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干地支

说到干支纪年,首先要了解“干支”,也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十天干十二地支。

干支纪年对照表 干支纪年历(1)

图片来自百度

天干在古代是一种计序的文字符号,一共10个,分别是“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按照阴阳属性不同又分为阳干阴干

阳干:甲丙午庚壬。 阴干:乙丁己辛癸。

地支则是记录时辰的符号,一共12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阴阳属性不同分为阳支阴支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2、干支纪年法(干支历)

将干支里面的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得到60个干支纪年。将这60个干支排序,60一个循环即为农历中的一个纪年,也是农历中的一甲子

干支纪年对照表 干支纪年历(2)

图片来自百度

干支排序表

干支纪年对照表 干支纪年历(3)

图片来自百度

3、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之间的换算方法

在中国,干支纪年的不间断使用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那么怎么将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呢?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将年份(公元后)除以60,余数减3,得到的数字对照干支排序表,即为该年份对应的干支纪年。

举个例子:2000除以60得33,余20,20减3得17,干支排序表中17位为庚辰,则2000年份对应的是干支纪年里庚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