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山东发生过一个“平鹰坟”真实故事,随后,这个故事题材火遍全国,曾被写成小说,拍成电影,谱成歌曲,改编成京剧、小画册、大鼓书,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追捧。根据毛主席指示拍成电影后,其插曲《沂蒙山小调》传唱一时。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火,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影响力?作为很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讲过这个故事的70后,我保证90后肯定没听过这个故事。今天,我就打开遥远的记忆,结合着当时爷爷的讲述和现在查阅的资料,为大家讲讲这个发生在山东莒南县大店镇、曾经引起巨大轰动的、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平鹰坟”故事。

平鹰坟故事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复杂的社会原因,该怎么解读它呢?先从莒南县的“庄氏庄园”说起吧。

90年代的山东(90后没听过的山东故事)(1)

(一)庄氏庄园,鲁南第一庄园

作为山东人,如果你没去过莒南的庄氏庄园参观,你一定也听说过“庄阎王”的故事,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地主家族——庄氏家族。

全盛时期,庄氏家族是滨海区(当时滨海区包括:日照全境、临沂一部、青岛南部、潍坊一部、连云港一部)最大的地主家族,号称72家堂号,明清两朝取得翰林、进士、举人等功名的33人,其中七品以上朝廷命官15人。好时候,庄氏庄园门前的旗杆夹子和上马石有60多座,10多顶轿子出来进去,威风凛凛。

就是到了民国,人家参议会议长、县政府县长的官也是层出不穷。

这个家族除了收地租、放高利贷发财外,还用“分子粮”、“揭锅”“锁门”等手段,对农民佃户巧取豪夺,最多时候有土地5万亩,横跨山东、江苏两省七县,自己占据佃户村70多个。

当时民间谚语云:““人行千里不宿别家店,马行千里不食外姓草”,豪横而壮阔。

90年代的山东(90后没听过的山东故事)(2)

盘剥农民没有错,人家封建社会就这个规矩。于是,还不上高利贷被揭锅赶出家门、交不起地租被当街痛打等等之类血泪盘剥的事儿就成了寻常往事。农民敢怒不敢言,或许连怒也不敢怒。

这一家跟官府亲如一家,私设公堂、逼供迫害的事也没少干,很过分的一件事是:地主庄屏舟为了试枪,将长工赵广兴当成了活靶子,活生生地把他开枪打死,打死后,满意地说一声“好枪”。

(二)得罪恶地主,血泪“立鹰坟”

上面那件事很过分,但还不是最过分的,这个家族最过分的一件事是“立鹰坟”。

1923年,有一天,前王庄村的农民魏学敦,正在自己鸡舍掏鸡粪,突然看见天上一团乌云俯冲而来,直扑家中一只母鸡。鹰!魏学敦本能反应过来,他抡起手中的铁锨,满弓似的抡向乌云,哐当一生,那东西落在地上。

本身劲头就大,铁锨又抡圆了,鹰和鸡竟然同时被他打死了。

好大一只鹰!魏学敦还有点暗自得意,他捡起那只鹰一看,登时傻眼了——鹰脖子上挂着一个铜牌,他知道,这下捅乱子了。

如果是现在,那也就是调解的事。可在那个年头,就是另一个理情。这是庄氏家族地主庄善昶豢养的鹰。当庄善昶领着仆人赶到看见鹰尸,明白怎么回事时,他暴跳如雷,把魏学墩毒打一顿。

这还不算,他又提出了几个条件——魏学敦要给鹰“出殡”、给鹰造坟。

条件上的附加条件是——造坟要造在魏家院子,出殡要以殡父之名。

威逼之下,魏的母亲卖掉自家仅有的一亩地,找人打了一个棺材,被逼着请了吹鼓手,在院子里立碑立墓,以殡父亲的名义为鹰出殡。

居业堂堂主庄余珍感到中和堂庄善昶的做法太过分,有损庄氏家族的声誉,他狠狠训斥庄善昶父亲庄怡教子不严。人家名门望族,诗礼之家,涵养就是高,家教就是严。

接着,魏学敦老娘死去了。气的。魏家被欺负成这个样,虽然不敢反抗,但还敢逃啊,其后一天,全家逃外避难,结果在路上遇到暴雨,连病带怕带饿,竟然死了三口人。

这就是“立鹰坟”的故事,这个故事真真实实地反映出那个年头,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欺辱压榨,即便是我们今天听了,仍有难于呼吸的感觉。

(三)来了八路军,做主“平鹰坟”

一晃多年过去了,风云激荡,星火渐亮,山东大地来了八路军。1938年,山东各地游击队合并为八路军山东纵队。1939年,按照毛泽东派兵到山东的指示,一一五师挥师东进进入山东。

山东有了两支八路军主力部队。

风雨飘摇,庄氏家园,正要盛极而衰。

1944年3月,莒南县委减租减息工作队,进驻大店。

以后的情节,不用多说了,大家在《暴风骤雨》都见过——将土地非常多、作恶非常多的人,拉上台斗。

庄英甫大模大样坐在哪儿,群众指责一条,他记一条,有时候发问一声:“你叫什么名字?”群众不敢了,他们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背后议论,指不定那天八路被打走了,我们还得遭殃。

于是,工作队耐心给群众做工作,帮着他们算透“谁养活谁”的账。同时,一连串的战斗,也确实展示了八路军的兵强马壮。村民逐渐相信,八路军跨不了了。

佃户“不吃亏”(外号),心一横,上前说了庄家欺负人的事例。他说完之后,“常有理”也上去控诉。渐渐地,群众放开了,他们义愤填膺,血泪控诉庄家罪过。

被揭了锅的、被夺取地的、被打死人的……千百年的苦楚,一下子有了倾倒的机会。

接着,魏大娘走上台,不急不缓,含泪诉说“立鹰坟”的事。

气氛一下子屏住了。这件事虽然过了20多年,大家没有忘记。这是他们集体被凌辱的标志。

工作队对这件事非常骇然。他们组织起群众,要为魏大娘主持公道。于是,“中和堂”老老实实来到魏家,在群众愤怒的眼光中,烧纸扣头祭坟,平掉了鹰坟。

千年的乾坤,反过来了。

后来,因为战斗需要,115师离开大店时,老百姓敲锣打鼓含泪相送。有人唱起歌:“战士杀敌在前方,我为战士缝棉装。。。。”

(四)平鹰坟背后,是星火燎原的历史

90年代的山东(90后没听过的山东故事)(3)

平鹰坟的事,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个画家,潜心画出了连环画,取名《翻身》,极大教育了战士和人民,和《白毛女》一样,成为鼓动减租减息的武器。有一个叫王力的作家,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写了小说《晴天》。毛主席在延安读了《晴天》后说:“这是根据地反映农民土地问题的书”。

大众日报报道了这个事件,标题取为:“平鹰坟”。这就是“平鹰坟”这个词语第一次被叫出。

接着,人民日报重新报道了这个事件。有意思的是,人民日报把三个地主的事迹,罗列为一个虚构的人“庄阎王”,表明了他们整个阶层的属性。1975年,已经是一名战士的魏学敦的孙子,在大众日报重新陈述了这个事件。

1975年,毛泽东看了京剧《奇袭白虎团》《红云冈》后,让山东再拍个“土改戏”,临沂地委马上想到了“平鹰坟”的故事。197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平鹰坟》上映。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平鹰坟”成了农民翻身做主人的代名词。这就是很久以前老一辈人口中的“平鹰坟”故事,背后是一段星火燎原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