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大多能够体会父母期望自己好好生活的殷切,也能感受到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好好生活的焦急和无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赏析陶渊明?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赏析陶渊明(陶渊明沉甸甸的热爱)

赏析陶渊明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大多能够体会父母期望自己好好生活的殷切,也能感受到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好好生活的焦急和无奈。

但是,教育孩子好好读书一定不会错,毕竟,在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知识,是改变愚昧的一种方式,读书,是改变现状的一个机会。

所以,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的父母、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姑姑,还有我的外婆,他们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场合:有时是饭桌上,有时是走亲戚的路上,有时是熊熊燃烧的火炉边,有时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悠悠地说一句“要好好读书哦”,这突如其来一句话,与当下的场景格格不入,却如同一阵风,吹起了我内心里的阵阵涟漪。

作为一生都依靠土地生活的人,他们深知土地上的辛苦。春回大地,草长莺飞,当城里人来乡下踏青时,他们则迎来了新的一年的忙碌,锄草、耕地、播种、施肥。

他们也深知土地上的委屈。春天里,将自己的希望连同种子一起播撒在土层中,汗水渗透进肥料中浇灌在植物里,可是不期而遇的大旱说来就来,避之不及的洪水卷走了土地上所有的丰盈。

他们更深知土地上的无耐。善良和邪恶在这里并存,民风淳朴和好吃懒做在这里共生。也许某一天,当黎明揭开了黑色的幕布,去掉门栓,推开房门,欢迎阳光跑入房间,举目四望时,却发现偏房的瓦不知什么时候被揭开了,强盗进入鸡棚,套走了鸡圈里的鸡,还顺手牵羊拿走了挂在灶台上的烟熏的腊肉,这真是欲哭无泪,自认倒霉,想骂人都不知道骂谁去。

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想做一棵蒲公英,等到大风吹过的时候,他们就乘着风去向流浪,远离土地,去工厂当工人,去学校当老师,去写字楼里做白领,抑或是去超市、餐馆打工,心甘情愿为别人做帮手,当跑腿。

所以,当我第一次在课本里读到陶渊明这一生里最大的愿望是逃离城市,回归田园时,我十分纳闷:很多农村人穷尽一生也到不了的远方,他在而立之年就轻松实现了,但是却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又回到艰苦的农村,过起自给自足的生活。

也许,那个时候,他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因为才华横溢,声名远播,陶渊明受到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赏识,获得了江洲祭酒的职务。对于这一次入朝为官,陶渊明是满怀期待的,他还清晰地记得少年时的豪情壮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再加上家里确实穷得厉害,必须要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但是,官场上却全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几经波折中,发现要么领导是一个草包,要么心怀野心,要谋权篡位,并且常常需要委屈自己的人格,才能获得五斗米的嗟来之食。

他曾怀抱着那么一丝丝希望,三次步入仕途,又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意,三次辞官,最终,在步入不惑之年之际,在精神上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交战之后,觉得做官混饭吃的痛苦,比挨饿的痛苦还厉害,所以依然辞官归田,留下一篇《归去来兮辞》作为最后的告别,然后一转身,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走进了自己怀念的另一个世界。

他将自己的茅草屋修建在人来人往的地方,从此成为庐山脚下一位赤贫的农民,耕田是他的一项事业,喝酒是他的另一项事业。

有十余亩田地,八九间草屋,在屋前种下桃树和李树,春天的时候赏落英缤纷,夏天的时候在树下喝酒乘凉,在屋后种下五棵柳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洒落荫凉,非常淡薄非常安静,当他站在柳树下时,能够看到遥远的村子若隐若现,袅袅炊烟在缓缓地升起。他会在秋天的时候,推开屋外的栅栏,采一把路边的菊花,那菊香沁入每一个毛孔,让他深深陶醉,在这悠然自得的时候,他会和南山四目相对,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越过南山,还会看见山间的缭绕的云雾,天边正缓缓西沉的夕阳,还有成群结队归巢的飞鸟。只有在自然中,才会觉得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此时此刻,连呼吸都是健康的。

如你你认为陶渊明每天过得都是这种怡然自得的悠闲生活,那就错了。

从此以后,农村对他来说,不是流动的驿站,而是一个归宿。选择了精神上的自由,就必须承受生活里的辛苦。褪去长袍,换上短褐,放下公文,扛上锄头,去南山开荒,可土地贫瘠,只好种上豆子,即使踩着星光出门,踏着月色回家,可还是“草盛豆苗稀”,为此,还受到别人的嘲笑,说他“种个鬼田哦”!

可他还是欣然地投入到劳动之中,虽然种田技术欠佳,他还是有模有样,在经验丰富的农人的指导下,春耕、夏耘,早出、晚归,在岁末的时候勉强能够糊口。

如果你问他当农民辛不辛苦?

他会非常诚实地回答:田家岂不苦。

那为什么还要甘之如饴呢?

因为不论肉体上获得了多大的痛苦,都比不上精神上的苦苦挣扎,更何况,自然,这位最亲近的伴侣,总是能够给他最大的安慰,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位伴侣,所以在他的周围的人和事,也都变成了微笑了,正因为这样,那些饥饿和寒冷,哪怕后来房屋被少,无家可归,变成乞丐,也都成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为了享受内心的宁静,为了获得大自然的悠然,陶渊明放弃了许多,也承受了许多。当下,我们很多人都羡慕陶渊明的内心宁静,但却求而不得,内心的波涛始终翻滚不止。我想,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看清楚,任何的热爱,都是一般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因为,我们跌跌撞撞所奔赴的热爱,其实是一种选择,一种取舍,一种承受,一种坚持,一种忍受,和一种甘之如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