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考上大学的神童现在怎么样了(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的神童)(1)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进的时代,科技被誉为“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为众人所共鸣。因此个体的“智商”是衡量人能力或价值的重要因素。

可毕竟“智商”终和基因有很大的关联性,终是“受命于天”,可望而不可求。因此,天资聪颖向来为人所羡慕。可高智商者真的就一帆风顺吗?

“天才”群体

何谓天才?众说纷纭。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聪慧。古今中外,“天才”从来不缺乏。他们或成为世人难以超越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霍金等;或成为有为政客,如战国时秦国少年政治家甘罗,北宋思想家、政治家王安石。

《宋史》称其“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他们或为世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可世间总是复杂矛盾的,仍然,一切没有绝对……

13岁考上大学的神童现在怎么样了(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的神童)(2)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很多形形色色的天才神童映入大家眼帘。他们大多智力远远超过同龄人,少时,便早早迈入了名校的“象牙塔”,可伴随着让人惊叹的天资,更让人诧异的是他们最终并未像父母所期待的那样成为“人中龙凤”。

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某某名校毕业生在餐馆当服务员或是出家出世,更有甚者,看厌尘世,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众所周知,10岁上高中,15岁考入北大的天才诗人海子——他在一生最好的年华25岁时,卧轨自杀。

无独有偶,90后“史学天才”林嘉文弟弟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中研究史学,在这期间,他出版了两部让当代史学家为之敬佩的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可就在他18岁时,却因抑郁症跳楼自尽

当“聪慧”遇到“意外”时,便是慧极必伤了。当然,这是“天才们”中的另一种极端,他们更多的状态却是“泯然众人矣。”

13岁考上大学的神童现在怎么样了(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的神童)(3)

现代版“伤仲永”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个十岁上大学,十六岁读博士的天才男孩——张炘炀。他在两岁的时候就能够认得一千多个汉字,其智商远超过同龄孩子,他的父母为此也感到非常的骄傲。

如此“神童”,在众人看来他的未来和前途都是光明绚烂的,可当他的天才事迹被曝光之后,许多的称赞和羡慕的眼光让这个男孩自我膨胀起来。他不仅整个人变得非常傲娇且难以接近,在学习上也不努力了。

本作为天才的发明家爱迪生早就说过“天才就是1%的天赋 99%的汗水。”纵有1分的天赋也需要99分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没有了持之以恒的努力,男孩的成绩急速下滑,被学校要求延迟毕业。甚至威胁父母不在北京买房就不去学习……“天之骄子”的现状却成为了父母的一块心病。

真可谓“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难道他没有学习《伤仲永》吗?更可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若学不能致用,更可谓可悲可哀矣!这种道理几乎人尽皆知,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是否应该强调“天才”?

13岁考上大学的神童现在怎么样了(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的神童)(4)

天生我材必有用

对智商的迷信对所有人都是莫大的不公,无论是从科学还是从人文的角度上去看待。“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也有自己的短处,上帝是公平的,他不会随随便便让一个人黯然失色,同样的,他也不会随随便便的让一个人光芒万丈。

何为“成材”?一定是要像爱迪生那样搞发明创造吗?一定要成为大学教授吗?若如此,这世间大部分人都是“废柴”。当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他成材了——独立、坚强勇敢的面对狂风暴雨,雨过天晴后尽情的享受阳光的沐浴,同时也可以为自然界的生灵们遮风挡雨……

心态是个很好的东西,如果你很聪慧,又能扛得住周边人对你的“希望”,那么你真的很棒很幸运,恭喜你在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下成材了。但毕竟这种人才是凤毛麟角,可如果你心志不坚定,扛不住周边人对你的“期望”,你很可能就会妄自菲薄……

13岁考上大学的神童现在怎么样了(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的神童)(5)

“天赋”是把双刃剑,所以在这世间难得的不是宝剑,而是驾驭的力量——对幸福而非功力、虚荣……的纯粹渴求。在当今人才济济的社会中,大家的努力、奋斗是为了让自己幸福而非为别人而活,遵从己心,走自己想要的路,不必受控于外人的期望,徒给自己施加压力,让自己不得好过。

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仍得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迫在别人的身上,我们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我们有权利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们不是谁谁谁“的”孩子,不是谁谁谁“的”学生,不是谁谁谁“的”老婆/老公……”我们只是我们自己,不是附属品,我们的未来只能由我们做主。

再者,在生活中,有很多强者很喜欢仗“势”欺人,他们经常在人前炫耀,自认为高人一等,讥讽挖苦弱者,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自卑的基础上。这种“强大”多么的不善,多么的暴力,多么的残忍……

记得一位心理医生讲过:“现代文明社会实际上仍然是原始社会的“弱肉强食”,只不过是大家披上了一层“文明”的外衣而已。”那么,到底何为文明?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为了让每一个生灵过上更好的生活,而非掩饰残忍。

13岁考上大学的神童现在怎么样了(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的神童)(6)

人性是有弱点,人毕竟也是动物,但是,我们能否尽可能的扬长避短,能否尽可能的认为我们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世间生灵都是独一无二的树木,或茂盛,或矮小,或枯萎,或有病虫害……

如果你有能力获取更多的阳光,长成参天大树,那么,恭喜你,但是你剥夺了其他植被的阳光;如果你不敌别的植物的竞争,只是平凡的一颗树种或是遭受病虫害奇丑无比,甚至枯萎,那么,不要失落,因为,正因为你们的存在,参天树才能感知到强大。

文/南宫钦

,