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驾照还能上路开车嘛(没有驾照还能上路开车)(1)

女王与哈里王子与梅根的皇室宝宝合影。图片来自英国驻华使馆。

英国女王一直是媒体关注的对象。最近,女王的一个举动又让她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据英媒5月11日报道,在5月10日即英国温莎马展第三天,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开着一辆路虎去了现场。

女王是老司机了。

不过有趣的是,英国女王是全英国唯一一个不用去考驾照就可以在路上开车的人。因为驾照就是以女王名义发布的,让她再给自己发个驾照有些形式化了。

没有驾照还能上路开车嘛(没有驾照还能上路开车)(2)

资料图。图片来自英国驻华使馆。

一、特权加身的英国女王

作为君主制国家,英国女王在英国还拥有其他一些特权。

比如,女王每年有两个生日。她真正的出生日期是4月21日,但由于伦敦4月气候欠佳,英国给女王又增加了一个官方生日,以六月的某个周日作为生日来庆贺。

按照历史惯例,国王的生日是英国的国庆日。所以,官方生日这天,举国同庆,大家都给女王庆生日,唱国歌“上帝保佑女王,祝她万寿无疆”。

这份过生日的特权,普通民众没有,也羡慕不来。

女王不纳税不违法,这也是女王的特权。不过为了减少英国民众对王室的反感,自1992年以来女王一直自愿坚持交税。

毕竟,女王一度是英国首富,首富不纳税,还享受政府每年1500万英镑的高额援助,这有点说不过去。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女王还有权开除澳大利亚所有政府工作人员。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她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

1975年澳大利亚政府陷入预算危机,其结束方法从法理上看,就是通过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炒”掉了澳大利亚政府的每一个人。

这个特权跟大英帝国的历史有关,帝国结束之后,各个国家跟英国组建了英联邦,很多国家仍奉女王为国王。

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比如,澳大利亚政府政策“建议”和英国政府的“建议”相违背时,女王听谁的?

我们打个比方,英国政府要求女王批评一下某个国家,澳大利亚政府要求女王表扬一下某个国家,女王岂不是左右为难?好在目前英联邦内部还算和气。

在英国,女王拥有起诉豁免权,她无法被捕,简直就是法外之人。

因为所有的起诉都是以君主之名进行的,要让她来起诉自己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而且,女王和别的皇室家庭成员不受信息自由法令的约束,这让皇室成为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地方,也吸引了人们的好奇目光。

没有驾照还能上路开车嘛(没有驾照还能上路开车)(3)

资料图。图片来自英国驻华使馆。

二、“只能点头”的王权

以上特权,让人羡慕。不过,拥有特权,意味着要承担更多义务和责任。

首先,女王和王室中其他成员在大选中都没有选举权。

从选举权的角度看,他们大概是英国人中的“被歧视者”、“被剥夺者”了。

在民众通过造反、革命、抗议等方式争得了普选权之后的英国,曾经的最有权力者,却没有获得最基本的选举权,不知道往昔的君主们看到后辈的境况作何感想。

除了被剥夺了选举权,女王还得做很多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必须”接受内阁或议会的“建议”。

1881年初,维多利亚女王在出席议会致辞时惊讶地发现,未经自己许可,她的讲稿竟被内阁篡改了。

女王拒绝,双方不欢而散,大臣们出门前对女王说,“君主只能按内阁大臣们的意愿致辞。因为君主的职责是,只能点头,而不能争辩!”

随着维多利亚女王在跟议会的斗争中逐渐落败,此后的英国王室的职责基本就是服从内阁或议会的建议。

女王可以拒绝服从吗?

可以,但那会导致议会解散重新选举,如果民众选举的新议会组建的内阁持前内阁相同的观点,那么王室就非常危险了。

因为这意味着王室与民意为敌。

所以,明智的王权都采取配合的姿态。19世纪英国宪法学权威华尔特·白芝浩特甚至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在上面签字”。

没有驾照还能上路开车嘛(没有驾照还能上路开车)(4)

资料图。图片来自英国驻华使馆。

三、举足轻重的“虚君”

有人把英国女王形容为“政治花瓶”,这只强调了女王的“虚君”地位,而实际上,女王至少目前在英联邦以及英国人的政治生活中仍举足轻重。

伊丽莎白女王在1953年圣诞节那天的广播中向英联邦人民说:“我要向你们表明,王权并不仅仅是我们这个统一体中一个抽象的象征,而且还是存在于你我之间的一种个人的生机勃勃的联系。”

女王对其身份的界定也同样适用于英国国内。

伊丽莎白一世首席国务大臣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说:“人们需要有高远的东西供自己敬仰崇拜,需要在人世间能触摸到。”

在英国,我们可以把王权和王室理解为一种凝聚国民认同的旗帜。

在很多重要场合,部分民众可能不认可某届内阁的政策,甚至可能讨厌某位首相,这时,首相代表国家就缺少足够的号召力。

但是,民众往往接受中立的女王代表国家,由全民接受的非政治色彩的女王出面,则容易聚集民意。

所以,历史上,当强势的维多利亚女王开始接受“统而不治”的现实后,女王在国内的威信反而上升了。

□任孟山(北京学者)

编辑 王言虎 校对 李世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