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返乡的不同之处(50个温馨话题打开返乡客话匣)(1)

“孩子马上要高考,这个寒假在补习,这个保温杯正好送他上课用”、“老妈最近学会了各种手机PS,这个充电宝正好给她带回去用”、“最近家里刚买了个照片打印机,这本相册送给女儿,留住她的青春记忆”……现场领礼物的旅客队伍排了老长。

昨天的南京南站候车大厅内春意暖人,扬子晚报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办的“情暖春运路”活动,将200多份新春大礼包带到了这里,我们与旅客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新春祝福和即将回家的喜悦。 实习生 高铭君 沈晨鹿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园

视频制作 徐霖晨 主持 严嘉琪

统筹 陈郁 摄影 沈晨鹿

互动问答·各种“最”

在南京火车站候车的旅客接受扬眼采访。

最温馨:

千里返家,只为那一块“腊肉”

今年春节,卞女士和孩子及丈夫回湖北恩施过年,从她口中记者了解到他们家的一个有趣的习惯,那就是每年过年,全家兄弟姐妹要在一起划拳,输了要吃肉。

卞女士笑着说,这可不是普通的肉,是湖北特有的烟熏腊肉,不是吃一口,是吃一大块!原来这种划拳吃肉的习俗是从当地划拳行酒令演变而来,每年过年,卞女士一家辗转回乡,就是为了那一块“腊肉”。

在南京就盼着回家喝口“撒汤”

“我是安徽砀山人,就盼望着能回家喝口‘撒汤’。”在南京务工的戴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老家的“撒汤”是鸡汤打底、拌着胡椒面,在冬天一碗下肚,一天都不会觉得冷。他乐呵呵地说,老家的特色小吃在南京没得卖,所以每次回家,他都会用雪碧瓶装一瓶回来。

想念家乡菜,其实更喜团圆味儿

来自淮安的陈先生对扬子晚报记者说,与其说是想念家乡的美食,不如说是想念家乡的人,亲人朋友们在一起围坐一团,其实吃什么都好。

陈先生说,他们一家三十多口人,过年才能聚齐,一大家人,在家要摆四桌,特别热闹。陈先生看着记者送给他的保温杯很是开心,他要送给父母,“希望老人家身体健康。”

忙完儿子婚事,回家陪陪老父母

“几年没有回家了,很想父母,今年春节我一个人回去,儿子一家留在南京过年。”谢海燕今年62岁,来自安徽淮北,来南京有30多年了,她一个人拉扯大的儿子去年刚结婚,也算了却一件心事,今年终于有时间回去陪陪父母。记者注意到她的行李箱上放着一个用胶带封好的纸箱,一问才知道,除了南京特有的桂花鸭,她还带了不少老人爱喝的茶叶回去,

带回最美的风景,跟父母分享

南京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徐军选择了2月9日这一天乘坐高铁回老家九江永修县,这是他6个月来第一次回家。徐军告诉记者,之前去四川旅游了几天,今年寒假挺长的,他想去些一直想去的地方。面对一排各色的礼物,徐军选择了一本相册,他说之前在四川拍了很多照片,回家以后想要打印成照片,将美丽的风景和有趣的事物保留下来,跟父母分享。

最开心:

去见丈母娘,扬子“礼包”来助力

郭先生和宋女士是一对情侣。郭先生老家在淮安,而宋女士的老家在江西吉安。在南京中转的两人,一大早便从淮安赶了过来要去吉安。

“我们今年先去我男友家,然后再回我家过年。我这次是第二次去他(郭先生)家了,”宋女士害羞地笑道。在一旁的郭先生听了也大笑着说:“我这次是第一次去她家,想想还是十分紧张而又激动。这次也带了一大堆淮安的特产给她父母呢。”

这对小情侣表示,他们也经常来南京玩,新年的愿望就是一切顺利,能早日修成正果。二人在扬子晚报的礼包中,挑选了一个时尚手机壳:“丈母娘有次说想买个手机壳,我们一忙,给忘了,正好扬子晚报的春运礼包有送,真是太给力了。”

年轻人返乡的不同之处(50个温馨话题打开返乡客话匣)(2)

排队领取大礼包的旅客。

最点赞:

小姑娘一口气说出“最溜祝福”

在众多排队的人群,扬子晚报记者发现了这样一家人,一个女士拉着姐姐和弟弟在队伍里张望什么,记者上前询问发现,原来是在看自己的老公有没有“走丢”。

这位张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已经在南京生活十几年了,也算是个老南京人了。就在记者与张女士交谈的时候,一个稚气的声音传来,“我们去北京看爷爷奶奶!”7岁的姐姐天真可爱地喊道。

面对镜头,这个小姐姐也毫不胆怯,说着就来了一段顺口溜:“新年到了,祝大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 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气势十足相当流利的拜年祝福赢得在场旅客们的一片掌声。

年轻人返乡的不同之处(50个温馨话题打开返乡客话匣)(3)

拿到礼包,大家都很开心。

年轻人返乡的不同之处(50个温馨话题打开返乡客话匣)(4)

记录温暖回家路

2018贺旺年,回家你都带什么

扬子晚报新媒体推出《幸福装满箱》专题视频

自2月1日春运正式拉开帷幕后,南京各个交通运输点都忙碌了起来。在南京火车站,行李安检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的工作量要比平时多了三分之一。他预计后几天还会持续加大。

“平时打工赚钱春节回家,得买些礼物带回去让老婆孩子高兴高兴。”一位民工朋友告诉记者,想到马上就能回家了,心里那叫一个甜。在火车站,这样的旅客颇多,他们一人携带多件行李,包里除了装日用品,还有给家人买的南京特产。

江苏特产、无公害水果、粮油干货、春联福字……除了这些传统年货外,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礼物”。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遇见了一对刚回国的小夫妻,他们带着自己不满一岁的小女儿,孩子爸告诉记者,今年春节给父母带了很多年货,但要说最大的礼物肯定是自己的女儿。这是女儿第一次见爷爷奶奶。

有往家赶的,还有往国外去的。记者在车站见到一位中年女士,一个人推着两个大行李箱,她是去英国陪女儿过年的。当问到都给女儿带了什么时,她答道:“全是吃的!还有她喜欢吃的鸭舌。”这位女士表示,今年春节虽不能在老家陪父母,但能和女儿在国外团圆也是一种幸福。

车站内人头攒动,旅客步履匆匆。他们拎着行李被列车载向心中的故乡。箱子里带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份心意和思念。

想知道更多关于行李箱的故事,打开下方连接,观看扬子晚报新媒体推出的“2018贺旺年”《幸福装满箱》视频。 赵天

http://t.yzinter.com/index.php?m=News&a=listcontent&classid=93&id=517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