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位名叫刘雪华的年轻女孩将自己的黑人男友从深圳带回了自己的河南老家。女孩的父亲看见这名男子衣着随便,皮肤黝黑,甚至连一句中国话都还说不利索,对这场恋爱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刘雪华的母亲对她是了解的,担心女儿会跟着这个外国人远走高飞,更是泪眼婆娑,好言相劝。
不料通过往日的相处,刘雪华与这位黑人男友情比金坚,非他不嫁。面对父母的劝阻,她始终无动于衷。无奈之下,刘雪华的父母只好感叹:“我这个女儿算是白养了!”
又经过六年的爱情长跑,2008年,刘雪华与黑人男友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结为夫妻。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刘雪华和父母才得知,原来这位黑人男友竟然是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马克·奥巴马。
至于为何在这六年的时间里,马克始终不肯向女友透露自己与奥巴马的关系呢?这还要从马克的父亲巴拉克说起了。
比奥巴马还悲惨的童年
马克的父亲巴拉克是一个典型的情场浪子。在他46年的人生中,总共拥有四段婚姻,公布出来的孩子就有8个,更不要说那些拈花惹草时留下的私生子了。
但无论在哪一段婚姻中,巴拉克带给妻子和孩子的只有谎言与痛苦。
1960年,24岁的巴拉克凭借着优异的数理成绩获得了政府的赞助,从肯尼亚一个贫穷的村落来到美国夏威夷留学,成为了夏威夷大学的第一个黑人学生。受到父亲的影响,巴拉克从骨子里就很花心,留学期间时常流连于各个夜店乐不思蜀。
他靠着黑人独特的魅力与天赋般的舞蹈,吸引了不少女孩的青睐。其中,就包括了奥巴马总统的母亲安·邓纳姆。
说到邓姆纳,可谓是一个真正的白富美。邓姆纳的母亲玛德琳出身高贵,工作能力强,是夏威夷银行第一位女性副总裁。而她的父亲斯坦利更是名校毕业,商界奇才。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邓姆纳却心思单纯,不谙人事。一旦遇到在情场里如鱼得水的巴拉克,也只有被拿捏的份了。
邓姆纳与巴拉克相识那年,刚好18岁。两人皆是夏威夷大学的学生,在同一个学校里难免就有接触。巴拉克虽然是一个来自肯尼亚乡下的黑人穷小子,但他在学业上绝顶聪明,说起话来风趣幽默,深深吸引了邓姆纳。
后来巴拉克竟然主动表示想和邓纳姆谈恋爱,这让邓姆纳怎能不动心?
确定关系后,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短短几个月的交往后,邓姆纳就将巴拉克带到父母跟前,说是要和他结婚。
对这桩太不靠谱的婚事,邓姆纳的父母当然持反对意见。但奈何此时的邓姆纳的肚子里已经怀了巴拉克的孩子,也就是奥巴马。
面对父母的苦口婆心,邓姆纳根本听不进去,后来甚至直接从夏威夷大学休学,并与家里断绝了来往。
婚后,这个可怜的女人以为自己即将迎来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殊不知巴拉克却已经将这对母子排除在自己人生的计划之外了。邓姆纳怀孕的那段时期,巴拉克正在处理从肯尼亚移民至美国的事宜。
知道妻子打算把孩子生下的那一刻,巴拉克只是很无所谓地说:
“休学生孩子都是你选的,和我有什么关系?你别妨碍我,我已经考上哈佛了,要去念书了。”
面对丈夫的不屑一顾,不忍心打掉孩子的邓姆纳只好被迫决定,孩子生下来自己抚养。就这样,1961年,侯赛因·奥巴马出生了。
不过,远在哈佛大学的巴拉克才不在乎呢。因为他在这座新的城市已经迎来了新的恋情。而这次,他的猎物就是马克的母亲露丝。
而露丝是一个和邓纳姆一样的傻姑娘。
在与巴拉克确定关系后,这个美丽的白人女孩便不顾全家的反对嫁给了巴拉克,并且还跟着巴拉克回到了他的老家肯尼亚并结了婚。1965年,马克出生。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这却是她噩梦的开始。
回到肯尼亚后,巴拉克想凭借着自己的留美背景,在政治上大展拳脚。但因为他做事执拗,言语犀利,在政坛上栽了好多跟头。
郁郁不得志的巴拉克染上了酗酒的毛病,每次他一喝醉就在妻儿身上发泄。可以说,马克的童年都是在父亲的殴打和母亲的眼泪中度过的。
除了要忍受残暴的父亲,作为黑人和白人生的混血儿,在学校里马克还得遭遇其他孩童的种族歧视。每当同学们用看待怪物的眼光称呼他为“小杂种”的时候,马克总是想要是自己不姓“奥巴马”就好了。同时,他的脑海里疯狂萦绕着四个字,那就是逃离故乡。而马克想到的唯一逃离故乡的办法就是努力读书。
1973年,母亲露丝终于无法忍受这段不幸的婚姻,与巴拉克提出了离婚;1982年,父亲巴拉克另寻新欢,与第四任老婆洁儿结为夫妻。
1984年,马克终于如愿以偿,一拿下布朗大学的物理学及数学学士学位,以及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学位,成功达成了逃离故乡的心愿,来到了美国。
马克本以为来到了天堂,却不知其实自己掉进了另一个地狱。
大学毕业以后,马克在事业上还算一路顺风,先后入职北电网络,朗讯等公司,在通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马克似乎在美国找到了新的人生,1993年,奥巴马的突然来访却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人生。
此时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法学教授的奥巴马,一直以来都有个心愿,那就是寻找自己在肯尼亚的根。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自己还有个叫做马克的兄弟,正在美国工作。为了收集生父的资料,奥巴马主动找上了门。
这也是两人第一次正式见面,但这次谈话的氛围却并不愉快。
作为在巴拉克家暴阴影下长大的孩子,马克对于父亲的印象只有残暴和酗酒。所以,当奥巴马问到父亲的问题时,马克并不想去回应。于是,两人的首次会面草草结束。
1998年,奥巴马正式进入美国政坛,先后当选伊利诺伊州州的参议员以及联邦参议员。
看着哥哥在仕途上的得意,此时还只是朗讯一名普通员工的马克,并没有太多想法。毕竟他们的生活在成年之前也没什么交集。兄弟这两个字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的称谓罢了。
但谁也没想到,2001年的911事件,竟然彻底改变了马克的一生。
天天来喝茶,因为爱上你了
9月11日那一天,2977个平民在恐怖袭击中死去,原本热闹繁华的纽约与华盛顿陷入了无尽的恐慌。无数大公司纷纷裁员,黑人首当其冲,马克无疑正是被裁掉的人之一。
在危机中丢掉饭碗后,马克开始寻找新的工作,但每次面试无一例外都被刷下来,原因只有一个,他是黑人。
当时的马克没有收入,走投无路,白天去找工作,晚上灰头土脸地回来,像一个乞丐一样。
过了将近3个月的“流浪生活”后,马克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这消息,正是这个消息,将他的人生轨迹扭转到了正途上。
当时报纸上刊登一则招聘外交的信息,而地点在中国深圳。马克决定试一试。
至于马克为什么会选择深圳呢?马克表示,从一个只有一些村庄、海鸟以及潮湿的海滩的地方变成一座繁华的大城市,深圳是一座建于梦想的城市。或许在哪里,他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梦想。
当然这只是马克在记者面前说的话,而真正的原因还是马克当时走投无路了,深圳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2002年,马克卖掉了在美国的房产和车,加入了一个由9人组成的美国教师项目,来到中国深圳教授英语。
和哥哥奥巴马不同的是,马克对文化的兴趣大于政治。来到中国后他自知中文水平并不高,天生好学的他刻苦补习汉语。就在这时,一个叫做刘雪华的女孩闯入了他的生命。
一天,马克正在一家茶馆喝茶。作为茶馆的服务员,刘雪华看见这位黑皮肤的男子用一口蹩脚的汉语阅读着书本上的文章,忍俊不禁。
于是,她热心地走上前去,纠正他的语病。马克对这个热心肠的女孩也很感激,便问了她的名字。女孩开玩笑地告诉他:“我叫刘雪华,以后可要记住了!”
马克看着这个美丽的女子点头允诺。后来,马克三天两头就来一趟咖啡馆请教汉语。当然学习汉语倒是真的,但最主要的目的,明眼人也都明白。
正是在刘雪华的帮助下,马克的汉语突飞猛进,顺利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七级。与此同时,在两人的日常交往中,马克和这位中国姑娘的感情不断升温,并顺利结为情侣。
刘雪华是个十分知性的中国女子。她喜欢穿旗袍,热爱中国的古典文学。在女友的熏陶下,马克也开始接触中国的书法与古诗词。并迷恋上了书画和传统文化。就这样,马克与刘雪华的感情不断升温。
但是有些问题,并不是两情相悦就能解决的。
这对情侣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差异了,例如国家,种族与文化。这些差异后来让刘雪华的父母始终无法接受这个外来女婿。尽管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经过彼此的相处,刘雪华早已认定这个人了。并且马克还向她承诺,以后将留在中国,与她一齐把这个小家经营好。
2008年,在不被亲朋好友祝福下,刘雪华和马克结为夫妻。也正是在那一年,马克的哥哥成功当选美国总统。
此时忙于政务的奥巴马,在得知马克结婚的消息后无法到场祝福,便只能发了封电子邮件表示祝贺。
而正是这封邮件,让刘雪华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弟弟。
其实在二人结婚前,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消息就传的沸沸扬扬。刘雪华还和马克开玩笑,你也姓奥巴马,看来这个未来的美国总统是你亲戚呀。
但每次听到类似的话,马克也没有多说什么。刘雪华也只当开玩笑,并不认为男朋友真的和奥巴马有什么关系。
直到那封邮件,让刘雪华彻底傻了眼,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当年走投无路快饿死街头的丈夫,竟然有这么大的背景。
而奥巴马上任后,他复杂的家庭背景成为了美国媒体津津乐道的谈资。作为奥巴马的弟弟,身居深圳的马克自然也被推上风口浪尖。很多媒体向他发出采访邀请,想让他对奥巴马担任总统发表看法。
面对媒体的不断追问,马克只是淡淡地说:“我和他见面的次数总共才两三次而已。”而在大洋彼岸的奥巴马为了避免给马克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也在媒体面前表示:“我对他不太了解。”
2009年11月,奥巴马开启了首次访华之旅。在这期间,奥巴马正式与这对新婚夫妇见面,并对他们的婚姻送上了祝福。回到美国后,奥巴马还特意向马克发送电子邮件,表示这位中国弟媳是一位非常可爱的女人。
奥巴马在种族主义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感染了马克。如今的他,也早已和“奥巴马”这个曾令他弃如敝履的父姓和解了。
马克表示:
是我的哥哥奥巴马让我觉得,“马克·奥巴马·狄善九”这个名字也挺不错的。
美国听好了,我告诉你我为啥来中国
现如今,马克在深圳扎根了20年,他也履行了当年对刘雪华的承诺,没有离开中国。
在这20年间,他成立了一家名为“world nexus”的国家咨询公司,帮助中美两国公司之间的来往沟通;出版了一部半自传性质的书籍《从内罗毕到深圳》,将他这段跨文化的经历诉说给每一个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人。
而最让他自豪的,莫过于在慈善事业中所做出的努力。
2002年,马克刚来到深圳,就去拜访了当地的一所孤儿院。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小婴儿。每当他用手指触摸那个小孩的手指,小孩总会用那双明亮的眼睛望着他,紧紧抓住他的手指不肯放开。
马克突然明白,或许那个小孩并没有在想他是美国人、黄种人还是白种人,他想要的只是关爱。而就在那一刻开始,马克坚定了留在中国的信念,留在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国家。
后来,马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钢琴演出,并将募捐到的数以万计善款捐赠给残疾儿童和四川地震的受害者。
2014年7月,马克去北京拜访了一个叫做天使妈妈的机构。那是一家致力于帮助患上慢性永久性疾病的孩子们筹集治疗经费的非政府组织机构。
在这里,马克认识了一个叫做钱宝慧的女孩。这个女孩只有3岁,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为没有合适的治疗手段,女孩的病迟迟无法得到治疗。马克便在微博以及社交软件上发布了女孩的信息,希望能得到外界的帮助。同时他还向美国的朋友救助,让他们帮忙介绍美国的医生。马克表示,我们都有自己的孩子,或许我们应该去帮这个孩子做些什么。
2014年,马克在接受凤凰周刊说:
“我出生于肯尼亚,在美国迷失了自我,却在中国获得了重生。当我来到中国,这里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家的感觉。中国教会我进一步认识到家的重要性,让我重新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根。”
马克的故事不禁让人想起苏轼的那句诗:“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世界如此辽阔,哪里才算是故乡呢?心安的地方,便是故乡吧。马克无比庆幸的是,在中国深圳,他找到了自己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