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人说伴随着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众多主要以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的全力崛起,未来新能源大有取代石油能源的趋势。然而在储能技术还未能全面突破之时,下这种结论还为时尚早。石油能源所具备的特有优势决定了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依然会处于全球能源领域的霸主地位。而对于石油能源来说,它的发展是开创人类历史的事件,充满着无数的传奇故事和商业智慧。让我们一起关注【石油故事】系列。


上接《石油故事16:盎格鲁——波斯石油与壳牌的较量》(本文3000字,大约需要4~5分钟,谢谢阅读)

1916年初,英国的石油供给出现了危机,由于德国的潜艇限制了不列颠群岛的石油供应。德国使用了柴油内燃机驱动的U型潜艇,对英国进行海上封锁。由于担心石油短缺,英国政府实行了定量配给制度。1917年初,德国对盟军船只发动了无限制的潜艇攻击,包括美国的船只。最终导致美国放弃中立立场,向德国宣战。

一场持续50年的石油战争(一战中的石油危机)(1)

一战期间装备曼恩柴油机的中型德国潜艇:U22、U20、U19、U21

从5月到9月,新泽西州的标准石油公司损失了六艘油轮,其中包括全新的约翰·D·阿奇博尔德。壳牌在战争中损失的众多油轮中包括骨螺号(Murex),这是马库斯·塞缪尔1892年通过苏伊士运河派遣的第一艘执行东方挑战的船只。英国海军部的政策是六个月消耗量的安全库存,但到1917年5月底,库存还不到一半,而且石油供应短缺已经限制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行动能力。

由于石油短缺,英国政府成立了石油管理委员会,以协调石油政策,既有助于更好地服务战争,也有助于提高英国在战后的石油地位。法国政府也成立了由参议员亨利·G·贝伦格(Henry G.Bérenger)领导的管理委员会,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危机。但两国都认为,解决危机的唯一依靠是美国。

一场持续50年的石油战争(一战中的石油危机)(2)

到1917年秋天,英国的粮食供应极度短缺。负责殖民地事务的国务卿沃尔特·朗(Walter Long,)在10月份警告下议院。面对德国不受限制的潜艇行动,法国的石油供给也在迅速恶化。1917年12月,参议员贝伦格(Bérenger)警告总理乔治·克莱门索(Georges Clemenceau),该国将在明年春季攻势开始时耗尽石油。补给如此之少,以至于法国都无法承受德国三天的猛烈袭击,比如凡尔登的袭击。凡尔登需要大批卡车车队将储备部队赶往前线,阻止德国的袭击。

1917年12月15日,法总理克莱门索紧急呼吁美国总统威尔逊(Wilson )立即增加10万吨油轮的容量。他宣称,汽油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与血液一样重要,汽油供应的失败将导致我们的军队立即瘫痪。”威尔逊总统迅速做出反应,迅速提供了吨位补充。石油危机已经迫使美国及其欧洲盟友更紧密地整合供应活动。

一场持续50年的石油战争(一战中的石油危机)(3)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12-1924.2),美国第28任总统

1918年2月成立了一个国际石油联盟会,以汇集、协调和控制所有石油供应和油轮运输。其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事实证明,它在盟国及其军队之间有效地分配了可用物资。主导国际石油贸易的新泽西州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of New Jersey )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Royal Dutch/Shell)确实让这一体系发挥了作用。这一联合系统的运作有效缓解了德国U型潜艇的海上封锁,解决了盟国在后续战争中石油供应问题。

国际石油联盟会也是为了应对美国国内的能源问题而设立的,美国的石油已经成为欧洲战争的必需品。1914年,美国产量2.66亿桶,占世界总产量的65%。到1917年,产量已增至3.35亿桶,占世界产量的67%。出口占美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大部分销往欧洲。由于俄国的战争和革命,俄国对外的石油供应已被切断,美国提供了盟国80%的战时石油需求。

为了确保盟军各国以及本国军用和民用石油的分配,威尔逊总统于1917年8月成立了燃料管理局。燃料管理局石油分部的负责人是一位名叫马克·雷夸(Mark Requa)的加利福尼亚石油工程师。燃料管理局与国家石油战时服务委员会保持密切联系,该委员会的成员是大公司的领导人,主席是新泽西州标准石油公司总裁阿尔弗雷德·贝德福德(Alfred Bedford)。

国家石油战时服务委员会为欧洲战争组织石油供应,负责盟国向美国炼油厂的石油订单,并安排航运。1917年,美国石油的供应已经达到极限,只有通过使用库存和从墨西哥进口更多石油,而煤炭资源资源也出现短缺。1918年1月,美国燃料管理局下令密西西比州东部几乎所有的工业工厂关闭一周,以便为数百艘满载欧洲战争物资的船只提供燃料,这些船只因缺少煤炭而被困在东海岸港口。煤炭短缺刺激了石油需求的急剧增加,石油价格也随之上涨。

1918年初,平均原油价格是1914年初的两倍,经常是炼油厂出高价以获得原油供应,而原油生产商则因预期价格会更高而暂停供应。马克·雷夸不得不进行警告并呼吁石油行业“自愿”进行价格控制。

1918年8月,每个生产地区都设定了最高价格,战争结束后,价格趋于稳定。尽管如此,需求仍然供不应求,这不仅是因为战争,而且是因为美国汽车数量的惊人增长。1916年至1918年间,使用中的汽车数量几乎翻了一番。石油短缺似乎迫在眉睫(imminent),这可能会影响到欧洲战事和美国的基本生活。非强制性政令的“星期天无油日”的呼吁应运而生,其中货运、医生、警察、急救车和灵车(hearse)。这一呼吁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抱怨,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忠实的拥护和遵守。

尽管存在供应短缺的危机时刻,盟国从未遭受过旷日持久的(protracted )石油危机。德国的石油供给也因为盟军的封锁被切断了所有海外供应,只剩下罗马尼亚——唯一的一个供应来源了。虽然罗马尼亚的产量相对较小,但它是除俄国之外的最大欧洲生产国了,德国严重依赖它。在战争的头两年里,罗马尼亚保持中立,静观其变。但最终在1916年8月,随着俄国在东线取得胜利,罗马尼亚向奥匈帝国宣战,与德国陷入战争状态。

一场持续50年的石油战争(一战中的石油危机)(4)

罗马尼亚

1916年9月,德国和奥地利军队向罗马尼亚挺进,但罗马尼亚人设法保住了到进入瓦拉几亚平原(Wallachian Plain)的山口要道,而石油城普洛耶什蒂(Ploesti)就位于那里。10月中旬,德国和奥地利还缴获了大量石油产品,包括盟国的大量汽油,储存在黑海的罗马尼亚石油港口康斯坦察(Constanta)。罗马尼亚的油田和炼油厂几乎在德国的掌控之中。到11月17日,德国人在山口成功地突破了通往瓦拉几亚平原的山口要道,横穿了整个平原。

英国政府招募了约翰·诺顿·格里菲斯(John Norton-Griffiths)上校,组织破坏罗马尼亚石油工业。诺顿·格里菲斯是大英帝国最伟大的工程承包商之一。他在安哥拉、智利和澳大利亚的铁路、加拿大的港口、巴库的渡槽、巴特西和曼彻斯特的污水处理系统都进行过建设项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正在推动芝加哥新地铁的建设计划。

一场持续50年的石油战争(一战中的石油危机)(5)

约翰·诺顿·格里菲斯与澳大利亚电影《60高地之下》(Beneath Hill 60)片中形象

诺顿·格里菲斯英俊、体格魁梧,拥有职业拳击手的力量和耐力,是一个迷人的虚张声势(swashbuckler)和有说服力的表演者。他被认为是爱德华时代最有魄力的人(dashing man)之一。诺顿·格里菲斯在一战期间的第一个伟大工程壮举是,他将之前曼彻斯特下水道开发的技术应用于在德国战壕下方挖掘地道,然后埋设和起爆(detonate)地雷。他的这种方法在比利时伊普尔(Ypres)战场上得到了验证。

一场持续50年的石油战争(一战中的石油危机)(6)

地道作业

在1917年夏的第三次伊普尔战役中,为突破德军在比利时梅西讷山脊的防线,英国第二集团军采取坑道爆破的战术,在德军阵地下方的21条坑道中安放了445吨炸药,并最终将整个梅西讷防御阵地夷为平地,当场炸死德国人1万余人。

一场持续50年的石油战争(一战中的石油危机)(7)

梅西纳主阵地

这21条坑道的挖掘是由来自英格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几个坑道连协作完成的2020年,英国导演J.P. 瓦茨(J.P. Watts)拍摄了英国人视角的梅西讷战役影片《战地刑罚》(The War Below),受疫情影响影片于2021年才得以在网络上播出。

一场持续50年的石油战争(一战中的石油危机)(8)

电影《战地刑罚》海报

1916年11月18日,德国人突破罗马尼亚防线的第二天,格里菲斯经由俄罗斯抵达布加勒斯特,摧毁小组开始行动,炸药被放置在炼油厂,储存的石油产品流入炼油厂,形成巨大的油池,设备被运来并倒入油池中,然后点燃。油田里的器械被砸、钻井被炸毁然后塞满了石头和钻头、储油罐被点燃。

一场持续50年的石油战争(一战中的石油危机)(9)

普洛耶什蒂炼油厂被破坏

在诺顿·格里菲斯的指导下,罗马尼亚总共有大约70家炼油厂和大约80万吨原油及石油产品被摧毁。炼油厂的破坏对德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罗马尼亚的石油,德国将无法继续进行战争。后来德国花了五个月时间,才开始让油田恢复生产。1917年全年的产量仅为1914年的三分之一;到1918年,他们将产量提高到了1914年水平的80%。(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