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俄罗斯的卡-50和卡-52之外,目前的军用直升机都不具备主动弹射逃生手段,只能依靠被动逃生手段。要实现被动逃生,直升机首先要做到耐打击。

直升机为什么不能向下弹射(没有弹射器的直升机是如何逃生的)(1)

“黑鹰”直升机结构示意图

以UH-60“黑鹰”直升机为例,该机在关键部位安装了装甲,此外旋翼和尾桨叶片都能承受23毫米炮弹的直接射击而不影响功能。每片旋翼桨叶由钛合金翼梁、玻纤蒙皮、蜂窝芯、前缘镍磨损护套组成,尾桨由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造的。该机安装两台通用电气T700-GE-700涡轴发动机,在滑油全部漏光后,发动机还能运行半小时,让直升机返回基地。

“黑鹰”直升机

遭遇打击后发动机失去动力,实在无法维持飞行时,直升机可以进入自旋降落。也就是让旋翼进入风车状态旋转,飞行员操纵直升机进入俯冲,依靠调节旋翼叶片桨距来维持旋翼旋转动能,从而获得升力,最后在低空拉平直至触地。虽然自旋降落的下降速度高于正常降落,可能因拉平不当导致硬着陆折断起落架,但也比直接坠毁来的好。

但自旋降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飞行高度较高,飞行员才有足够时间在俯冲中把势能转化为旋翼旋转的动能,最终安全降落。如果直升机是在低空飞行,那就只能依靠直升机的耐坠毁设计了。

直升机为什么不能向下弹射(没有弹射器的直升机是如何逃生的)(2)

坠毁的“黑鹰”直升机

美国陆军在上世纪70年代公布了《轻型固定翼及旋翼飞机救生性标准》以及《抗坠毁非弹射座椅系统军用规范》,确定了美制军用直升机的耐坠毁规范,就是以12.8米/秒的速度垂直坠落时,保证乘员有95%的存活概率。

还以UH-60为例,该机配备了后三点式固定起落架,具有重型减震器,在坠毁时可吸收近60%的冲击能量。其次该机采用半硬壳式轻合金抗坠毁结构,4条纵向龙骨架和4个主要受力框连接在一起,下方填充蜂窝材料,在坠毁时通过机身结构变形进一步吸能。最后,该机的耐坠毁座椅由装甲椅盆、能量吸收器、坐垫、约束系统组成,进一步吸收能量。

当然,这种耐坠毁设计虽然先进,但是下坠速度超过设计极限时,仍会发生机毁人亡的惨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