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好少年就是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好少年是孩子们身边的榜样。6月1日上午,“童”在阳光下 花开满暨阳——第二届“新时代好少年”发布暨庆祝“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在城中实验小学(迎阳路校区)举行。市领导王进健、徐冬青、郁秋皓、叶韩清参加活动。

年少患有自闭症的运动员(先天失聪仍志向鸿鹄)(1)

活动当天江阴市第二届“新时代好少年”公布,他们以青春昂扬的姿态努力奔跑展示着当代少年应有的拼搏姿态!

年少患有自闭症的运动员(先天失聪仍志向鸿鹄)(2)

十位江阴市第二届“新时代好少年标兵”

江阴市特殊教育中心校

邢可轩

年少患有自闭症的运动员(先天失聪仍志向鸿鹄)(3)

邢可轩,2009年9月生,女,就读于江阴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听障部四年级。她双耳先天性耳聋,但依旧乐观向上、成绩优异。5岁右耳植入人工耳蜗后,她每天要进行上百次的发音练习、辨音练习,但她从未放弃。她的看图写话曾在无锡市《二泉报》刊登,参加无锡市残疾人运动会,收获“一金二银”的好成绩。邢可轩还是学校的“文明之星”,经常在学校中帮助腿脚不便、坐轮椅的同学,从邢可轩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新时代少年的身残志坚、自强不息。

热爱学习的上进少年

邢可轩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课堂上她的眼睛始终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生怕自己错过一个知识点。每一门课她都做到了课前预习,特别是语文,她都会提前把不会的词语标上拼音,然后反复练习发音,直到满意为止;不懂不理解的词语需要手语辅助,她总是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把手语动作默默记在心里,下课后还在反复练习巩固。她的作业堪称样板,每个字都工工整整,语文数学作业本上都是老师奖励的五角星,成绩优异的她年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她非常喜欢看课外书。每周一次的借书活动,她都很珍惜。她的语言基础差,词汇量也不丰富,但通过阅读,她也能写出很优美的语句。她的看图写话还曾刊登在无锡市的《二泉报》和学校的《作文报》上。

年少患有自闭症的运动员(先天失聪仍志向鸿鹄)(4)

尊老爱幼的爱心少年

邢可轩是学校的“文明之星”。她尊敬师长,见到老师、同学都会主动打招呼。班上腿脚不便的、坐着轮椅的同学,邢可轩总会给予帮助,推着同学去厕所、操场。小丫头还特别懂事,上下学路上从不让奶奶帮自己背书包,公交车上有座位总是留给奶奶坐。晚上到家后她还会帮奶奶收拾桌子和洗碗。节假日,她经常跟着奶奶去菜地里,帮奶奶拎篮子拔草,农活干得有模有样。

多才多艺的榜样少年

成绩优异的邢可轩还多才多艺。她会弹古筝、玩魔方;她是学校的“飞毛腿”,200米、400米比高年级的姐姐都跑得快。三年级时,她参加无锡市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了一金二银的好成绩;她的画也十分出色,在学校“特别的画给特别的你”抗疫绘画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她还是学校的舞蹈队的成员,每次训练她都十分刻苦,下腰踢腿旋转从不喊累,学校的文艺汇演,她总是C位亮相。在去年学校的联合中队活动中,她不但参演了很多节目,而且还担任主持任务。长长的主持词和第一次登台曾让她紧张焦虑,但内心笃定的她很快就沉下心来,每天利用空余时间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活动中的表现得到了领导、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江阴市西石桥中学

刘俊锡

年少患有自闭症的运动员(先天失聪仍志向鸿鹄)(5)

刘俊锡,男,2007年3月出生,现就读于江阴市西石桥中学初一(1)班。年仅13岁的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刘文清活跃在公益事业最前沿,帮着独臂的父亲拿相机、扛器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亲身残志坚,多年来组建“生命的力量”励志宣讲团,公益宣传百余场,公益拍摄不计其数,2019年8月获评“中国好人”。而从小耳濡目染的刘俊锡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毅然踏上了公益事业的征程,用他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新时代少先队员的责任与使命。

灵感突现,化身街头“暖心大白”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国进入一级响应,江阴市的疫情防控形势也格外严峻。有一天,江阴市璜土镇小湖卡口突然出现了一个高高大大的治愈系卡通人物“大白”,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璜土镇石庄卡口、利港街道西石桥周边都出现宣传戴口罩的“暖心大白”。经了解,是14岁的刘俊锡扮成“大白”,和10岁的弟弟刘俊康手牵手,走街窜巷宣传戴口罩防病毒。

年少患有自闭症的运动员(先天失聪仍志向鸿鹄)(6)

那段时期,刘俊锡的父亲一直在抗疫一线拍摄防疫宣传公益视频,刘俊锡就主动担任父亲的“小助手”,帮独臂的父亲扛相机,做跑腿。当得知还有一些人不配合戴口罩时,刘俊锡就想到穿上显眼可爱的“大白”玩偶服,向大家宣传戴口罩。一连好多天,刘俊锡都默默地穿着不透气的“大白”玩偶服,带上弟弟,手牵手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温暖和信心。这一幕,成为了2020年江阴抗“疫”史册上的暖心一页。视频发出后,抖音、腾讯官方、优酷、我苏网等各平台纷纷转载报道,网友们纷纷点赞。

年少患有自闭症的运动员(先天失聪仍志向鸿鹄)(7)

父子同心,共同攥紧“公益火炬”

刘俊锡的父亲刘文清身残志坚,虽然因疾病失去一条胳膊,但仍旧奋斗不止,组建“生命的力量”宣讲团,先后到中小学校开展义务宣讲百余场,2019年8月荣获“中国好人”的称号。从小就帮父亲“打下手”的刘俊锡,深受父亲“自强自律、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化,和父亲一起投身公益事业。父亲因为独臂的缘故,很多公益拍摄都无法独立完成,刘俊锡就自然成为父亲的“手臂”。父亲去拍摄公益视频,他负责拎相机,调整角度,固定相机;父亲去宣讲奋斗故事,他负责帮父亲准备ppt、找素材、拿电脑,久而久之,他成了父亲公益路上最投机的伙伴,他的很多奇思妙想不断地启发着父亲,父子俩在做公益的路上一起进步和成长。

就是这样一个少年,在他的心中,永远闪耀着爱国、奉献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