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为什么下场那么惨(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到底是做什么的)(1)

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机构,大明开国初期,设立拱卫司,洪武二年,改为仪鸾司,洪武十五年,正式变为锦衣卫。洪武年间,曾经废除锦衣卫,永乐定都后,又恢复了锦衣卫。

锦衣卫为什么下场那么惨(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到底是做什么的)(2)

锦衣卫设立最初,主要职权是仪仗,但实际上他还负责皇宫防御、巡察、缉捕等等等。所谓“恩功济禄”,意思就是给功臣的没本事的子女一碗饭吃,但事实上,锦衣卫是很可怕的情报机构。

锦衣卫为什么下场那么惨(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到底是做什么的)(3)

在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等当政期内,大明朝锦衣卫的总数是获得严控的,也即锦衣卫做为一个卫所,定编总数为所5600人,一个千户所1120人,一个百户所112人。一般而言,在锦衣卫中,小旗管十个人,总旗管五个小旗,百户管2个总旗,千户管十个百户。

大明锦衣卫的高级官员有三种衣服:蟒服、飞鱼服跟斗牛服。蟒服是一种皇上钦赐的衣服,穿著时要系玉带。飞鱼服是仅次于蟒袍的一种庄重衣服,高官要有一定等级才容许穿飞鱼服。斗牛服是明代赏赐一品官员的官服,因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为斗牛服。但是大部分锦衣卫当值时并不穿这三种衣服,而是披着华丽盔甲,或者身着色彩鲜艳的衣服

锦衣卫为什么下场那么惨(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到底是做什么的)(4)

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御林军概念性质的佩刀,绣春刀的款式和明朝普遍的腰刀差不多,刀身较一般腰刀简短,且有弧度。“绣春”二字起源来自于自杜甫的《入奏行》“绣衣春当霄汉立,彩服日向庭闱趋。”在诗里,他用秀春描述那时候一位姓窦的御史,深得皇帝的信任,他身穿绣衣为皇帝巡查天下。而锦衣卫本来是皇室仪仗队,之后为皇帝在民间和朝野巡视,那样的状况与杜甫诗句的勾勒很贴近,因而,锦衣卫的佩刀也有着“绣春”那么清秀的名称。

锦衣卫为什么下场那么惨(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到底是做什么的)(5)

锦衣卫除了这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皇权的工作,他们还需要负责“修理街道、疏通沟渠”等社会基础的建设,俗称通下水道,甚至要驯养大象,锦衣卫专门有一个机构叫“驯象所”。因为大象当时是和平的象征,每到重大的典礼,都要将大象拉出去展示一圈,史书中记载道:“凡大朝会,役象甚多,常朝则只用六只。”那么这些大象平时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有专门的人去照料,这项艰巨的任务,自然就落在锦衣卫这些为朝廷卖力的好帮手身上了。

传说有一次明朝的开国重臣宋濂,秉性老实忠厚,年纪虽老,办事却还算得力,让皇帝满意。有一天下朝回家,大概因为总是早起上朝,加上年纪大了,体力有些不支,过于劳累,就顺口赋诗一首:“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遂得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一见宋濂便说:昨天做得好诗!可是我并没有嫌你迟呀,还是改成“忧”吧。吓得宋濂赶忙拜倒谢罪。当朝宰相只不过在自己家中偶尔感叹一下,没想到第二天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可见锦衣卫势力之大。

锦衣卫为什么下场那么惨(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到底是做什么的)(6)

锦衣卫拥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掌管刑狱的地方叫镇抚司,分为南北两个,南镇抚司负责审讯犯人,北镇抚司负责管理牢狱。无论政治罪犯、刑事罪犯,还是民间揭竿而起的造反者,只要认为有必要,锦衣卫都可以出兵抓捕归案。一个不受监管的权利部门,很难保持公正廉明,所以时不时会弄点冤假错案。

锦衣卫为什么下场那么惨(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到底是做什么的)(7)

锦衣卫的辉煌只存在于朱元璋时期,以及朱棣执政时期,那时他们是天子唯一的直辖力量。随着东厂、西厂的成立,宦官则是天子最亲的人,锦衣卫开始走下坡路并沦为附庸。崇祯皇帝去世后,锦衣卫跟随朱明后人去了南明,南明灭亡时锦衣卫也退出了历史的长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