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这个席位,徐峥已经在上面缺席了三年;就算作为演员,似乎也好久没有在镜头中看到他了。

这两个月开始,徐峥带着三部电影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他为《我不是药神》《幕后玩家》《超时空同居》分别站台,三部影片都来自新导演之手,而徐峥,就是这三部电影的主演和监制。

徐峥现场谈电影(专访徐峥演员导演监制投资人)(1)

三部中最先要上映的《幕后玩家》,似乎在同期大热门《后来的我们》的对比下,份额被大大挤压,但实际上,徐峥本人正是《后来的我们》投资人之一。

加上马上要赴戛纳的贾樟柯新作《江湖儿女》,徐峥在演员表上,排在男一号廖凡的后面。而这部电影,他也是投资方之一。

他在演员的身份上思考着创作的意义,在拓展着喜剧之外的类型尝试,在总结着这一部作品能够为之后的创作积累什么样的经验……同时,徐峥还在扶持着一批新导演,以合作的方式,为他们领路。

2016年上海电影节,李安导演在论坛上关于“慢下来”的一段话在朋友圈刷屏,当天徐峥也在论坛,他在现场说“当电影结束了,我就去游学和上课,想去充电。可是别人的反应是你的工作室怎么不干活,拍不拍电影啊,怎么还不开始写剧本啊。”

这一次,徐峥也说,他和团队积累了很多故事,但是都放在那里,想隔一段时间,再看看有没有拍出来的必要。就在这几天,他宣布“囧”系列第三部会在今年开拍,这和上一部《港囧》的拍摄时间,间隔了三年多。

徐峥现场谈电影(专访徐峥演员导演监制投资人)(2)

在“囧”系列成功之后,徐峥一直被视为精明的电影人,他是懂创作的电影人里最会营销的。《幕后玩家》首映礼上,徐峥开玩笑说“这是五一档,大家看电影可以多选”,也主动说起《后来的我们》与《幕后玩家》同样与自己有关,毫不掩饰在商业上的企图。

但是反过来,擅长营销的徐峥,也一直在尊重市场的同时尊重着创作,不管是谈到眼下这部《幕后玩家》,还是之前那些作品,他最愿意分析的,是剧作的规律,是角色的轨迹。他意图扩张自己的商业电影版图,但却想在对电影创作的思索和试验中,慢慢将其实现。

“我看剧本会回到演员的维度,不考虑它会不会爆”

徐峥说,他做演员以来演过的几十个角色,到今天全都记得住。

但实际上,观众都不一定都能分清楚,这些年,他的角色基本可以用三类概括:囧途男、中产阶级、和很多女性有情感纠缠的中年男人,而看得多了,观众们只觉得,徐峥是个会演戏的喜剧演员。

对他自己,并不在意重复角色在故事中的困境,也不介意作品主题的一致,就好像这几年,他在作品中重复“中年危机男”的形象,但每个角色,都会从不一样的境遇中,完成自己心灵的转变,这种角色的轨迹,是他看重的部分。

《幕后玩家》这部电影,他拿到剧本之后一口气就看完了,导演任鹏远都没有想到,徐峥居然会这么快就决定出演。

徐峥现场谈电影(专访徐峥演员导演监制投资人)(3)

主角钟小年,一个颇有城府的金融业高层,起初做局害了公司的老大,自己上位之后,也遭到神秘人的绑架和控制,更逼着他做出一个个生死攸关的选择。

他接下电影的理由是:“悬疑类型对演员来说,可表演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而且,整个人物在故事里还是完成了救赎,这几个原因加在一起,我觉得可以演。”

如今身兼多职的徐峥在拿到剧本的时候,是“回到了演员的维度”,去考虑表演的空间,去考虑角色是否完整。尽管已经创造了两部爆款,但他并没有在刚刚接触项目的一刻,就去考虑其是不是会大卖。这也许和外界想的不太一样。

今年他回归演员身份,一下子会有四部演出作品亮相,暑期将要上映的《我不是药神》,他说是他演得最好的一部电影。和《幕后玩家》一样的是,那也是一部毫无喜剧元素的作品。

徐峥现场谈电影(专访徐峥演员导演监制投资人)(4)

演员徐峥一直在思索的,还有喜剧类型之外,表演空间的扩展,他没有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喜剧演员,四年前他监制主演的《催眠大师》,或许是在悬疑类型上的第一次试水。

观众都习惯了看徐峥拍喜剧,尤其是与王宝强、黄渤的互动,这次他主演金融犯罪题材悬疑片,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让影片成为爆款的可能,徐峥开玩笑说“这次也很不习惯,因为以前我们才是爆款”,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市场上除了年轻导向的电影,也需要成熟导向的电影”。

显然,他不满足于仅仅在目前,创造出一两个爆款。

“每拍一部电影,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学习”

电影里面,他扮演的钟小年原本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在经历这场幕后操控过后,财产被盗、身败名裂,甚至将自己和妻子推到了死亡边缘。生活中,那些经历过起起伏伏之后被双规、甚至选择自杀的人,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他们在生死诀别的一刻又是什么样的。拍这部电影,徐峥最想探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确定担任这部电影监制之后,徐峥为剧本加入了一些建议,梳理了电影里钟小年和妻子(王丽坤扮演)的情感线,让前半段的悬疑和烧脑部分,在情感线的帮助下,完成人物的忏悔。

徐峥现场谈电影(专访徐峥演员导演监制投资人)(5)

这也是一次容易失衡的处理,一旦情感线太多,就有可能影响被悬疑部分吸引到那一群观众的观影感受;如果情感分量太少,故事就有可能浮在半空没有扎根。徐峥自己承认,电影里的情感线,其实可以与剧情结合得更好:

“如果下次再做,我们会把情感线整个作为剧情,直接放到故事里,而不是仅仅通过对话的形式。所以每拍一部电影,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学习。”

在《港囧》遭遇大量差评之后,徐峥说过“电影就是遗憾的艺术”,这不仅是回应而已,他确实会坐下来分析,自己的作品中,剧作、角色、人物关系之间的规律。之所以这么确定,是因为在采访现场,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

《泰囧》中他与王宝强的搭档成为经典CP,《心花路放》里和黄渤的组合也让人难忘,但是他和女演员搭档的作品,却经常难以让人记住对方的戏份,比如很难记起《催眠大师》里,莫文蔚到底贡献了哪些表演,还有《港囧》中,他和赵薇的互动,也仅有结局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徐峥现场谈电影(专访徐峥演员导演监制投资人)(6)

这个问题,当天徐峥回答得最多最久,也没有一句是所谓的套路,把完整的回答放在下面:

“那我需要检讨,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可能会有这样一个原因,在我跟女演员搭戏的这种剧作里,其实还是以男演员为主体的,女演员更多是配合的一个角色,比如《爱情呼叫转移》和《大男当婚》,一个电影一个电视剧,里面那么多女性角色,女性角色虽然在换,但是贯穿的,大家情感的投入和线索其实是在这个男性身上,这是一个原因。我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去演过一部爱情电影,因为我觉得在爱情电影里面,通常那个女性是女主角,比如像《漂亮女人》、《诺丁山》,比如茱莉亚·罗伯茨所有电影里,你都更加会记住她,因为女性才是真正成长的那个人。

我跟宝强在一起呢,其实我是垫底的那个人,很多人觉得我是喜剧演员,如果仔细去看,会发现其实我是那个垫底的,是那个被动的反应者,对方是一个奇葩,他刺激到我,然后我做出反应,别人在笑话我。这种搭档电影,是真正双主角的,我们在做剧本的时候,都是要给它情感的波折点,这样一分一合,其实跟爱情电影是一样的,可能这是一个原因。”

“新导演更需要我,会帮助他们建立话语权”

4月18日,徐峥生日当天,他合作过的六位青年导演拍摄视频庆祝,他监制的《猪太郎的夏天》导演宋灏霖说“有徐老师在心里有底”;《催眠大师》的陈正道说“他内心尊重新导演”。

徐峥这么形容自己的监制工作“是为片子和一群人服务的人,一个带路人,带着大家一起走”。这部《幕后玩家》,他加入之后,导演任鹏远说“有他做监制,减少了很多沟通成本”。

徐峥现场谈电影(专访徐峥演员导演监制投资人)(7)

徐峥说,他会帮助新导演们建立话语权,要帮新导演们发声。但是他和导演们说的很多的一句话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们做到无怨无悔就可以了。”

据说,他监制的影片从剧本大纲,直到第三稿,都会和编剧组进行讨论,不满意的地方会多次修改,甚至将完成的部分推翻重来。在今年暑假要上映的《我不是药神》拍摄中,徐峥将影片原型陆勇请到剧组,以便反复沟通角色特点。

他说“监制有监制的困境,有监制的难处,但也有监制的成就感”。不知道徐峥的未来,会不会和他的好友宁浩一样,签约多位新导演,成为国内电影新力量的扶持者。

他曾合作过的《夜·店》导演杨庆这样说“他对电影的追求梦想不止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