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指纹(古代是如何使用指纹的)(1)

指纹也叫掌印,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大约150亿分之一,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指纹识别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手机解锁用指纹、电脑登录用指纹、公司考勤记录用指纹、银行保管箱密码也用指纹……其实在古代,指纹也被经常使用,古人会在文书、案卷、房契、地契等契约上签字、画押、按手印,那么什么是签字画押按手印呢?

什么是签字、画押、按手印?

古人的指纹(古代是如何使用指纹的)(2)

签字:在文书、字画、契约上署名或作私记,古时谓之作“押”,今天我们称之为“签名”、“签字”。

画押:签名或押字对目不识丁的人是个难题,于是人们便以画圆圈代替(或“十”代替),这就是“画押”。

按手印:为了防备签字画押被其他人冒充,聪明的古代人利用按手印来确认身份。后来一些有文化的人,当需要签字确认某些文书的时候,也会在签字后再按手印以示正式。至于说辨认则是通过肉眼来区别。

古代最早使用指纹是什么时候?

古代第一个印有指纹的契约文书是1959年新疆米兰古城出土的一份唐代藏文文书(借粟契)。这封契是用长27.5厘米、宽20.5厘米,棕色、较粗的纸写成的,藏文为黑色,落款处按有4个红色指印。其中一个能看到嵴线,可以肯定为指纹。

指纹识别技术是何时出现的?

最早最系统地使用指纹是大宋提刑官宋慈,他写的《洗冤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书,里面就提及指纹的鉴定方法,说明宋慈对人的指纹作过比较详细的研究。 这证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指纹各不相同,是不会自己改变的,是可以证明身份的证据。

看了这些,是不是对指纹使用的历史有了一些了解,也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吧。

新华网辽宁频道综合 图片选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