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霖妈育儿

六个月宝宝怎么教他数数(巧用55387定律)(1)

前言:

做过妈妈的人都知道,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尤其是在孩子一岁以后,他们逐渐具备了很多的自主能力:比如独立行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随意触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亦或是不听父母号令反复的和爸爸妈妈“对着干”...

最后我们做父母的只能深深的感叹一句:“这管个孩子怎么就那么费劲呢

白天专门踩着凳子各种爬高,放着好好的玩具不玩却对笤帚、拖把、锅碗瓢盆情有独钟,晚上十一二点了不睡觉还上窜下跳的乐此不疲,最后都因为催着睡觉弄的孩子不开心,自己也是一肚子的牢骚和闷气。”

六个月宝宝怎么教他数数(巧用55387定律)(2)

这些情况我们做父母的可能都经历过。

同一件事被妈妈反复催促和唠叨,孩子还是不去执行,把妈妈说的话完全当做了“耳旁风”,左耳朵进完右耳朵出,父母说狠了孩子还会喋喋不休的又哭又闹。

这时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愤怒的妈妈独自回房间关上门自求清净,任由孩子自己在外面哭闹直至孩子最终屈服;

另一种是忍无可忍的妈妈将孩子大训一场,孩子被妈妈愤怒的样子和大声吼叫吓到了,心理很委屈但是又不敢反抗,最后只能被逼无奈的上床睡觉,不但心情很糟糕影响到睡眠质量,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在心里记恨妈妈。

我们都知道,人一生的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我始终认为,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最为深刻和长远的,它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养育孩子,也是我们做父母的一个成长过程。因此,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叛逆和不听话,一味的发脾气和大吼大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要想教育孩子,无论是让他们从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还是将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而不是一边牺牲亲子关系,一边强迫孩子去执行。

六个月宝宝怎么教他数数(巧用55387定律)(3)

俗话说:沟而通,一通百通;沟而不通,不通则痛

记得我小时候,我爸爸就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易发怒的人,每次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爸爸总是不由分说的就劈头盖脸的把我教训一顿,甚至说一些狠话,以至于我每次都会很委屈,但是恐于家长的威严又不敢说出来,回想自己当时内心是多么的希望爸爸能够平心静气的跟我有话好好说,哪怕事后安慰安慰也好,但是他就是一个不善沟通的人,有什么话总是自己憋在心里,哪怕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大声斥责我,哪怕他已经感到内疚的认识到自己错了,但总是张不开口主动沟通和道歉,以至我从小就特别的害怕见到爸爸,即使我现在已经成年,甚至成家立业,想起以前的种种还是会心有芥蒂。

所以说,有效沟通,是我们教育孩子过程中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这也是我从自身多年成长经历中感悟到的,正因为如此,我不想我的孩子以后再跟我有同样的遭遇,从而影响到他一生的成长,因为我坚信:不会沟通,我们对孩子的爱就会变成伤害

关于沟通,记得多年前看过的一本书中提到了由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的著名“55387”定律,起初它曾被广泛应用于职场培训。具体是:决定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中55%体现在外表、穿着、打扮;38%的肢体语言和语气;谈话内容只占到7%。

六个月宝宝怎么教他数数(巧用55387定律)(4)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向30多个10岁左右的儿童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给你魔法,让你去创造一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那么,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结果,大多数儿童给出的答案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带着美丽的戒指,给她买漂亮的公主裙等等。在儿童们的眼中,大多数是从服饰上着眼的,这恰巧就印证了第一印象中的55387定律。

英国社会学家克莱尔也说过:“所有聪明的人,总是先看人的服装,然后通过服装看到人的内心”。

同样的,55387定律运用到人际沟通交往中:55%是沟通中的态度,包括动作、表情等;38%是说话时的语气;7%是说话的内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际沟通交往中,我们的说话态度、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穿着打扮恰当得体最为重要,其次是我们说话的语气,最后才是谈话的内容。

六个月宝宝怎么教他数数(巧用55387定律)(5)

细想之下,我们每次面对孩子不听话时,是不是总是摆出一副态度傲慢、居高临下的对孩子嗤之以鼻,亦或是语气里透着指责、教训、不屑一顾和不耐烦....

反之,如果我们能态度温和,带着理解与尊重的心态和孩子平等交谈,语气和蔼,没有批评和攻击,孩子是不是会更愿意听我们讲呢?我们做家长的也能更顺利的完成信息传达的目的,所以说——态度和语气,是保证有效沟通的良好前提和基础。

而事实是,现在有太多的家长跟孩子沟通时缺乏对自己态度和语气的管理,习惯于在对孩子唠叨训斥的同时顺便讲道理,事后还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本末倒置,最后一直在“我说的是对的,我说的挺有道理的,为什么这熊孩子就是不听”的所谓“真理”中不断纠结。

卢梭在《爱弥尔》里就反复提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

六个月宝宝怎么教他数数(巧用55387定律)(6)

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也养成了遇事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坏习惯,比如孩子总是不听劝阻去翻垃圾桶,喝奶时经常撒的到处都是,晚上很晚了也不睡觉反而把玩具丢的到处都是....

这时我总会责怪他不懂事,只会给妈妈不断制造麻烦而不懂得体谅。

但是回头想想,我们面对的不正是一个乳臭未干,刚刚开始探索和学习的小家伙吗?怎么能过早的指望孩子事事都能明辨是非,处处都能体谅我们呢?这对于他们未免要求过高,太不公平和实际了。

六个月宝宝怎么教他数数(巧用55387定律)(7)

因此,在我学习过“55387”定律以后,就不断的进行尝试,每次想发火的时候都反复的在内心安慰自己别生气,生气是没用的,然后再根据“55387”定律的标准步骤执行:

  1. 蹲下身来,和宝宝处在同一水平线,显示出对宝宝的尊重,然后端正态度,注视着宝宝的眼睛,让他明白妈妈不是在跟他玩或者是开玩笑,而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沟通;
  2. 尽量放慢语速,语气温和,并搭配手势动作便于宝宝更好理解;
  3. 将宝宝刚刚错误的地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给宝宝听,XXX是不对的、不可以XXX、你要XXX,避免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以后,我发现孩子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的大哭大闹了,有时我跟他沟通完以后他还会露出天真可爱的微笑,甚至到后来他想干什么了还会主动征求我的意见,或者根据我的反应判断事情的对错,知道了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而不是一味的哭闹、叛逆和不听话。

所以,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沟通的家长,方法很重要,实践最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