无差别,所不同的是位置关系,读音的变化,词性不同,效果迥异!

"职称"就是某一行业领域的名称而已,代表着从业者所达到的一种能力,是得到了某个权威部门所认可而确立的荣誉和地位,同时也突显获此珠荣之人所做贡献的最好体现。"称职"却是被圈子内的人所认可,并享有同行及业内人士敬佩赞誉的溢美之言,是确实令同行佩服,有一定的实力的展现,但未必能具有高级"职称"之名份。

自从有了"职称",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好像被冠以精美的光环,成了众多某些领域的从业者们追逐的香饽饽,为什么,就是因为它一度关系着从业者们生活的改善,关系着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关系着能否有一个稳健的家庭,关系着以后这个家庭的走问,再以后"职称"就更显示出功能的强大,收入的多少全凭"职称",其它领域望尘莫及,相同领领域同一单位的,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无不唯职称而敬业,无不唯职称而重教,无不唯职称而爱生。在前些年,透明度不高,对职称获得的认知度也不高,往往也不会引起一般人的重视,相反,那些嗅觉灵敏的人很早就对"职称"重视起来,有条件有人脉的,即使一天都不用上班,坐在家里,各级各类证件证书荣誉雪片一样,自然,晋升职称如履平地,很快就晋到了高级职称躺平了,也有一部分人,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辛勤工作,整天累死累活,他们只知道低头拉车,却从不知道抬头看路,每年年底成绩突出,但荣誉证书少之又少,甚至一个也轮不到,当然也就与晋升无缘了,眼看着别人躺着晒太阳,领着不菲的工资,自己只有羡慕的份,还不忘自我调侃:"自己在单位多干几年,退了休,多活几年,就赚了。"这简直就是自欺欺人。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政策制度越来越透明,这方面的种种不足也在逐步得到改善。

"职称"确实让体制内的一大部分精明之人"获得感"有了很大提升,但真正"称职"的人确不尽人意,他们确实搭乘上"快客",早早地晋上高级职称,可他们对单位对社会的贡献平平,可以这样说,他们拥有这样高级的职称,拿着如此高的工资,与他们的能力是不匹配的,也就是说是不"称职"的,而那些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称职"之人却无缘职称,他们只知道讲奉献,从来与世无争,上班从不迟到,也从没有给领导提过任何要求,他们也从不会阿谀逢迎,迎来送往,其实他们才是单位里的中坚力量,骨干分子,无疑他们才是最"称职"的,可是又有谁为他们去着想?又有哪些人会去替他们去着想?他们就是一批实干,拼搏,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在很多单位都流传这样一句不成文的话,叫"鞭打快牛",你越是踏实勤奋,越是给你布置更多的任务,越是让你有干不完的活,所谓"能者多劳"吗!你工作能力强,你不干谁干?这就是所谓的道德绑架,最可气的是轮到荣誉的时候,也就找不到你了,如果你去找领导理论,他就会说:"你看咱单位老王,一二三四五六七,条条框框都符合要求,你还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抓紧拍屁股走人吧,小心给你"小鞋"穿。

这是以前,现在不同了,"能者上,庸者下",所以呢,有能力,你就尽情施展,有才华,千万别埋没,再没有谁能

阻挡你前进的脚步,"是金子就让你随时发光",只要能力强,进步快,在体制内很快就会出人头地,只要你能带领团队推陈出新,让你所从事的事业蒸蒸日上,你获得大家的认可,你就是"称职"的,并且你就能乘着改革的东风晋升高一级"职称"。这才是名符其实的"称职"之人所应该获得的殊荣——"职称"。

什么才是职称(论职称和)(1)

什么才是职称(论职称和)(2)

什么才是职称(论职称和)(3)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