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前十名易经大师(出自衡水地域的四位八卦掌名家)(1)

八卦掌自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北文安人董海川创立以来,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流派。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有五大流派。

在这五大流派当中,除了河间的“闪电手”张占奎所创的“张氏八卦掌”之外,其余四派均为出自衡水地域的尹福、史计栋、程廷华、梁振圃所创。

尹氏八卦掌创始人尹福

河北前十名易经大师(出自衡水地域的四位八卦掌名家)(2)

尹福(1840-1909)

尹福是今天衡水市冀州区北漳淮村人,生于1840年,自幼拜家乡后冢村的弹腿名家、冀州“京南镖局”掌门人、铁腿秦凤仪为师,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少年时来到北京以卖烧饼、油条为业。

河北前十名易经大师(出自衡水地域的四位八卦掌名家)(3)

当时,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名震京城,他慕名拜在门下,经过数年苦练,最终创出了以“冷掌技击”见长的“尹氏八卦掌”,成为师傅的得意大弟子。

因为他长得面目清秀,身长体瘦,所以人称“瘦尹”。出师之后,开始传徒授艺并以护院为业。后来经人介绍,来到宫中教煤炭总管高太监和光绪帝身边的秋太监练拳。

河北前十名易经大师(出自衡水地域的四位八卦掌名家)(4)

光绪

而这时,光绪帝正要维新变法,想找一个武功高强者拜师,让自己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皇帝,秋太监趁机推荐了尹福,光绪帝于是召见尹福令其表演。

就见尹福先是打了一趟行云流水般的八卦掌,然后纵身一跃,一个“苍鹰旋飞”踩着池塘的水面走了一个来回,令光绪帝大饱眼福。就这样,尹福成为了光绪帝的拳师,他要求光绪帝每天公务之余围着御花园内的罗汉松走300圈,先打基本功。据说,光绪帝后来练得有模有样,经常在宫中显摆他的功夫。

话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尹福保驾慈禧、光绪一行西避长安,回京之后任职宫中。1908年光绪帝驾崩后,他卸职还乡,于第二年辞世,享年69岁。

史氏八卦掌创始人史计栋

河北前十名易经大师(出自衡水地域的四位八卦掌名家)(5)

史计栋(1837—1909)

史计栋是今天衡水市冀州区小寨村人,生于1837年,自幼拜家乡弹腿名家、铁腿秦凤仪为师,也就是说他和尹福是一个师傅,而且还是尹福的师兄。

他的家与老师家相距大约十里,所以他每天来去途中踢腿不停,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尽得师傅真传,腿技出神入化,曾经与师傅走镖大江南北,江湖誉称“贼腿史六”。他在家排行第六。

后来,史计栋前往京城经营祖业“义和”木厂,由于为人厚道、仗义、敢言,人称“史六掌柜”。

有一天,他经尹福引荐,前去拜会董海川。就见董海川趁其不备,猛踢一脚,没想到竟然被他躲了过去,不由地赞道:“你真贼腿!”可见董海川早就听说过史计栋的绰号。

不过这次交手,史计栋引以为傲的腿法神技还是被董海川的一招“虎口掌”所破,于是心悦诚服地拜在董公门下。

自此之后,每天清晨与傍晚,他都会偷偷地越入皇家禁地“天坛”内练功,从无间断,最终创出以“腿法”见长的“史式八卦掌”。出师之后,他开始在北京东城开馆授徒。

话说有一年,在京城附近,有一群强盗占山为王,到处为非作歹,地方政府连续派出多名高手依然无法缉获,于是邀请史计栋协助缉捕,结果很快就将山寨荡平,一举擒获悍匪十一人,史计栋也因此被清政府赏授“六品顶戴”,由此名声大振。

那么作为武林中人,史计栋有两大优点:

一是常年练功不辍,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直到晚年的时候依然能够连续打飞脚几十个。

二是非常看重师生情谊:董海川晚年的时候收其妻为义女,他亦将恩师接入家中,每日躬亲侍奉,情如一家,直至师傅故去。这也成为武林中的一段佳话。

可惜的是,1909年初,史计栋突发急症而死,享年72岁。

程氏八卦掌创始人程廷华

河北前十名易经大师(出自衡水地域的四位八卦掌名家)(6)

程庭华(1848—1900年)

程廷华(1848-1900),字应芳,河北省深县程村人。自幼入京学徒,后在崇文门外开设眼镜店,人称“眼镜程”。艺成后在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以制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投师董公门下,深得八卦掌之精奥。其掌法的特点是屈腿淌泥,横开直入,拧翻走转,舒展稳健,劲力沉实,刚柔相济,善摆扣步,以推、托、带、领、搬、扣、劈、进见长,螺旋力层出不穷,拧裹劲变化万千。他将从小习得的摔跤等技艺有机地融入八卦掌中,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感悟不断充实完善,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程派八卦掌,亦称"南城派"八卦掌。

程廷华25岁时从董海川学八卦掌、他按师傅的要求,每天绕城跑步,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一练三年,终于练成“神腿”。程廷华苦练多年,得八卦掌精髓,功夫高超,很多武术名家闻名前来比武,程廷华一次也没有失败过。他与形意拳名家李存义义结金兰,互通拳理,他们的徒弟也互相学习,使形意拳和八卦掌进一步沟通。有一次,程廷华受朋友之邀,走滏阳河水路从衡水保镖去北京。木船刚驶出衡水不远,程廷华正在舱内喝茶,忽然听到舱外有动静,抬头一看,一个老者站在船头,程请老者进舱喝茶,老者进舱后却抢走放在舱内的一吊铜钱,返身出舱。程廷华又气又疑,随后一个箭步跳出舱外,飞手去夺他左手拿的铜钱。老者早把铜钱转到右手,“嗖”一下跃到岸上,掏出烟袋抽起烟来。程廷华明白遇到了高手,急追上岸,老者朗声笑道:“你的功夫还算真行,这钱还给你吧!”说罢掷还铜钱,飘然而去。程廷华看出老者功夫不浅,十分佩服,以后更加谦虚,还常以此教育徒弟不要骄傲。程廷华的大徒弟体格好,心眼灵,不到一年就学会了八卦掌的套路,于是骄傲起来,看不起师弟们,总想在师傅面前露一手。一天早晨,程廷华正在洗脸,大徒弟拉开架式,超师傅脊背来了个饿虎扑食,程廷华听见风声,闪身躲过,大徒弟一下扑在条榆木板凳上,板凳断为两截,大徒弟刚站起来,程廷华转身顺势一掌,将他推出两丈多远,疼得半天爬不起来,程华向他摆手,说:“你已经学好了,请走吧!”把这个武德败坏的大徒弟赶走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德国军队借口义和团杀害了德国大使,大肆屠杀北京市民,放火抢掠。程廷华决心惩罚这些德军,一天夜里,他与德军巡逻队遭遇,用短刀连捅数名德军,后德军越聚越多,程廷华纵身跃上房去,德军一齐开枪,程华被打死。

大成拳宗师王芗斋曾这样评论程廷华:“余幼时曾与程廷华先生晤,回忆其神情,真若神龙游空,百折千回,令人难追其功劲。”程廷华的弟子有张玉魁、李文彪、周祥、孙禄堂、孙剑秋、韩奇英、许凡增、冯俊义、程有龙等。

梁氏八卦掌创始人梁振圃

河北前十名易经大师(出自衡水地域的四位八卦掌名家)(7)

梁振蒲(1863年—1932年)

梁振蒲,字照亭,河北省冀县城北后冢村人,生于1863年5月20日,卒于1932年8月13日,亨年69岁。

  幼时在本村秦老拳师秦凤仪学弹腿,后来入京学做估衣行,于16岁时拜董海川学习八卦掌。因其为人豪爽,又聪敏好学,又是董公弟子中年龄最小的,深得董公喜爱,董公晚年的许多精绝及新创之术皆传与梁,尤以八卦七星杆所悟最深,人称估衣梁。

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四月,梁师时年37岁,于马家堡打死恶棍金镖赵六之事,更使后代赞不绝口。马家堡火车站搬运工人拥请梁师祖主持公道和业务,但金镖赵六是北京西城一带恶棍,早已觊觎此业,见梁师祖得其甚易,乃纠合200余地痞、无赖,皆持刀棍赶梁师祖走,梁师祖乃怒斥其不法行为,众地痞无赖蜂拥而上,欲毙梁师祖于其淫威之下。无奈,梁师祖被迫手持九节钢鞭环而击之。先击毙金镖赵六,后又击毙20余人,重伤50余人,余者皆逃窜。梁师祖自行投案,因事关重大,被押入刑部大牢。后经门下李通泰及众亲属多方营救,直求至大太监处,由于事关人命,马上轻判不可能,为今之计暂在狱中羁押不死,待有机会再求免死罪。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行,刑部大臣随行,狱中犯人炸狱,梁师祖亦随之逃脱,潜回原籍隐居,取妻李氏、无子女。原配李氏早逝,继配夫人生子宝焱。宝焱无子,遗一女名梁俊卿,嫁冀县城西 庄。梁师祖逝世后,由其甥承担殡葬事,乡中弟子临丧执绋者200余人。

  梁师隐居原籍后专事授徒,而成一代名师。著名弟子有:李通泰、耿全、藤子雨、李经梧、刘华堂、李宝鼎、刘华亭、王成斋、夏松岭、刘进财、董文修、李少庵、李万才、王凤珍、郭古民、陈德禄、田金峰、李子鸣、贾颐安、傅振伦、王超人等。

  清末晚期至民国初年(1909-1919年),国民革命纷起,社会动荡,时局混乱,梁师命案已无人问津,梁师活动得以公开,设武馆,开镖局,持家业,行走江湖往来各地,后在束鹿县女子师范、冀县十四中学教授武术,生活渐于平静。民国十四年(1925年)河北国术馆成立,聘请梁师为武术顾问。在此期间,拜梁师习八卦掌武 生极多,从而发展壮大了八卦掌门派。

  1982年李子鸣先生回冀县探亲,见梁师祖墓地被水掩没。鉴于此,于1983年提出倡议,门下集资将梁师祖之墓迁入北京万安公墓。1986年将梁师祖葬于原籍之坟墓,迁入北京万安公墓,座落在董海川先师及其弟子郭古民先生之墓左侧,修墓立石,以供后人四时祭扫,彰我八卦掌之门楣。

  注:梁振蒲的蒲字现有几种版本:蒲、圃、甫,考证董公墓碑应为蒲字,八卦门人也有考证。

来源:王东说衡水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