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外面性格差不多(孩子天生就是两面派)(1)

图片源自网络

几个朋友在群里聊天,自然离不开老公和孩子,而其中,随着聊天时长的增加,孩子的占比就会越来越大一些。

有朋友说,网课期间,全凭小群里咱们几个相互打气,互相加油,才能够“尚且活着”度过这段时间。

另有朋友感叹,和孩子朝夕在一起,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工作是老师。她们天天面对几十个“小猴子”,怎么就能面不改色心不跳、优雅从容?

昨天一个朋友的说法更是得到大家的共鸣:感觉孩子就是两面派,在幼儿园里听话、懂事、表现好的出乎意料;在家里则叛逆、懒惰、各种各样的不堪……真想问问老师的法宝究竟是什么,就像给孩子们戴了紧箍咒,孩子们还都乐呵呵的顺从?

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外面性格差不多(孩子天生就是两面派)(2)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道理很好懂,你想想看,你在家里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老师在幼儿园又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老师用自己的严谨、睿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距离产生美”的距离中,赢得了孩子的尊敬;而家长往往会在近距离和孩子相处过程中,被孩子的各种“恶行”气得破了功、现了原形,又吼又吵,让孩子又是委屈又是害怕……

角度不一样,看人也会不一样。也就是说,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不一样的是从父母的角度和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而已。

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外面性格差不多(孩子天生就是两面派)(3)

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不妨从老师的角度来看看孩子的问题她们是怎样解决的,从而收获一二,远离对孩子“两面派”的感慨吧!

一、孩子注意力总是不集中

其实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会把开课的前几分钟作为复习,后几分钟作为总结,而中间的时间也会分为几个板块,把新课和练习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孩子的注意力往往不过10分钟左右罢了,把握住这个时间段,然后放松地练习和玩耍;然后再尝试集中注意力讲授,然后继续练习和玩耍……

这就是老师课堂设计的“小秘密”,有效地集中了孩子的注意力。

在家中陪孩子玩耍、阅读、练习也是一样的。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的做一件事,尤其是学习的时候,当然前提是孩子已经显露出疲惫的时候。

若孩子一直兴致昂扬,就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他们会非常专注地完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拼一个车模、比如做一个手工等等。

因此,也就是说兴趣对于孩子的坚持和专注,同等重要。

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外面性格差不多(孩子天生就是两面派)(4)

图片源自网络

二、孩子的耐心不够

延迟满足成为很多家长拒绝孩子的“法宝”。当孩子一时间急于要什么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就要使用“延迟满足”,美其名曰可以训练孩子,也可以磨砺孩子。

延迟满足当然很好,但并非是所有事情都要延迟满足,也不是造就家长屡试不鲜的法宝。

若是老师想要孩子有耐心,就会先帮助孩子建立时间的概念,感知时间。

比如会告诉孩子:“我们现在要户外活动了,户外活动大概要半个小时。这半个小时,我们可以玩积木、捉迷藏、滚桶这三个项目,到时间老师会提前两分钟提醒,小朋友听到老师的口哨声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当我们把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段变成一个一个的小分段,那么孩子既容易掌握时间,也容易做事情。

就像孩子非要一个玩具,如果不给就在玩具店里打滚不出来。妈妈要么责骂要么屈从,都是一时之举,如果是想要给孩子延迟满足,就需要长久地培养孩子的耐心,而不能事到临头才想着要定规则,延迟满足。

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外面性格差不多(孩子天生就是两面派)(5)

图片源自网络

三、孩子不爱分享

不爱分享才是孩子的天性啊,自己的好东西哪里愿意和比人分享啊?这是孩子的天性,其实也是人的本性。

所以与其强迫孩子去分享,不如遵守孩子的天性,从而引导他们。

就像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愿意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老师可能会允许孩子暂时先保留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这样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满足,也更愿意接受其他玩具和小朋友们共享的建议。

在孩子极端的时候,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基本上无济于事,所以一定要从平常的点点滴滴入手,才更容易让孩子得到教育。

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外面性格差不多(孩子天生就是两面派)(6)

图片源自网络

孩子都是好孩子,也需要适合的教育,才能够茁壮成长哦!不妨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帮助孩子达到最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