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edee

终于,周老板新专在7月正式推出。

时隔2200多天,折合6年多,鸽中之王终于带来了他的最新专辑。而那首先行推出的“镇魂曲”《最伟大的作品》,不出意外地成为了7月最红单曲——MV上线五小时,播放总次数突破1000万,直接打破QQ音乐纪录,成为了7月“世代的狂,音乐的王”。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

这首MV中,周老板借自己的口和郎朗的钢琴,在某个午夜穿越回了那个黄金爵士年代,用马格利特的苹果与烟斗,达利的翘胡与龙虾电话,常玉的宇宙大腿,徐志摩的巴黎鳞爪,莫奈的睡莲,以及梵高、蒙克等人的作品,展现了1920年代巴黎的伟大之处。

不少人觉着,周老板的这张新专属于“半恰饭”作品,这首歌也充满了土味审美,一点儿也不巴黎,远不如2011年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后者才是正儿八经地写给巴黎的一封情书,展现了一个真正的“无处不美”的巴黎。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

白天,这座城市让游客们沉醉——街道,公园,咖啡馆,石板路、苔藓绵延的墙壁,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朦胧的又是甜蜜的,可以一眼看穿。

午夜,这座城市才算醒来,开始属于那些创造它的人,渴望融入它的人。于是夜色笼罩,昏暗街道,男主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等来了他的“巴黎南瓜车”,一辆诞生于1928年的标致Type 184。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3)

正是这辆车,暗示着男主即将穿越的确切年代:1928年。那是爵士时代的末期,金融危机爆发的前一年;也正是这辆车,忽地点亮了男主的视野和脑中的“小灯泡”——1920年代末的巴黎,为何会冒出如此多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作品,为何会如此让人沉醉。

即使这座城市在许多地方已经和美国的许多大城市极为接轨,同样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车城,拥有数家车企和数条汽车流水线,可大批量生产廉价小型车或家庭车,人均车辆保有量为欧洲之最,坐拥罗马,却依旧对小小的“巴黎饭局”满怀敬畏,甘愿做牛做马。

比如标致Type 184,就是一款对得起那些“饭局顶流”的超豪车。放如今起码是奔驰迈巴赫那种档次,比后来的60X系要高上许多。

说它是超豪主要是两个原因,首先是采用了直列六缸引擎,近百年前这样的配置无疑是豪华车的标配。其次就是外观设计,无比显眼的双色车身,闪耀无比的金属件,尤其是那枚极具动感的银色非洲雄狮立标,让人严重怀疑当年《狮子王》的“狮设”就是按照它的样子来弄的。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4)

要知道当时标致1925年的年产量就达到了2万辆,1930年更是突破了4.3万辆,妥妥的法国廉价车王者,却依旧为花都名流开辟出一条“纯手工专线”,不辞辛劳地在两年间辛辛苦苦锤打出31辆。

虽然只有31辆,其精美程度足以让顶级文青念念不忘,甚至成为了现象级文艺片的主角之一,完美展现出1920年代巴黎汽车工业的另一面:前卫与艺术感。它们与大路货最大的区别,就是或多或少的自带艺术细菌,尤其是“Art Deco菌群”。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5)

何谓Art Deco?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6)

大名鼎鼎的装饰派艺术是也,糅杂了立体派 (Cubism)、未来派 (Futurism)、新古典主义 (Neoclassicism)、爵士风艺术等多种艺术风格。启蒙于1910年代的巴黎,特点是极爱用几何图形、原始或异域风情唬人,线条清晰色彩鲜明,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种重要风格。

之前提到的标致雄狮立标,就是各大著名车厂为了迎合Art Deco风潮特地打造的。

Art Deco在法国有多火?

总之,凡是和Art Deco沾边的工业设计作品,自1920年代开始无不是美的。甚至在1925年,巴黎还举办了一场空前的艺术展览“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英文全称是 the 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

也正是这场与众不同的博览会,让前卫艺术与Art Deco设计漂洋过海地去了美国,在那里开枝散叶发扬光大。

更重要的是,就在那场展览上,曾是琼·克劳馥和格丽泰·嘉宝御用服装师,著名的犹太女设计师,被誉为“几何狂魔”的索尼娅·德劳内还发布了一系列作品——包含了一辆被她重新粉饰,车身犹如马赛克拼贴画的雪铁龙A型车,以及相呼应的一整套搭配,包含了连衣裙、驾车帽、连体泳衣和一件大衣外套。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7)

额外说一句,德劳内之所以选中雪铁龙A型车做自己的Art Deco模特,不是因为人家很金贵,恰恰相反,这款车在当年可谓是全法国最著名的平民车,女艺术家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且随便改装不心疼。

但这并不意味着雪铁龙不求上进,不想混入巴黎的顶流圈子。

据了解,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曾找过著名的水晶艺术大师René Lalique设计了一款水晶立标“五腾马”(Cinq Chevaux)——或许正是这齐头并进的五匹马,才刺激标致搞出了咆哮狮系列,看谁比谁狠!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8)

想不通雪铁龙为啥不找徐悲鸿先画个小样,当时徐大师也在巴黎呢(大雾可以划掉),莱俪的确是做水晶的天才,可这5匹马的亚子……就像跳集体舞一样真的很憨,也难怪现代人十个里有十一个是只知“五条人”不知“五腾马”。

但雪铁龙在1920年代还是留下了不少著名的Art Deco风作品——广告与海报。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9)

不仅如此,雪铁龙还给法国捐赠了一批带有雪铁龙标识的蓝黄白相间的路牌。据说,至今在法国的某些地方与路段,还能看到这种极具几何美感与视觉冲击力的老路牌。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0)

当然了,最著名的广告还得是1925年7月,雪铁龙直接把埃菲尔铁塔给包了,并将“CIIROEN”字样的25万颗霓虹灯泡挂到塔上点缀午夜巴黎的夜空长达十年之久。据说当时著名的孤胆英雄查尔斯·林白驾驶单引擎飞机从纽约一路横跨大西洋奔袭巴黎,就是靠着这串霓虹灯作为导航,精准找到目标直捣目的地的。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1)

高德直呼内行

通过这种颇为另类的方式,雪铁龙也成为了Art Deco风的著名参与者。当然你说它1920年代最迷人且伟大的汽车厂么……还是差点儿意思。

毕竟当时将Art Deco魂注入海报的法国汽车品牌真是太多了,雪铁龙不是唯一更不是最好看的,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2)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3)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4)

那可是1920年代的巴黎,要啥有啥想啥来啥的花都,想要与众不同出人头地怎能以量取胜?想成为顶流一般必须集齐三大要素:美、强、惨。是的,比如莫奈、玛格利塔、达利、徐志摩和常玉们,再比如之前提到的Type 184,够美够强吧,下场也的确够惨,只活了2年造了31台就收工了。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5)

在1920年代的法国,还有更美更强未来更惨的汽车品牌。比如曾拥有Ettore Bugatti的Lorraine & Dietrich。拥有者是法国的一位不差钱爱赛车的男爵Baron de Dietrich。

Lorraine & Dietrich曾在1926年凭借B3-6号赛车拿下了当年勒芒24小时拉力赛的冠军。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6)

20世纪初的欧美,不少顶级汽车厂商造车会选择动力与车壳分离打造,20世纪初曾让尼古拉二世买了一辆一辆又一辆根本停不下来的法国初代顶流Delaunay-Belleville就是如此。人家皇帝从来不急——因为相比底盘,他更想我的车壳我做主。

扯远了,Lorraine & Dietrich也是如此,它主要负责打造动力系统和底盘,车厢车壳则由相好的制造商完成,尤其是豪华轿车的车壳: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7)

看看这迷人的立标与配色,这高级的车辆线条,完全对得起1920年代法国的脸面啊。据说Lorraine & Dietrich的B3-6民用版由于采用同款直6发动机,所以性能好到不行,甚至被誉为“The Silky Six”。

可惜,这个品牌倒在了1935年。

还有诞生于1903年的Hotchkiss,大名鼎鼎的霍奇基斯悬架就是他家发明的。Hotchkiss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姓氏,创始人的祖宗就是大明鼎的本杰明·伯克利·霍奇基斯,世界第一款气冷式机枪1814型机枪就是他家发明的,但这个家族一直在法国活动,所以也算是个法国牌子。

他家在1920年代末推出的AM80车型,也是非常努力地向Art Deco风靠拢呢,从这努力想“一波到底”的翼子板就能看出: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8)

1960年代后,Hotchkiss就渐渐消失了。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19)

不过将Art Deco彻底玩透,让巴黎名流爱到极点的大杰作,必须是接下来几款“美强惨”到极点的法国品牌。

曾是航空工业先驱之一的Voisin,紧赶慢赶的在1919年闯入了汽车市场。不得不说,不想造车的航空公司不是好艺术家。造飞机的改造车,简直就是玩儿一样的。

1920年,Voisin的C1车型一推出,就此成为了法系高级轿车的天花板: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0)

可惜Voisin的实际造车生涯只有短短20年,但其造出的每一款车都是极美极美的,其飞鹰车标更是让无数人叹为观止!什么才是真正地糅杂了立体派、未来派、新古典主义、爵士风艺术等多种艺术风格,什么才是真正的善用几何图形,将原始与异域风情不声不响地完美融合——这只振翅的铁鹰,分分钟吊打之前标致的“咆哮狮”和雪铁龙的“五腾马”,更不用说这20年间发布的车型了: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1)

1929年祭出了旗舰车型,拥有V12发动机的C20: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2)

通过图片就可以看出这款车是极矮的,只有1.5m的车高,但据说坐进去没有丝毫的局促感,依旧超豪感十足。可惜了那年碰巧金融危机来了,C20就这么美着强着更惨着了。总产量差到成为了一个谜。

额外说一句,不少人都曾好奇过,为啥雪铁龙2CV、DS系列的外观横看竖看都很有1930年代汽车艺术巅峰之作Voisin C25的影子——因为人家的设计师在公司倒闭后直接被雪铁龙挖走去开发了2CV和DS……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3)

不仅如此,Voisin还影响了另一个1920年代昙花一现过的法国超豪品牌Bucciali。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4)

Bucciali的缔造者Bucciali兄弟曾畅想过造一款搭载两具8缸发动机的前驱豪华轿车。最后造出来的作品TAV8-32部分还是来自Voisin,且没有造几款车型就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消失了。

不过,由于产品过于漂亮养眼,所以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既然说到Voisin,就不能不提西班牙人Emilio de la Cuadra和瑞士工程师Marc Birkigt一同创立的Hispano-Suiza,这个曾经的西班牙王室御用品牌和Voisin类似也是在航空领域浸淫多年——一战时带领旗下飞行中队击落 53架敌机的法国飞行员Georges Guynemer,所驾驶的Nieuport战斗机用的就是Hispano-Suiza生产的发动机和武器。

Hispano-Suiza为了纪念他更为了证明自己的造车能力,打造了一只既勾勾又丢丢“鹳”型车标,柔美又简洁的线条,丝毫不输给Voisin那只刚猛无比的鹰。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5)

1910年,品牌将最重要的工厂搬到了法国,因此旗下最著名的车型统统都是法国制造的,也可算是法国豪华车中最伟大的作品。

比如1924年推出的8.0升160ps的H6,真的美绝人寰: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6)

不光好看,极速可达到160km/h以上。

当然史上公认Hispano-Suiza最美产品是当时的法国酒业大亨、战斗机驾驶、业余赛车手兼发明家André Dubonnet利用Hispano-Suiza 103号底盘,1932年找车体厂Jacques Saoutchik打造的Hispano-Suiza ‘Xenia’(Xenia其实是Dubonnet早逝妻子的闺名)。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7)

极具空气动力学原理的泪珠型翼子板和车尾,可谓是对Art Deco与未来主义最狂热的迷恋。

之后是Panhard。

这个诞生于1887年的法国老牌汽车品牌,是全球最早打造出搭载戴姆勒发动机的四轮车型品牌,也是他们在1891年向标致出售发动机许可,使后者正式开始造车。

一战之前,Panhard一直都是法国最大车企,高中低市场均有涉猎,一战后则开始主攻中高端市场,早年的18CV/20CV车型曾被作为总统专车。

当然了,Panhard最经典最蜜汁好看的车型其实是在1930年代,如同流动烈焰的新一代旗舰产品Dynamic系列: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8)

这设计概念和颜值,可以直接代言Art Deco了。Dynamic系列存在的4年中,共制造销售了2742辆。可惜二战后为了生计,Panhard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专长,转而生产销售更大众化的平民汽车,可惜由于二战伤了根本过于差钱,一直苦于无法扩大产品线也无法常换常新,倒在了1960年代——不再造车,转而制造防务装备。据说目前这个百年老牌属于沃尔沃集团。

还有成立于1905年的Delage。

他家的立标可是常换常新的那种,最有名的就是这款找莱俪做的水晶立标——感觉当年的莱俪真忙啊,既要设计自己的香水瓶又要满足车商爸爸的古怪要求: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29)

后来,Delage别出心裁地把这款极具Art Deco特色的立标改成各种材质。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30)

当然,人家最威风的时候还是在1920年代,凭借GP赛事名噪一时。1935年Delage被Delahaye收购,1953年停止营运。

最后来聊聊收购Delage的德拉哈耶(Delahaye)。

据说这个牌子在19世纪末成立那会儿一直没有找准定位,甚至技能点一度加歪,直到20世纪初才摸到了商用车制造的门槛,才顿觉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独木桥,就此踏上了高端轿车制造的不归路,直到1955年“香消玉殒”,存在仅有半个世纪。

1920年代,德拉哈耶瞅准了Art Deco这个浪口猛地钻了进去,并且成功地成为了当时最挺拔顶尖的弄潮儿,并成功地在1930年代初开始发迹,进入自己的黄金时期,并打造出了被誉为Art Deco时代最美的Super luxe车型: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31)

尤其是1935年诞生的Type 135车型,这无人可及的配色和恰到好处的装饰曲线,算是彻底吧Art Deco玩明白了,立标不立标的根本就意义不大。即使当时135只有短轴底盘,并没有多少组装厂乐意专门为德拉哈耶打造这样的四门四座轿车——耐不住客户喜欢啊!

也难怪至今都是古董车拍卖会上的宠儿。比如一下这台135C敞篷车,在2014年拍出了660万美元,说它是1920年代法国车圈最伟大的作品,不为过吧!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32)

回顾完1920年代法国最伟大的汽车作品,不得不说——正是因为他们来过美过强过更惨过,才让现代人的车辆设计思维显得如此的正常,正常到无趣的地步。

这些“美强惨”的法国顶流车,无愧于那个时代,配得上那个时代的纸醉金迷,更配得上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人们。

为什么最伟大的作品没火(为什么伟大的作品常常都是美强惨)(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