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河州屏边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间群山起伏、鸟雀齐鸣、云雾缭绕。在这原始森林里面,随处可见被称为“活化石”的濒危植物--桫椤。
桫椤别名蛇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植株高大,一般株高3-5米,最高近10米。主干不分枝,叶项生,形如巨伞,树形优美,四季常青。它与恐龙同时代,历经沧桑,穿梭亿年,是目前已发现的唯一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享有“蕨类植物之王”之美誉。
大围山管护局屏边管护分局 杨泽鹏:
“大围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未曾遭受到第四纪冰川的侵袭,成为了众多古老植物和珍稀特有种的避难所。”
被誉为“珍稀动植物基因库”的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共记录有各类植物 6080 种,隶属于 419 科1828 属,约占红河州总数的 85%;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74 种,其中Ⅰ级 19 种,Ⅱ级 55 种,约占云南总数的一半,有 20 种列入 CITES 附录,以苏铁属、桫椤属为主,其中,4 亿年前就生长茂盛的桫椤在此分布着众多的种类和群落。
大围山管护局屏边管护分局 杨泽鹏:
“大围山保护区内的桫椤科植物现在分布越来越广,种群数量逐渐壮大,在700-1500海拔梯度上我们发现了多个桫椤群落,根据我们的监测记录,大围山分布有滇南桫椤、中华桫椤、西亚黑桫椤等9种桫椤科植物,占全国14种桫椤科植物的64%。”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保持着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
来源/红河台 徐佳 星蓉 高磊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 李伟建 报道
编辑/云南台 周杨娇
责编/柏联
©云视新闻七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