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明星在冬季的夜晚参加真人秀节目的录制时,突发心源性猝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发病呢?我们今天尝试说一说。

心源性猝死的5个前兆(究竟什么时候容易发生)(1)

心源性猝死(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中医对于心源性猝死的认识,主要在于人体两个脏腑的功能失控所致,其中一个是心,另一个就是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是这两个脏腑的功能常态,而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就是脏腑功能的异常状态。这种异常状态的出现,不是完全随机、毫无规律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什么规律呢?就是中医时间规律。有人说,中医是一门时间医学,这话是有道理的。中医学非常强调时间与疾病发生发展、时间与药物性效表达的关系。而且,这种时间是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一天有一天的规律、一个月有一个月的规律、一年有一年的规律、六十年有六十年的规律……为了尽可能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从前3个尺度来讨论。

第一个时间尺度,一天的规律。

从中医理论看,一天当中,哪个时间段容易出现猝死呢?这还是要回到心、肾两个脏腑,其中,心属火,肾属水。想想前段时间的《长安十二时辰》,我们就发现,十二时辰的五行属性中,巳时和午时(9时---13时)属火,子时和亥时(21时---次日1时)属水。所以,从“天人相应”的角度看,这两个时间段,如果有过度损耗或外因诱导的情况,则容易出现心肾功能的异常状态,极端情况下,可能就会出现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5个前兆(究竟什么时候容易发生)(2)

十二时辰与天干地支(图片来源于网络)

理论推导结束,我们找了一张一天内心源性猝死的时间分布图,大家自己看看吧。其实,图中第一次高峰与9时---13时的时间段还是比较吻合的,但是晚上的分布规律不明朗。这有可能是因为心火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更直接,或者也可能是因为,即使都是心源性猝死,但白天倒下走了的,和晚上睡着走了的,从发现的及时性还是病因探查上都会不同。但是无论怎样,到了晚上,猝死发生率不是趋于低缓,而是继续蹦蹦跳跳的复杂起来,这就值得我们在晚上警惕


心源性猝死的5个前兆(究竟什么时候容易发生)(3)

一天内猝死的发病规律(图片摘取自科学公园公众号,在此致谢)


第二个时间尺度,一年的规律。

同理,将一年的时间尺度进行划分,我们发现每年的4月初---6月中旬属于火,而每年的11月初到次年1月底属于水,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如果出现过度极端损耗或外因极端诱导的情况,则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同样,我们看看现有的证据给出的心源性猝死的年度分布图,结果显示,有相符,有不符。不过国内的2个类似研究似乎给出了相符的结论。

心源性猝死的5个前兆(究竟什么时候容易发生)(4)

一年内猝死的发病规律(图片摘取自科学公园公众号)


心源性猝死的5个前兆(究竟什么时候容易发生)(5)

一年内猝死的发病规律,中国人群研究(图片摘取自文献1)


心源性猝死的5个前兆(究竟什么时候容易发生)(6)

一年内猝死的发病规律,中国人群研究(图片摘取自文献2)

再看看几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似乎也围绕着上述两个时间段。

心源性猝死的5个前兆(究竟什么时候容易发生)(7)

猝死时间接近上述规律(图片摘取自知识分子公众号)

心源性猝死的5个前兆(究竟什么时候容易发生)(8)

猝死时间接近上述规律(图片摘取自知识分子公众号)


第三个尺度,不同年的规律。

中医理论认为,不同年份的五运六气不同,气候物候就会不同,老百姓得病也会不同。今年为什么容易出现山火?其实与己亥年的五运六气有密切相关性。己亥年,土运不足,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气候特点是“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所以,今年容易出现山火和着火,同时气候寒热往复。也正是因为这种运气学特点,使得胸痛(心痛)反复出现在疾病提示中。例如,

目前已经过了公历11月23日,从六气角度看,已经进入终之气,即太阳寒水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的阶段,看一看,又是水和火。所以,目前这个阶段,如果过度极端损耗或外因极端诱导,真的是比其他时候,似乎更容易出现心绞痛发作和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5个前兆(究竟什么时候容易发生)(9)

黄帝内经与五运六气(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我们要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辨证统一,在人群视角和个人视角看问题,结果是不一样的。不过,讲完这些时间线索,你就会发现,在2019年11月份这个冬季的夜晚进行高强度极限运动,真的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小金药师说药事】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参考文献:

  1. 吴秋萍. 中国南方人群青壮年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基因筛查[D].中山大学,2016.
  2. 李明,黄京璐,王小广,盖连磊,盛立会,王怀勇,权力,成建定,陈忆九,刘超,罗斌.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30(01):6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