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德云社大火了一把,二爷的小曲儿人尽皆知了,小编也是先着迷二爷的小曲,充了优酷会员看了戊戌年封箱,顺藤摸瓜的发现了堂主。

小编觉得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一直清楚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想要什么,20来岁孤身一人闯北京,没身份没背景一路打拼成为于谦的"大堂经理",入了德云社又凭自己的努力成了当时主推的"德云四公子"。学相声是童子功,孟鹤堂成年后才开始学,其中的努力可想而知。

为什么说他有野心呢?忘了这是几年前的场景了,大概是老郭假装和张鹤伦生气,叫了众徒弟上来打他。大家上来后都认真"打"张鹤伦,只有孟鹤堂,先是把衣服脱了,又虚张声势在师傅面前"抢镜头"。

孟鹤堂因为说了什么一炮而红(他的能力配得上他的野心)(1)

孟鹤堂因为说了什么一炮而红(他的能力配得上他的野心)(2)

还有每年封箱时,孟鹤堂都会小皮一下,所以就有了"不踢孟鹤堂封不上箱"的说法。

孟鹤堂因为说了什么一炮而红(他的能力配得上他的野心)(3)

孟鹤堂因为说了什么一炮而红(他的能力配得上他的野心)(4)

孟鹤堂从未掩饰过自己想红的心,他一直在为之努力。

孟鹤堂因为说了什么一炮而红(他的能力配得上他的野心)(5)

在德云社这些个角儿中,孟鹤堂和周九良这对搭档算是才艺比较多的一对,而且他俩都完全没有偶像包袱。每天都在台上"自毁形象",极尽夸张而又形象的扮演每一个角色。

孟鹤堂因为说了什么一炮而红(他的能力配得上他的野心)(6)

《当行论》中的记账先生,《买卖论》的卖布大姐,《百岁村》的长寿老头,《瞧这一家子》中扔沙包的小女孩……诸多人物都被孟鹤堂塑造的惟妙惟肖。

粉丝们经常会调侃说七队队长被架空,我认为这更是孟鹤堂处事圆滑的一个表现,七队队员年龄都较小,越是严管越会出现"叛逆"现象,所以孟鹤堂选择了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和他们成为朋友,打成一片。我相信以老郭的头脑,他不可能真的让一个管不住人的人成为队长。

孟鹤堂因为说了什么一炮而红(他的能力配得上他的野心)(7)

总之我是很佩服他的,饭圈的黑料我也多多少少听过一点,但是我并不想过问。在我的原则中,只要他犯得不是吸毒、杀人、盗窃这类大是大非的过错,就都与我无关。我听的是相声,又不是要嫁给他,其他是人家私事。我听相声就图一乐,他能让我笑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